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的祖先现状(此人以犹太人后裔自居)

犹太人的祖先现状(此人以犹太人后裔自居)(1)

“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惨痛史、也是融合史。

经过这场动乱,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相继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几乎无迹可寻。

这五大部落中,羯人的来源最为神秘,许多史学大家研究来研究去,都难得要领。

陈寅恪认为羯人是月氏人;唐长孺又认为羯人是西域胡;王仲荦则认为羯人是石国人;谭其骧甚至认为羯人是中亚康居人统治下的索格底亚那人……

羯人的代表人物是后赵皇帝石勒,《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通过石勒对羯人的定义是:“石勒字世龙。其先匈奴别部羌渠之胄。”

即把羯人笼统地说成是匈奴别部。

犹太人的祖先现状(此人以犹太人后裔自居)(2)

这个人姓石,名旭昊,身上有明显的羯人基因遗传:碧瞳赤须,眼珠由灰色与蓝色双色环绕,脸颊的胡须是红色的,鼻翼宽阔,甭说,相貌与传说中的石勒有几分相似。

最妙的是,史书记石勒自小耳里有异响,石旭昊说,这是石勒耳里长有一簇耳毛的缘故,而自己的耳里就遗传了这样的一簇耳毛。

关于羯人的来历,石旭昊说,羯人其实就是犹太人,则羯人所说的羯胡话,就是古希伯来语。

石家祖先把耳朵里的长毛称为“啥嘛”,这是古希伯来语中“聆听上帝声音”的意思。

谈起羯人的变迁史,石旭昊说,读过历史与《圣经》的人都知道,古代以色列,犹太人曾有六次被迫离开故土,史称“犹太人大流散”。

犹太人的祖先现状(此人以犹太人后裔自居)(3)

第一次大流散是公元前1656年。由于大旱袭击,古希伯莱人逃难到埃及。400年后由摩西率众返回故土,在锡安山接受上帝授予的“十戒”犹太教奠定,《摩西五经》就此成书。希伯来人因此以“以色列”自称,其意是“与神角力”。

第二次大流散发生在公元前722年。本来,以色列王扫罗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犹太王国,但公元前936年分裂成十个以色列部落与两个犹大部落。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占领了北以色列,以色列十个部落被驱逐出国门,向东流浪。而公元前722年这个时间点,为我国先秦古籍《春秋》《左传》纪事的起始年,中国东北地区出现了被称为“鲜卑,乌桓,丸”等部落。

犹太人的祖先现状(此人以犹太人后裔自居)(4)

第三次大流散是在公元586年。话说,北方十个以色列部落惨遭驱逐后,南部的犹大王国也公元586年遭到沦陷,数万人被掳至巴比伦。在随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一部分陆续返回了耶路撒冷,有一部分走向东方,在西域建立了犹太王国,中国史称其为于阗国。

第四次、第五次大流散发生在公元前165—63年之间。犹太人在与罗马侵略者的抗争中,有一部分被迫向东迁徙。而在同期的西汉正史记载中,汉武帝刘彻将一支来自西方的迁徙而来的外夷部落安置在“莋多县”。

第六次大流散的时间是公元132年。罗马人实行三光政策,用“公牛犁地的方式将耶路撒冷夷为平地”,犹太人被全部逐出故土,开始了长达2000年的全球大流散。

犹太人的祖先现状(此人以犹太人后裔自居)(5)

这一次大流散中,一支怀揣摩西五经的犹太部落来到了华夏中土,作为匈奴别部,投降了东汉,进入山西,山东至胶州半岛。

公元302年,石勒从山东起兵,并于公元319年十一月称赵王,329年吞并关中、取上邽,灭前赵,一举而成当时北方最强的国家。

石勒的本名是“背”( 背 勹),其发音和意义源于《旧约圣经》平安、和平的意思,音译“示罗,细罗”。石勒小名“世龙”,是报答之意。至于后赵帝国中出现的“羌渠、单于、可汗”等等,均为古羯胡语,源自《旧约圣经》的希伯来语中对君主,统帅,司令等的统称。

犹太人的祖先现状(此人以犹太人后裔自居)(6)

由于《旧约圣经》记载有“以石为证”的故事,即摩西吩咐百姓说:“你们要遵守我今天所吩咐的一切戒命,要立一块大石头,把这法律的一切话写在石头上……”石勒的后赵国法律于是刻在石头上的,以石为证。

……

石旭昊述说起石勒的故事、后赵的历史,历历如绘,如数家珍,也许会是真的吧?

但史书上记载,石勒、石虎的子孙已在后赵灭亡后被杀得一干二净了,则石旭昊的后裔多少让人怀疑——看来,事实的真相,尚有待更多史学家投入考证。

犹太人的祖先现状(此人以犹太人后裔自居)(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