南怀瑾多看四本经书(青年要读点古书)

南怀瑾多看四本经书(青年要读点古书)(1)

孔子说“进取不忘其初”。一个人读书到大学毕业,乃至继续深造到博士学位,踏进社会的第一步,准备做什么?这是“进”;而“取”,是准备在这人生中走哪一条路,做一番怎样的事业,合起来是“进取”。一个知识分子,应该“进取不忘其初”,当一动念开始考虑的时候,不要丧失自己孩童时的那份纯洁,不要忘了原来的最初的本心。

我们都知道,年轻人的抱负很大,看天下国家大事也很简单,这就是“狂简”。当然,“狂简”并没有错,因为“狂简”的心理比较纯洁;后来久了,染污比较多,染污多了,原来的初心就被蒙蔽了,变样了。所以学问并不是知识,知识反而是最厉害的染污,知识越多,心中的染污越大。学问是自己做人做事时的心,那是个天然纯洁的童心,是小孩子坦然、纯洁可爱的童心,那就是初心。

南怀瑾多看四本经书(青年要读点古书)(2)

孔子说他的学生们“进取不忘其初”,这是一般人最难达到的修养工夫。一个人在人生的路途上,不管自己的功业成就多大,能够“进取不忘其初”,是很难很难做到的。例如明朝开国的帝王朱元璋,由一名小和尚而达到皇帝之位;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由小军官做起,最后当了皇帝。清朝的顺治皇帝曾经说过,“勿忘初心”,意思是:皇帝也是人,没有什么不同,不必把皇帝抬得太崇高了。这也正因为他们当了皇帝,气度到底与一般人不同,但是在他们的心理上“不忘其初”,就是要平凡、平淡,不要被染污了。

南怀瑾多看四本经书(青年要读点古书)(3)

所以中国古代做官的人,退休后所作的诗文,往往有“依然还吾是初心”这一类的句子与思想,做了几十年官,做了几十年的事业,现在回到乡下去,种种花,锄锄草,养养老,此心还是和童年时候出来读书时一样。还有一句话是“还我初服”,意思是:本来是一个乡下的小孩,当年出来,穿了一件破破烂烂的学生装,几十年来曾任各级的官吏,乃至地位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穿过了紫袍、红袍、蓝袍、绿袍,各级的官服,现在年纪大了,辞官回家,脱下了那些锦袍玉带,回到故乡。还乡后穿回以前的布衣裳,没有架子,像是没有做过大官,没有建立过大功业的样子,清闲自在,和儿时的同伴往来,坦率诚恳,无有挂碍,其乐融融。

南怀瑾多看四本经书(青年要读点古书)(4)

所以在这里,特别将这句话提出来,希望今日的青年,能够懂得这个道理,当完成学业,踏入社会的时候,能够“进取不忘其初”。(《孟子与尽心篇》)

孟子告诉万章说:人交朋友,一定是意气相投,看到对方,也知道对方交的是什么朋友;看到对方交什么朋友,也可以知道对方是何等样人。一乡的善士,他的朋友也是一乡的善士;一国的善士,他的朋友也是一国的善士;天下的善士,也一定去和天下的善士交朋友,范围慢慢扩大。但是一个真正的君子,胸罗万象,尤其是一个好的国君,纵然与天下的善士交朋友,还是不能满足求贤、求善、求好的欲望,于是又与古人论交,那就是读古书。

南怀瑾多看四本经书(青年要读点古书)(5)

我常劝青年多读古书,不要以为自己学问够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问经验永远不会够的。古人著书立说,累积了多年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穷毕生精力,到晚年出书,流传下来,我们如果不读古书,那才真是愚蠢,因为有便宜不知道捡。读了古书,就是历史的经验,是吸取古人付出辛酸血泪的数千年经验,供自己运用,所以何必自己去碰钉子,流血流汗,茹苦含辛再领悟出同样的经验呢?或者说,只是读他的书,而又看不见他的人,可以和他交上朋友吗?当然可以呀!我们由古书就看到他的时代背景了。例如读唐诗,就知道唐代之所以成其为唐代,那种淳厚、朴素、气魄,那是伟大,的确了不起。杜甫和李白的诗是好,而在文字技巧上看来,似乎不如现代的诗;但现代的诗作就没有唐诗的风格与气势,尽管堆砌,也没有唐诗的那种精神与气魄。

南怀瑾多看四本经书(青年要读点古书)(6)

清代中兴名臣左宗棠,在未得志前,连吃饭也成问题,但他的书房就有一副对联:“读书万卷,神交古人”,这种胸襟,这种抱负,是年轻人应该效法的,这就是“尚友”,也是与古人交朋友的意思。(《孟子与万章》)

我主张今日的青年,欲读古书、谈修养,必须经史合参,四书五经之外还要读史书。如果只读经不读史,就会迂阔得不能再迂;倘使只读史而不读经,那就根本读不懂历史。历史上这些事迹,给我们太多的经验和教训了。(《孟子与离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