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最聪明的做人之道(处事的最高境界)

在《了凡四训》中,有这样一句话:

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

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意思是,一个人祸福的降临,与他是作恶还是行善,有着莫大的关系,所谓“行善福临,作恶招祸”,就是此理,只要肯改过迁善,人生终会有后福的。

曾国藩最聪明的做人之道(处事的最高境界)(1)

那么,该如何为自己趋利避害,为自己赢得福气呢?

这里,送给大家4句话:

物来顺应,未来不远,

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这4句话出自晚清名臣曾国藩,可谓道出处事的最高境界,是曾国藩标榜自身,劝诫子孙的座右铭。一个人混得好不好,这4点非常重要。

发生的事情就去接受它,未发生的事情不要抱有太大的压力,处事时心无旁骛,坦然面对过去。就是人生处事志高境界。

曾国藩最聪明的做人之道(处事的最高境界)(2)

曾国藩

物来顺应

有句话叫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

生活不可能如同一汪死水,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一击。面对生活的突变,有的人则是前功尽弃,有的人则是接受现实,审时度势,逆流而上。

曾有一名印象派画家画了一幅画,名为《日出》,送去展览。但是在展览厅上,因为工作人员的无知或是疏忽,将这副大作挂倒了。

倘若现在纠正过来,必定造成现场混乱,这时,画家说,不必了,说罢,拿起笔,将这幅画的作品标题,改为《日落》。

曾国藩最聪明的做人之道(处事的最高境界)(3)

遇事,先不要往糟糕的一面去想,先不要去抱怨,而是接受它、顺应它,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静则智慧横生,方可想出办法去解决它。

未来不远

人生路漫漫,未来充满未知。可大多数人往往会对未知之事,持有恐惧的心态。

其实“境由心造,事在人为未”,未来的走向如何,主要取决于你自己的心态。

当你觉得这件事难以胜任,会搞砸的时候,想法影响行动,行动就会影响结果,势必真的会向着你内心担忧的一面发展。

对于未来,抱有积极地太多,一顺其自然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可见真谛。

曾国藩最聪明的做人之道(处事的最高境界)(4)

当时不杂

对于当下,唯一能做的就是专心致志于眼前事,不做他想。如何才能不荒废时光,又能锻炼自我。

心学大师王阳明曾提出了“精一”理论,意思是专注于当下,专注于正念,专注于“志”,不被负能量所扰,收慑心神对一事。

最忌讳是,每天忙得半死,却浑浑噩噩,一事无成。

既过不恋

不管是感情,还是事业,过去的种种有遗憾也有快乐,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不能遗忘但也不能一直挂在心上。

一直挂在心上,则沉浸于过去的好,则是对未来踌躇满志,变得眼高手低;沉浸于过去的坏,则是整日忧心孔疚,势必会让你心情越来越沉重,做什么都无法专心。

曾国藩最聪明的做人之道(处事的最高境界)(5)

对于过于持有坦然、淡然的心态对待过去,错了就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对了就再接再厉,勇攀顶峰。

物来顺应,未来不远,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曾国藩最聪明的做人之道(处事的最高境界)(6)

曾国藩经典名言 许建军四尺对开书法《物来顺应》

曾国藩这4点智慧,道出了处事的最高境界,但是大多数人往往都会卡在第3点上,处事三心二意,空浪费精力和时间,得不偿失,如果你是一个不能专心的人,一定要谨记这4句话。

中国书协会员 集雅斋签约书法家许建军手写真迹书法作品

曾国藩最聪明的做人之道(处事的最高境界)(7)

曾国藩经典名言 许建军四尺对开书法《物来顺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