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行密到现在有多少后代(杨行密为何绰号)

五代十国的帝王们大多出身草莽,玩不转世家大族那套运用华丽辞藻品评人物的方式,于是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起绰号的方式,不仅通俗易懂,而且简单明了。俗话说“上有所好,下有所效”,起绰号打从五代十国起,就成为了中国人的风尚,延续至今。

杨行密到现在有多少后代(杨行密为何绰号)(1)

如前蜀国主王建,绰号“贼王八”。因为王建年轻时是个盗贼,以杀牛、偷驴、贩卖私盐为业,又因排行第八,故被时人称为“贼王八”;

如南平王高季兴,绰号“高无赖”。因为南平国小国寡民仅有荆南之地,但南平国地处南北交通必经之地,所以高季兴想出了一条致富强国之道:打劫南方诸国前往中原王朝的商队。而南平国一向与北亲善,先后向后梁、后唐、后晋称臣,南方诸国拿他也没辙,只有蔑称他为“高无赖”;

南平王高季兴去世后,他的儿子高从诲即位,依然继承乃父生财之道,于是被南方诸国蔑称为“高赖子”,这起绰号的水平那是相当之高啊;

可是上述绰号都不如后唐太祖李克用的绰号霸气。李克用少年从军常常冲锋陷阵,一顿操作猛如虎,众军士呼为“飞虎子”,等到李克用裂土封王之后,又因他其中一只眼睛失明,故得绰号“独眼龙”“独眼龙”是五代十国最为知名也是流传最广的绰号,后世独眼者自此莫不以“独眼龙”号之,其出处来自于此。

杨行密到现在有多少后代(杨行密为何绰号)(2)

不过五代十国中绰号最霸气的并不是李克用,而是杨行密,因为他的绰号为“十国第一人”。

但这个绰号的由来,与之前几位帝王不同,并不是来自于当时世人的评价,而是来自于后世史家的评价。

《旧五代史》以五代中原王朝为正统,故始终向五代各朝称臣的南平国、楚国、吴越国被列入《世袭列传》,其余国家俱被送入《僭伪列传》中,此传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吴太祖杨行密。

《新五代史•世家卷》首次完整地系统地记录了十国的历史,五代十国之说源起于此。十国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吴世家,吴世家开篇当然是吴太祖杨行密。

由此可见,不论是在《旧五代史》中,还是在《新五代史》中,杨行密都是“十国第一人”。

专门撰写十国历史的史籍《十国春秋》也把杨行密列为“十国第一人”,开篇就是《吴太祖世家》,而且更给予了杨行密非常高的历史评价。

《十国春秋》的作者吴任臣评价杨行密道:“唐末,强藩分据,海内云扰。太祖以三十六英雄起自草间,歼孙儒、擒赵锽、破杜洪、灭田頵,声罪汴彊,耀兵越徼,江淮南北以次削平。抑亦可谓非常之杰、不世出者矣。《(新)五代史》言其为人宽仁雅信,能得士心,卒之开国广陵,传世四主,盖有以也夫。”

“抑亦可谓非常之杰、不世出者矣”,听到这句大家是不是觉得耳熟?

不用怀疑,你没有想错,此句正是效仿了《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曹操的那句“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也就是说在吴任臣心中,杨行密是“五代十国版的曹操”。

杨行密到现在有多少后代(杨行密为何绰号)(3)

那么问题来了,杨行密真的有这么牛吗?

“十国第一人”这个绰号的含金量有多高?

诸位看官不要着急,接下来羚羊将从六个方面证实史家所言非虚,今天让我们好好认识一下这位“十国第一人”。

出道早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27岁的李克用因逼迫黄巢退出长安,在长安收复战中取得首功,因此被唐廷封为河东节度使,太原从此姓李。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31岁的朱温因叛黄归唐且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一起攻打黄巢军有功,因此被唐廷封为宣武节度使、汴州刺史,开封从此姓朱。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31岁的杨行密发动兵变,驱逐庐州刺史朗幼复,不久后,在淮南节度使高骈的举荐下,唐廷正式封杨行密为庐州刺史,合肥从此姓杨。

可见中和三年是一个神奇的年份,在这一年里“五代双雄”与“十国第一人”先后取得了自己根据地,奠定了未来五代十国的版图。

杨行密到现在有多少后代(杨行密为何绰号)(4)

武功强

十国君主中只有三位在《旧五代史》中有专门关于武功方面的记载:

吴王杨行密,“少孤贫,有膂力,日行三百里”

吴越王钱镠,“少拳勇,喜任侠,以解仇报怨为事”

南平王高季兴,“梁祖以季兴为牙将,渐能骑射”

在《新五代史》中也只有三位国主有专门关于武功方面的记载:

吴王杨行密,“为人长大有力,能手举百斤”

吴越王钱镠,“镠善射与槊,稍通图纬诸书”

楚王马殷,“(张)佶卧病,语诸将曰:‘吾非汝主也,马公(马殷)英勇,可共立之’”

由此可知,在十国中有两位国主的武功出类拔萃。一位就是吴越王钱镠,他少年就以拳法功夫好显名,还有他的弓术与槊法也是相当出众。

另一位就是吴王杨行密,他不仅人高马大,而且力气过人,可手举百斤。此外,他的速度也异于常人,可以日行三百里。

综合对比来看,吴王杨行密武功盖世,为十国君主中翘楚,吴越王钱镠次之。

杨行密到现在有多少后代(杨行密为何绰号)(5)

地盘广

南吴为十国前期疆域最广的政权,疆域囊括今江西全境、湖北东部、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此外还占有淮北一隅的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全据东南富庶之地。

南吴政权控制江南淮南,其间也未发生规模较大的战争,与南唐的交接也是以和平方式完成。

正因为南唐和平的继承了南吴的版图,所以虽然后来南唐国先后灭亡楚国与闽国,因此成为十国中疆域最广的政权,但也是在南吴政权的基础上建立的,实际上南唐开拓的疆土不如南吴。

所以十国君主中开疆拓土地盘最广的当属吴太祖杨行密。

杨行密到现在有多少后代(杨行密为何绰号)(6)

爵位高

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李克用因勤王有功,被唐昭宗诏封为晋王;

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李茂贞庆天子复辟,被唐昭宗诏封为岐王

天复二年(公元902年),杨行密因尊唐有功,被唐昭宗诏封为吴王;

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朱温因解凤翔之危,被唐昭宗诏封为梁王;

天复三年(公元903年),王建因治两川有功,被唐昭宗诏封为蜀王;

天复四年(公元904年),钱镠因得朱温斡旋,被唐昭宗诏封为吴王。

根据唐朝爵位制度,最高等为一字亲王爵。

唐昭宗生前,亲自诏封的只有六位一字亲王,而杨行密正是这其中之一,且是十国中最早获封一字亲王爵者。

杨行密到现在有多少后代(杨行密为何绰号)(7)

影响深

杨行密两次击败朱温,割据江淮,在军事和地理上奠定十国之局;

杨行密始终尊唐反梁,联晋携蜀,在政治和经济上阻断中原南进;

杨行密慧眼提拔李昪,启下南唐,在社会和文化上助力唐宋之变;

杨行密开创的南吴国祚34年,和平继承南吴版图的南唐国祚38年,一脉相承总共统治72年,其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深入人心。

杨行密到现在有多少后代(杨行密为何绰号)(8)

而五代各朝国祚加起来不过52年,且政权都得通过武力颠覆得以建立,国体几易更换,影响力大打折扣。

五代14个皇帝之中:

2个皇帝自杀,占比14%;

6个皇帝死于他人之手,占比42%;

5个皇帝靠杀别家皇帝夺得帝位,占比35%;

4个皇帝靠杀自家皇帝夺得帝位,占比26%。

终上所述,“十国第一人”杨行密当之无愧!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与关注,我是羚羊飞渡,中简堂历史文化交流群领头羊,擅长隋唐五代史。中正简素,立志弘扬历史文化,羚羊挂角,多元角度解读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