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说了什么话(活久见将相和)

最近看到绝大部分文章和节目都说蔺相如其实并未做过赵国国相。蔺相如之所以被大家所熟知就会因为我们初中课本学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太脍炙人口,我们稍后简单回忆一下。

三个故事穿一块便是完整的被改编成不少戏曲曲目的《将相和》!“将”就是廉颇,这里的“相”想也想到就是蔺相如了。

蔺相如说了什么话(活久见将相和)(1)

完璧归赵

那么为什么有人质疑蔺相如从来就没有做过相呢?

主要是说战国时代,赵国最高的官职称为“相邦”,汉初,为了避汉高祖刘邦的讳改“邦”为“国”,“相邦”从此被称为“相国”,简称为“相”。乃“百官之长”,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是丞相!

而蔺相如,原来是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史学家评价他为历史上的好宦官。太监本来身份就低微,被一宦官养着,出身更是低微。

不过正是令缪贤的大力举荐,赵惠文王最终决定派他出使秦国,看秦国是否诚心愿意以十五城换取赵国和氏璧!蔺相如智勇双全,我的脑袋要和玉璧一同撞碎在大殿之上,吓得秦昭襄王一哆嗦,被其正气凌然所折服,蔺相如全身而退,因完璧归赵,被赵惠文王拜为上大夫。

蔺相如说了什么话(活久见将相和)(2)

渑池之会

渑池会上,又是蔺相如力挫强秦,逼秦王击缶,为赵国保住了尊严,赵惠文王又拜其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右为贵,引起来一辈子靠战功一步步爬上来的老将廉颇的强烈不满!三寸不烂之舌就能在我之上,我不服!引发了廉颇负荆请罪最终“将相和”的故事!但这个时候,蔺相如还是上卿!

蔺相如说了什么话(活久见将相和)(3)

负荆请罪

没些年,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赵国即将迎来最为黑暗的惨败,蔺相如病笃。他的人生就此划上句号,估计也再没有其被国君拜为相邦的任何记载!而这段时间,赵国的相邦到底是谁呢!《史记》里头明确说:“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说的很明白,赵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赵胜才是赵国的相邦。期间,乐毅、魏冉、田单因为形势所迫,都被临时授予相印但都很短暂,也都跟蔺相如扯不上关系,故而不少人都认为将相和就是一出在真实历史基础上被艺术加工的戏曲故事罢了!

蔺相如说了什么话(活久见将相和)(4)

长平之战地图

那么今天,在这里告诉各位,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史记》随时正史,但司马迁写书时,遍访民间去搜集素材,只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史料他都如实保留在史记中,这就是他最大功绩,为后世尽可量保留下当世最丰富的史料,希望后人去做参考去做进一步的鉴别!故而说他记录的有关于蔺相如的故事本身也可能并不完全准确,毕竟隔着几百多年!

蔺相如说了什么话(活久见将相和)(5)

蔺相如塑像

那么蔺相如到底有没有被拜相,也就一时半会不能轻下结论!需要更多的考古学证据来印证!

巧了,就在前些年,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曾出土过一件珍贵的青铜戈!几乎是推翻了网络上蔺相如没当过相的说法!这枚十分神秘的青铜器上有刻画有16个字,专家将之命名为“蔺相如铜戈”。因为铭文上明明确确写着“蔺相如”三字!

原文是“廿年丞焛(蔺)相女(如),邦左囗鹿智,冶阳”,两行铭文中间的穿孔下有一“肖”(赵)字,戈援处也就是上下皆开刃的攻击部分,铜面上则刻着“相邦”二字!

全文翻译过来很明确的指出,赵惠文王二十年时期,正是相邦蔺相如监督制造了这一批兵器,铭文中提到的“冶阳”,就是制造这把兵器的工匠。战国实行严格的兵器制造“责任追查制”,古代制作一把兵器费时费力费钱,这么做就是万一质量有瑕疵,可以立马追责!

蔺相如说了什么话(活久见将相和)(6)

赵惠文王

根据“蔺相如铜戈”的铭文,可以100%的确定蔺相如做过赵国丞相,常被用来说“将相和”是被误读的史事真相是完全错误的。

前头讲到,蔺相如似乎一辈子只做到上卿,其实也是被大家误解了!上卿其实只是一种贵族爵位,荣誉称号,并非行政职务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宰相的位置,并且得到王侯、皇帝的青睐。不能说蔺相如获得上卿就不能当丞相!相当于现在的正国级不一定就是政府总理,但政府总理一定是正国级,是两评价体系罢了!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