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本奇书还无人破解(这个古人的书因畅销)

清初文人李渔,不光是高产小说家,还是打击盗版的先驱者。他打击盗版有一手绝招,而且起到了奇效。是什么绝招呢?

李渔,原名李仙侣,浙江兰溪夏李村人。

李渔出生于万历三十八年。据史书记载,他出生时,他母亲肚子疼了三天三夜, 还是不能生下他来。适逢一个白髥长老从此地过,在他家周围走了几圈,声称他是“星宿降地”,而他家所居的祠堂太小,载不住“星宿”,于是建议村人将他母亲抬到夏李村的祖祠去,这才生下他来。长老说他是“仙之侣,天之徒”,此后他便名叫“仙侣”。

这5本奇书还无人破解(这个古人的书因畅销)(1)

(李渔雕像)

李渔非常聪慧,很小便能背诵《四书》《五经》,到少年时已能赋诗作文,下笔如神。崇祯八年,他第一次参考童子试,便一考成名。

可以那时候明朝已经江河日下,战乱频发,李渔已经没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光宗耀祖了。

清朝建立后,李渔先是隐居在家,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后来几经颠簸,到了杭州。

杭州本是繁华之地,他发现这里的人,不论贵贱,对戏曲和小说都有着浓烈的兴趣。而这些对他来说,那可是专业对口,毕竟他才华横溢,又喜创作。

李渔通过细心观察,发现高大上的古典文学,并不适合普通大众的口味,于是他别出心裁,写了一些通俗小说,比如《无声戏》《合锦回文传》《十二楼》等白话小说。

尽管当时的文人,对李渔这种卖文为生的行当很是不耻(就如同今日一些主流文学作家瞧不上网络文学作家一样),然而,李渔的小说由于通俗易懂,贴近大众生活,所以一投入市场,就成了大众争相购买的畅销书。而“湖上笠翁”(李渔的笔名)因此从文坛新人,一跃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知名作家。

这5本奇书还无人破解(这个古人的书因畅销)(2)

(李渔著书,图取其意)

不过,李渔虽然是个高产作家,出书的速度很快,书也卖得经常断货。但他反而在杭州几乎生活不下去了,为什么呢?

原来,在清初印刷业已经很发达了,一些书商见李渔的小说卖得好,争相翻刻私印,并大量投入到市场以谋取暴利,甚至发展到李渔的小说才上市,马上就有盗版书投入市场了。最为夸张的是,当时交通不便,却只要数日,三千多里外的地方也同样能见李渔新作。还有些没节操的书商更是随便找一本粗制滥造的小说,印上“湖上笠翁”的名字,便大量发行,欺骗喜爱李渔的读者们。

这些不良书商赚得盆满钵满,自然没想过要给李渔版权费,这严重地影响了李渔的声誉和经济收入。面对这种情况,李渔很生气,在他的《闲情偶寄》中,他就曾写道:“至于倚富恃强,翻刻湖上笠翁之书者,六合以内,不知凡几。我耕彼食,情何以堪?誓当决一死战,布告当事,即以是集为先声。总之天地生人,各赋以心,即宜各生其智,我未尝塞彼心胸,使之勿生智巧,彼焉能夺吾生计,使不得自食其力哉!”

李渔不光说说,他还付诸行动。

他四处奔走,查找盗版源头,并通过关系找到苏松道台孙丕承,状告不良书商。孙丕承也是个读书人,对此嫉恶如仇,因此很重视李渔的事情,天天派人到市场上去暗调查,还真让他查获了一起严重的盗版案件。

这5本奇书还无人破解(这个古人的书因畅销)(3)

(芥子园故址)

但是,惩罚的力度不强,再加上盗版的成本实在太低,只要买本书,再找几个刻书匠,就能大批量生产了,因此盗版的问题还是层出不穷。李渔既要出新作品,又要维权,哪里有分身术呢?

当时金陵一带的盗版书商最多,李渔为了交涉,干脆把杭州的房子卖掉,举家迁往金陵,经过在市场上走访,他发现市面上的盗版书装帧粗陋,于是他找到了一个规避盗版的办法——建一个自己的书屋。

李渔建的这个书屋叫“芥子园”,他后期写的小说,大部分都是在这里印刷出版。由于他改良了印刷术,同时特别注重装帧的审美,他的小说投入市场后,辨识度很高,一般书商没有办法印刷出他这样的效果。因此,聪明的读者们认准了他在“芥子园”出的一系列小说,杜绝了无良书商的盗版现象。

李渔的事业越做越大,他不光印刷自己的小说,他还根据读者的口味,编辑出版了大量通俗小说,比如有“四大奇书”之称的《西游记》《金瓶梅》《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这些装帧精美的书籍,由于价廉物美,一经投放市场,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盗版书商的生意也随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再猖狂。

芥子园书屋后来几经易主,但他们一直维持着李渔开书屋时的经商作风,因此名气越来越大,在清朝延续了二百多年的历史,成为中国出版史上百年书屋。

(参考史料:《戏剧家生平》等文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