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侯杀周携王的原因(读史记杀俩君通亲妹)

齐桓公作为春秋首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以“威”著称。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有个哥哥齐襄公,以“恶”著称。连杀两个诸侯国君,私通亲妹,欺压堂弟,失信群臣,最后恶贯满盈,招来杀身之祸。

傲慢射杀郑子亹(wěi)

齐襄公公元前697年继位,从姜太公建国,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齐国已经是诸侯强国了。襄公的父亲釐公在世时,北戎伐齐。郑国派太子忽来救齐。齐釐公很欣赏忽,想把宗室女嫁给他,与郑联姻。忽说:“郑小齐大,不想高攀。”就谢绝了这门亲事。郑太子说得是实情,小国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实属不易。

这不,齐襄公恃强凌弱,杀的第一个国君就是郑国君子亹。那个不敢娶齐女的太子忽先做了国君,可叹当年就被大臣高渠弥弑杀了。子亹是忽的弟弟,死神也很快降临了。

《郑世家》记载:子亹元年七月,齐襄公四年(前694),齐襄公召集诸侯在首止(卫地,在今河南睢县东南。)会盟,郑子亹受到邀请。国政祭仲以身体不适,拒绝同行,也劝子亹不要去。因齐襄公还是公子时,曾与子亹相斗,有仇,此去凶多吉少。子亹认为,在那么多诸侯面前,齐襄公不会做出格的事,所以还是前往首止。

晋文侯杀周携王的原因(读史记杀俩君通亲妹)(1)

子亹还是太年轻了,到了首止,对齐襄公的傲慢举止有些看不惯,也没对以前双方的过节进行道歉,结果招来杀身之祸:

不谢齐侯,齐侯怒,遂伏甲而杀子亹。

齐襄公杀了郑君,软弱的郑国大气不敢出,又推举新君,苟且偷安了。

淫乱醉杀鲁桓公

《齐太公世家》记载,在杀死郑君的同一年,鲁桓公和夫人来到齐国。鲁夫人齐姜是襄公的妹妹,未嫁时二人就有不伦之行,此次与鲁桓公来齐国,久别重逢的二人又不能自拔了。

鲁桓公发现了二人的丑行,怒责齐姜。齐姜就到齐襄公跟前大倒苦水。齐襄公大怒,宴请鲁桓公,把桓公灌醉。授意大力士彭生把鲁桓公抱上车,趁势折断桓公的肋骨。

桓公回到住处,被抬出车时已死了。鲁国人为此声讨齐国,齐襄公把彭生当作替罪羊,杀死彭生,以平息鲁国人的愤怒。

晋文侯杀周携王的原因(读史记杀俩君通亲妹)(2)

不过,鲁桓公也不是好东西,“弑其兄隐公而自立为君。”又迫于齐国的强势。所以,有了这样的“交代”,鲁国人也就不再追究了。

骄横失信众人怨

釐公有个同母弟早死,其子名叫公孙无知。釐公宠爱这个侄子,把他当亲儿子养,车服生活待遇一如太子(襄公),引起后者的嫉妒。襄公继位后,马上降低无知的俸禄及车马服饰的等级,并处处设限找茬,使无知心生怨恨。

襄公对大臣不信守承诺,派连称、管至父驻守葵丘,临行前约定,瓜熟时去,第二年瓜熟时派人替换他们回来。但一年后瓜熟时已过,襄公也没派人去替换,有人替二位将军说话,襄公充耳不闻。

二将军很生气,与有反心的公孙无知一同策划叛乱。连称有一堂妹在襄公宫内,不被宠幸。他们就让她当卧底,监视襄公的行踪,对她允诺说:“事成以后,无知作国君,你就是国君夫人。”

先被惊吓后被弑

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十二月,襄公到姑棼(fén)游玩,又到沛丘冬猎。见一野猪,侍从说“这是彭生(的鬼魂)”。襄公大怒,用箭射去。哪知野猪像人一样“腾”地站了起来,发出刺耳的嚎叫。襄公害怕了,从车上摔下,伤了脚,鞋子也摔掉了。

世间哪有什么鬼魂变野猪的事情,那还不是无知找人演的一场戏,吓死正好,吓不死也是残废。果然,襄公伤了脚,只能卧床休息了。

回到宫中,襄公很懊恼,把管鞋的名叫“茀(fú)”的宫人,让人鞭打了三百下出气。茀跑出了宫,与无知、连称、管至父等人带领军队遭遇。

茀一见来者不善,就说:“先不要进去以免惊动国君,不如让我先回去说服宫人做内应。”无知不信此言。茀让他验看自己的伤痕,证明自己反襄公的决心。无知相信了他,放他回宫。哪知茀入宫后后,马上向襄公报告了宫外的情形,襄公有脚伤,只能把他藏在屋门后。襄公则命令宫人与亲信们坚决抵住。

即使再恶的人也有几个死党,茀就是这样的死党吧。

无知们等了很久,才知上当了,就带人冲进宫。茀和宫里的仆从与襄公的亲信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由于寡不敌众,全部被杀死。

无知进宫寻找襄公,有人发现屋门下露着一只脚,开门一看,正是瑟瑟发抖的襄公。无知二话没说,一剑毙命。

就这样,骄杀郑国君,醉杀鲁桓公,“淫於妇人,数欺大臣”的齐襄公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晋文侯杀周携王的原因(读史记杀俩君通亲妹)(3)

“弑君”为大罪,不管有理没理,人人得而诛之。公孙无知虽然自立为齐君,但没多久就被国民所杀。

之后就上演了公子纠与公子小白抢夺王位的赛跑比赛。公子纠逃难在鲁国,小白逃难在卫国。二人同时知道了无知的死讯,都往齐国奔。公子纠派管仲拦截小白,管仲射到小白的“带钩”,小白装死。管仲报告公子纠,公子纠觉得无人争位,就放慢了回齐的速度。等他到达齐时,小白已经登基了,等待他的只有死。小白就是齐桓公。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春秋时的国君的命贱如草芥,还不如一般百姓。

这说明什么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多行不义必自毙。

切记:失意时宜泰然,得意时莫轻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