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无限迷失自我(情欲人性都藏在这迷宫里)

文|林炎煜

原文标题:《无法被解构的原罪》

评《心迷宫》

本文荣获2018“迅雷杯”影评大赛三等奖

——浅析《心迷宫》电影结构

欲望无限迷失自我(情欲人性都藏在这迷宫里)(1)

清晨,一具突然出现的烧焦尸体打破了村子的寂静,而前晚,一连串的怪事也接连发生。 村里的妙龄少女黄欢 失踪了,村花丽琴 外出务工的丈夫说好回来也迟迟不见踪影,臭名昭著的痞子白虎 为了躲避赌债连夜回村,哥哥竟说他已经半年没回过家。 看似毫不相干的一群人因为一具尸体的出现互相串联在一起,当整个村庄都陷入恐慌之际,清正廉明的村长 一路拨开迷雾,却似乎越陷越深。

人人瞒心昧己,或因为情欲或因为生存,种种不得已都深藏在电影回环式结构当中。

电影《心迷宫》借不同叙事主体,将五天生活戏剧性地划分。每个人都是典型且不可或缺的符号,一具颠来倒去的尸体几次易主,像《罗生门》一样,所有对于“正义”的叙述都掺杂着利己的私人情感

重新拼贴在一起的回忆和叙事,让每段人物关系的行动目的都更加明确、冲突更加激烈、也让和解来得更加无奈。结构再紧密也依然坚持认真阐述主题,不管有什么立场,一口棺材激起的原罪,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构。

欲望无限迷失自我(情欲人性都藏在这迷宫里)(2)

从父子矛盾到婚外调情,过失杀人案到最后,越编织出复杂深刻的人物命运联系,也呈现出剧作上使用回环结构的必要性。

反程序,反制式的剪辑方法,最先让剧作的空间结构变得垂直,人物不在横轴上走,导演更强调在不同空间中,同一起模糊的案件能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什么反应。

贯穿影片的核心、合理触发事件:烧荒草、误死人以及主要人物关系在前十五分钟交代妥当。这样的结构主动忽略时空上的逻辑,更注重抓住暗线中的情感联系,无论当下小故事的主人公是谁,都能讲明一个属于自己不得不这样做的理由。

宗耀必须离开家,既因为有了“孩子”也因为要摆脱父权掌控。

丽琴必须离婚,不仅因为婚姻关系已经不纯粹,更因为对方酗酒和家暴。

还有必须维持生存的白虎一家人,和保护儿子前途骑虎难下的村长……

欲望无限迷失自我(情欲人性都藏在这迷宫里)(3)

每一段故事情节在结构一个人物上因为隔断叙事的关系,能给观众呈现出不同性别和不同立场、缘由的解读:大壮相比王宝山羞于表达对丽琴的感情,但前者有杀人毁尸追爱的决心,后者一路胆小不曾改变、父子情在村长心中高于法律,愿背上一生枷锁也要让孩子自由、黄欢为留住爱人不惜骗孕但更理智回头才是岸。

爱与被爱,封建与开放全借由私人情绪来赋予对于那一口棺材的处理方式,内核紧密联系,流畅传递导演在一块无法之地上拷问人性的情愫。

欲望无限迷失自我(情欲人性都藏在这迷宫里)(4)

其因为情节分叙,夹杂着大跨度的时空,回环结构最不能忽略的就是《暴雨将至》,同样的剧作思想,形式散乱,《心迷宫》用人性紧扣剧作之“神”,而它则用宗教、种族讲更宏观的故事。

前者的回环结构更紧密,每段故事都是彼此的过去和将来,讲述轮回和不可逃脱、后者用场景触发的偶然性和人物主动决定怎么做的真实性,讲述内心选择和生命归宿。

对比两部故事,也只有这样安排剧作结构,让两个小时更具备思考和反刍价值,更能描绘出时代、历史,个体、族群导演所看见的复杂和多元,所想探讨的广度和深度。

两部电影都是一种无法被个体解构的原罪,都是久经年岁压在肩上的重担。

欲望无限迷失自我(情欲人性都藏在这迷宫里)(5)

造型结构上也给予电影足够补充,写改革开放后转型期的农村面孔,辅助剧作出一个可信可笑的悲剧性故事。

视听几乎无处不在的手持镜头来透视内心活动、多次变焦有效突出关键道具和指向性极强的人事物、因为低成本所以刨去主观音乐,每每命运选择的夜晚都伴随着狗吠、灰蒙蒙的影调,走不到尽头的夜路压抑对生活积极的向往。

道具上在其中有始终未知,但又能牵引宗耀走向的勋章、强装恩爱的夫妻合照、汇聚矛盾和误会的拐杖、唯一能排遣烦闷点上久久不抽的香烟...造型结构挑选典型,强化导演既定下来的风格,白天和黑夜几度穿插,相互建立起一个牢不可破的逻辑,既是在电影人物的脑海里一辈子挥之不去的污点,也是不得不继续生活的无奈主题。

欲望无限迷失自我(情欲人性都藏在这迷宫里)(6)

不采用太多别的颜色,让黑白不再是代表时间的个例元素,而成为交互结构的一种联系,实实踩在悬疑、犯罪、黑色荒诞的标签上。选用的意向和造型,例如穷苦人家送礼贿赂的茅台,猪圈下隐藏的尸体,都非常有趣,也必须是“它”。

这样的造型既有时代色彩,又有人物个性,不仅对意识形态有说明作用,也对结构有添砖加瓦之效。

欲望无限迷失自我(情欲人性都藏在这迷宫里)(7)

纵观别的非线性结构电影,唯一真现实和不同人回忆交替的《记忆大师》借架空未来,过去现在来回跳跃,帮助观众疏离主观情感,来凸显对案件复原即故事重述时每个人的冷酷。

多个时空并行叙事的《时时刻刻》借助一部小说,一个名字做关键道具,串联三个女人最终无力抗拒宿命的故事。

三段式结构的《罗拉快跑》、《恐怖游轮》讲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对于自身命运的努力改变。

用结构上的技巧去讲述故事时,我们都能看见用此结构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妙用不同的讲述模式,突破“三一律”的同时又将其“神”凝聚在一起,不仅不会让观众迷失和出戏,更会让观影体验充满活力,增加一定艺术价值。

我们也会发现无论再花哨的方式,都不曾离开过人物主体,其中对命运的探讨最为合宜,对人心的剖析更为全面,对人性的挖掘也能较为深刻。

欲望无限迷失自我(情欲人性都藏在这迷宫里)(8)

《心迷宫》到最后一幕都依然坚持了结构和故事内容之间的协调和统一,开头父子争执到最后微妙“和解”,一切回到白虎上香的第一天早上。

不管在那个村子故事主体里的谁,都怀揣着私心和不能言诉的苦衷,可惜无论过去数年,黄欢那句“不怕,我有办法拴住他”,证明时间也洗刷不了心底的原罪,涟漪已然泛起,那就是你迟早要去赎的“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