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绘画精品(古代的儿童画杰作)

婴戏纹是古代的一种传统纹饰,唐朝时最早在瓷器上应用,受到民间的普遍欢迎。婴戏纹顾名思义,是以婴童为背景的一种纹饰,包括孩童戏耍场景、还有身后的背景图等等。婴戏纹自唐朝出现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在历代都有发展,但真正的兴盛是在明朝。这些可以从瓷器的釉色、婴戏纹的画面得到很好的体现。

清代宫廷绘画精品(古代的儿童画杰作)(1)

明嘉靖 青花婴戏杯

1、釉色:唐宋时期釉色相对单一,而元朝是异族统治中原且存在时间短,到了明朝中国瓷器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的地步。通过对明朝遗留下来的婴戏瓷器观察,这一时期的婴戏纹画面虽然比较复杂,但并不存在脱釉乃至画面混乱的情况。明朝时期的婴戏纹瓷器以青花绘制为主,让瓷器整体看起来更加素雅。

清代宫廷绘画精品(古代的儿童画杰作)(2)

明正德 青花婴戏纹碗

清代宫廷绘画精品(古代的儿童画杰作)(3)

明成化 斗彩婴戏图杯

2、画面:除了釉料的使用,回到婴戏纹本身的特点,明代“多子多福”的思想比较深入人心,因此明代瓷器的婴戏纹孩童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活动场地也不断扩大,有的瓷器甚至可以看到数十儿童在园林嬉戏,神情各异,增加了整个画面的故事性。

清代宫廷绘画精品(古代的儿童画杰作)(4)

明万历 婴戏“百子嬉春图”大罐

明代婴戏纹瓷器除了主体孩童,其背景也是一大特色。后世清代的婴戏纹瓷器多表现贵族游街、舞龙等比较华贵的场景,而明代的婴戏纹背景则更加平民化,多为山石、花鸟及树木等,而孩童的娱乐更多展现爬树、斗草、陀螺等日常,更显生活化。

清代宫廷绘画精品(古代的儿童画杰作)(5)

明成化 斗彩婴戏碗

清代宫廷绘画精品(古代的儿童画杰作)(6)

明宣德 青花婴戏图残碗 洛阳树威古瓷鉴藏博物馆藏

以上讲的是明代瓷器婴戏纹的整体特点,明代从洪武立国到崇祯经历了近300年的时间,各个时期的婴戏纹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

清代宫廷绘画精品(古代的儿童画杰作)(7)

明成化 青花婴戏纹瓷碗

1、早期:洪武到天顺

这一时期的婴戏纹瓷器主要集中在永乐宣德年间,洪武并未出现婴戏纹,而正统和天顺年间,由于朝局动荡,虽有瓷器留存,多仿制前朝。提到永乐和宣德年间的婴戏纹,在绘制上多用小笔细描,细笔勾勒,婴戏纹以青花瓷为主,青花发色清亮,铁锈斑“锡”光明显。

清代宫廷绘画精品(古代的儿童画杰作)(8)

明宣德 青花婴戏图纹瓜棱莲瓣碗

2、中期:成化到万历

从成化到万历年间,这一时期的婴戏纹儿童周围和器体各部位都用花草,山石或栏杆填满,画面呈现出一种沉郁雄健之美。到了万历初年,婴戏纹的画面前中后景分布层次多样,近处亭台植物,远处山峦,更加注重层次感,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清代宫廷绘画精品(古代的儿童画杰作)(9)

明万历 青花婴戏图圆盒

3、晚期:万历后期到崇祯

明朝从万历后期开始,国立衰竭、社会动荡,在婴戏纹上虽然仍继承了万历早期的风格,但力求简约。背景花草、庭院趋于减少,作为主体的婴童追求写意,只求神似,甚至看不到眼鼻。

清代宫廷绘画精品(古代的儿童画杰作)(10)

明万历 百子图婴戏纹大罐

以上是明代婴戏纹瓷器的特点,从整体风格到不同时期都进行了简单的描述,但由于只是简单的介绍,可能仍然存在不足,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补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