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汗湿气重按什么穴位(雨天头晕湿气重)
最近雨水多,到处湿漉漉,充满水汽。很多人出现了一系列以下症状:头晕、头重、胸闷、腹胀、小腿酸胀、沉重感、舌体胖大、齿印明显......这就是我们广东人常说的湿气重。
中医对“湿”的认识
中医认为,“湿”为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之一,湿性重浊,其性粘滞,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其病缠绵难愈,湿被认为“万恶之源”。
湿气的来源一般有外感和内生两种,中医一般把湿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住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引起,即外感湿邪。内湿是指湿从体内生发,多由脾失健运、肺失宣降、肾失温煦,导致水湿停聚引起,即所谓“脾虚生湿,水湿内停”。
“湿气重”常见的表现
大便不成形,溏稀或者便秘;排便粘稠(粘马桶,不易冲掉)且多便;
舌头边缘有锯齿状;
口干,口苦,口臭;
睡觉流口水、打呼噜;
感觉身体沉重不轻松,周身关节疼痛;
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头发油腻,脱发;
脸上长斑,起痘,满脸油光;
头晕,特别容易疲倦乏力。
今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陈波燕中医师教大家:如何通过按揉穴位来缓解雨天湿气重人体出现的不适症状。
● 当出现湿困脑窍,浊邪不降,清阳不升,有头晕、头重等情况时,可按揉百会穴、膻中穴、肩井穴:
穴位一:百会穴
定位: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
操作方法:
拍打百会穴:两手交替虚掌拍打,每次50-100次。
艾灸百会穴:点燃艾条,置于艾灸盒中,悬于百会穴上,每次艾灸10-15分钟(湿热证不建议)。
穴位二:膻中穴
定位:属任脉,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先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揉,再逆时针方向按揉,每次2-3分钟,动作要均匀有力。
穴位三:肩井穴
定位:属于足少阳胆经,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操作:坐位,双手掌交替放于对侧肩井穴上,虚掌轻拍肩井穴,2-3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 当出现湿困腹部,脾胃运化失司,有腹胀、消化不良等情况时,可按揉中脘穴:
中脘穴
定位: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操作方法:
按揉法:双手交替环形按揉中脘穴,亦可上下擦揉中脘穴,每个部位每次2-3分钟。
艾灸中脘穴:点燃艾条,置于艾灸盒中,悬于中脘穴上,每次艾灸10-15分钟(湿热证不建议)。
● 当出现湿困于下,有腰酸、脚肿、腿胀等情况时,可按揉大肠俞、拍打胆经:
大肠俞
定位: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方法:
擦法:双手上下擦揉两侧大肠俞穴,每次2-3分钟,局部自觉温热感为宜。
艾灸:点燃艾条,置于艾灸盒中,悬于大肠俞穴上,每次艾灸10-15分钟(湿热证不建议)。
拍打胆经
操作:全身站直放松,用空拳从臀部两侧沿大腿两侧一直拍打到膝关节两侧,每次2-3分钟,拳要中空,有内力而不要用蛮力。每天1-2次。
除了按揉以上穴位,还有以下贴士送给你:
1、避免久居湿地,或者淋雨涉水后及时擦干,减少外湿。
2、三餐规律饮食。忌暴饮暴食,或嗜食肥甘厚味,冷饮冷食,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健,运化失司,痰湿内生。
3、加强运动。缺乏运动少出汗,容易影响中焦运化,体内水湿不得外出,都会导致水湿内生。
4、煮好祛湿汤,适当选用木棉花、白扁豆、赤小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指导:针灸推拿科 陈波燕 主治中医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