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思乡之情的句子(铁汉也有柔情时)

文/张强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文化点心铺“:写文人,读诗词,讲故事,这里只讲跟文学有关的事情

范仲淹思乡之情的句子(铁汉也有柔情时)(1)

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的“文才”主要体现在散文和诗歌上,尤其是那些政论性的散文和杂记上。他的杂记名作《岳阳楼记》借文论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之道,思想境界之高,可以说是彪炳千秋,堪称儒家君子之道的典范。

范仲淹除了是一个文学家,还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对很多文学爱好者来说,真的很难想象一个高唱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家,一个一生为国家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人,即能写出像《渔家傲》那样悲壮苍凉的的词作,也能写出像《苏幕遮 怀旧》一类充满“柔情蜜意”的词作。真是让人叹服!

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首与范仲淹本人“铁汉”形象差异巨大的,充满柔情蜜意的作—《苏幕遮 怀旧》。范仲淹一生,在朝堂上耿介刚直,坚韧果敢,立主革新,在军事上智谋过人,运筹帷幄,将国家安危时刻系于肩上,是一个响当当的铮铮铁汉。所以,尽管这首词也充满了“柔情蜜意”,但是却与“花间派”词作的柔弱无力迥然不同,有一种刚健遒劲的风格在里面。

范仲淹思乡之情的句子(铁汉也有柔情时)(2)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提到宋词的分类,人们常常喜欢从风格上将宋词分为两大类:豪放派和婉约派。对于前一种词风的代表作,人们推崇最多的就是黄庭坚,辛弃疾,苏轼等人的作品,而对于后一类词风的代表作,人们多数会推崇柳永,秦观,姜夔等人的作品。可是,作为文人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词风会受到词人性情,经历,学识等等各方面的影响,而文人们的性格又是千姿百态的。因此,尽管从内容和主题上来看,这首《苏幕遮》是属于婉约派的词作。但是它的“婉约”与花间派的“婉约”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花间派的“婉约”是柔弱无力的,它的“婉约”是在低回婉转种深藏着一股刚健遒劲的风骨。这与范仲淹刚正耿介的性格是一致的。”

词作的开篇两句“碧云天,黄叶地”会让人想起元代戏曲家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名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晚来谁染霜林醉?”一上来,作者就用”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两句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清冷萧索的深秋景色:秋日的天空,湛蓝如洗,云淡风轻,落叶片片落下,铺满了大地;次一句,更是加重渲染秋色:千里烟波,为一派秋光所笼罩。暮霭沉沉,寒烟凝翠,湖面上烟雾缭绕,泛着清冷的寒意,到处一片萧索;第三句:芳草更行更远还生,随着斜阳直达天尽头,好像连着远方的家乡。

范仲淹思乡之情的句子(铁汉也有柔情时)(3)

在很多婉约派词人的词作里,“深秋”是意气消沉的,颓废失落的,例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但是在这首词的上阙中所描述的深秋却辽阔疏淡,毫无衰飒之象;此外,这首词在写秋色时,所见之景都带上了词人自己的情感,所有的景物都是因情而生。情与景深度融合,先由内而外生发到周围所见景物,所见景物又由外而内出发秋思,将深秋的凄清与内心的忧思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就是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下阙抒情,抒发心中的无限乡愁。“黯乡魂,追旅思“一句承接上面的”芳草“,点出了词人忧愁的原因。其中,”乡思“和”旅思“是一个意思,用在这里,一是为了上下句的对仗工整,二是为了说明词人心中乡愁之深,有加重一层的的意思。在整首词中,这一句是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承接上阕的写景,转接下阙开始抒情。“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乡愁无时不刻不在折磨着词人的心,词人夜里总也睡不着,除非有一场好梦。这句话表面说乡愁也有消失的时候,但实际上,乡愁从未在心里离去过。词的情感由此变得深婉曲折,真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范仲淹思乡之情的句子(铁汉也有柔情时)(4)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一句是说夜晚词人因思乡难以入睡,于是登上高楼,望着天空中的明月。这个时候最好不要一个人独自倚栏杆,因为这样的话,心中的惆怅会加深。怎么办了?只有借酒浇愁了。可是,酒入愁肠,心中的忧愁没有减轻,反而抑制不住了,终于化作两行热泪滚滚而落。此前,词人一直到试图排解心中的忧愁,他登高望远,欣赏秋色,试图做个好梦,独自饮酒,可最后不仅没有把愁绪排解掉,反而却积越多,最后达到高潮,变成相思泪流了下来。到这里,词作就像一首高昂的乐章一样戛然而止了,留给读者无限的回味。

总之,整首词在结够上也是和多数词作一样,上阙写秋色,下阙抒乡愁,并无新意。不同的是,作者在上阕所写的秋色不像一般词作那样萧索凄凉,而是充满了一种辽阔疏朗之气,让人感觉神情为之一震,有种凛然而立的感觉;此外,作者在下阙抒发的相思也不是一味地哀怨低沉,而是柔中有刚,感情真挚深沉却不低迷颓丧,境界要远远高于婉约词中的闺阁庭院,要深远辽阔地多。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