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传原文及翻译(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方孝孺)

全文约3500字,阅读完大约需要8分钟。

明代建文帝朱允炆与他的老师方孝孺的悲剧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后人都知道,方孝孺以气节名闻于天下。被朱棣诛灭十族而不改其志。于是天下人感叹:真的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大家都称赞,这是古时候忠君的典范。

方孝孺传原文及翻译(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方孝孺)(1)

正因为如此,也有人看不起方孝孺的这种行为,认为这是愚忠的表现。在我看来,方孝孺首先是一个人。人是情感的动物,方孝孺之死更多的是出于他的“情义”:他对皇帝学生令人感动的师生情义,以及为了报答这个学生对他的知遇之恩。

(一)皇帝是书生

朱见炆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嫡孙。朱元璋戎马一生,经历了无数的风风浪浪。可以说在死人堆里都是打过滚的,从一个四处要饭的小沙弥蜕变成一代开国之君。他打下的江山他当然希望能够永葆坚固了。

方孝孺传原文及翻译(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方孝孺)(2)

他的心里非常清楚,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于是,他在位统治时期,用重典治乱世:大杀功臣、严惩贪官、抚恤百姓。明朝从元末战乱当中逐渐恢复过来。但他却渴望培养自己的后代成为仁君。他的长子朱标,在他的苦心培养下,可说是宅心仁厚、胸怀天下,只可惜英年早逝。

到底由谁来继承他的皇位呢?当时朱元璋有两个选择,朱标死了,他可以让其他的儿子接班。朱元璋的儿子非常多,燕王、秦王、晋王、周王等等。其中有一些也是跟他征战天下的功臣,可以说杀伐决断,颇有乃父的风,比如朱棣等。但朱元璋还是做出了第二个选择。他让他的嫡孙朱允炆来继位。他的这一选择,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他希望确立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原则,给他的后代子孙树立典范。

历史上,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萁豆相煎的故事太多了。例如曹操的儿子曹丕与曹植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与李建成的故事。朱元璋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把自己的儿子全都封到各地去当藩王,非召不得入京。指望他们好好镇守边关,给朱家拱卫江山。因此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长孙朱允炆,没想到悲剧还是发生了。

朱允炆作为孙子辈,没经历什么战火。从小养尊处优,性情温文尔雅,接受的也是非常良好的儒家教育。他从小就知道自己将来是要当皇帝的。又非常喜欢读书,跟着他的老师学习了很多儒家治国思想。他的梦想是将来能够成为治世明君。

方孝孺传原文及翻译(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方孝孺)(3)

关于朱允炆,现在留下来的史料并不多。因为他那位叔叔够狠,在靖难之役后把有关他的资料几乎都给烧尽了。

但是据一些野史记载,这个人应该是宽厚仁慈的,非常孝顺。有一个故事讲,朱允炆十四岁时,他的父亲朱标生病了。他就日夜伺候在父亲的身旁,给父亲端药送水,一直持续了两年。可朱标还是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病死,朱允炆在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反而是朱元璋安慰他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朱允炆这么注重孝道,他是深受儒家礼法影响的皇帝。当然对于尊师这一传统礼法也是极其重视的,并且以身垂范。他尊师到了什么程度呢?就连涉及到自己身家性命的事情,他都愿意听老师的。

方孝孺传原文及翻译(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方孝孺)(4)

建文四年(1402)六月八日晚上,南京城已经被笼罩在战云之下,城内一片恐慌。这时朱允炆已感到危险就在脚下。

他急召老师方孝孺进来询问对策:“方先生,燕兵已入龙潭,朕该怎么办?”

方孝孺问:“陛下想怎么样?”

朱允炆说:“有几位大臣建议,让朕弃守金陵,前往浙江或湖湘,以图重新振作。”

方孝孺连忙摇头答道:“君主怎么能够离开帝都呢?城中尚有二十万部队,我们只能尽力坚守,等待援军的到来。”

朱允炆问:“万一守不住呢?”

方孝孺看了一眼朱允炆,凛然说道:“就算是没有希望了,国君为社稷而死,也是正当的,是死得其所。”

听了方孝孺的话,朱允炆居然不可思议的表示了同意。不是没有大臣建议朱允炆赶快逃走,也不是朱允炆没想过他可能会死在这里。可他还是对老师的建议表示赞同。可见这对师生的情义不是忠君和爱臣所能概括的了的。他们肯定有着共同的理念以及各自对对方的欣赏。所谓“神交”是也!臣子居然让皇帝死守,又或是老师教学生死守?在这里,我相信,尽管朱允炆是皇帝,但他更是方孝孺的学生,他相信老师教给他的价值观念是正确的!

建文帝登基的时候才二十一岁,在他爷爷羽翼的庇护下,根本没经历过什么世事。空有一番天下大治的理想,他身边围绕的也是一些充满理想主义的文人才子。方孝孺开始辅佐朱允炆的时候正好是四十二岁,比他大一倍。这位名重天下的才子,每天陪在皇帝身边,教他读书,给他各种治国的建议。朱允炆也是非常上进好学,在学问上有什么不懂的都来请教老师,在治理国家上也愿意听从老师的建议。两人培养出了很深厚的情义。中国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朱允炆又年纪很小就失去了父亲,有理由相信,这对君臣,不仅是师生,更情同父子!

方孝孺传原文及翻译(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方孝孺)(5)

(二)老师比较迂

方孝孺是浙江宁海县人。据说那里的人生来就有一股子“青山不受折腰辱”的硬气。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提到柔石时,说:“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可见这个地方出有骨气的人。

朱棣以“清君侧”为借口发起靖难之役。当他准备挥师南下的时候,他最信任的谋士姚广孝跪在地上请求他:“方孝孺是个才学出众的人,当我们破城的时候,他肯定不会投降。但是请您不要杀他,杀了他,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没有了!”朱棣点头答应了。

方孝孺传原文及翻译(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方孝孺)(6)

可是,后来南京城破之后。朱棣知道方孝孺德高望重,又是建文帝的股肱之臣和最信赖的老师。要想名正言顺的当皇帝,让天下读书人臣服他,非要方孝孺出来写登基诏书不可!他把方孝孺从监狱中请出来,准备亲自说服这位倔强的才子。

可没想到方孝孺却穿着孝服来见自己。而且在殿堂上放声痛哭,哭声响彻殿堂上下。他这不是明摆着要给这位新皇陛下难堪吗?这些朱棣都还能忍。于是两人发生了如下名垂青史的对话。

朱棣:“先生不要这样,我只是效法周公辅佐成王而已。”

方孝孺:“成王安在?”

朱棣:“已自焚。”

方孝孺:“何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国赖长君。”

方孝孺:“何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此朕家事!”

于是方孝孺投笔于地,说:“死即死,诏不可草!”

朱棣暗压住怒火,说:“即死,独不顾九族乎?”

方孝孺怒声道:“便十族奈我何?”

方孝孺传原文及翻译(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方孝孺)(7)

朱棣强迫他写,他竟然写个“燕贼篡位”。

朱棣暴跳如雷,再也压不住怒火了。于是,真的下令诛杀方孝孺的十族。方孝孺自己则被凌迟处死。(就是一刀一刀剐)

所谓十族,可能很很多人不知道到底指的是哪十族。其实十族是指父四族(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一族、出嫁的姐妹一族、出嫁的女儿一族)、母三族(外祖父一族、外祖母一族、姨妈一族)、妻二族(岳父一族、岳母一族),第十族就是门生了。方孝孺被诛十族,据统计,共有873人之多。这是真正的灭门惨案了。

我们从上面那段对话,其实可以很轻易地读的出来,当时就是两个脾气都很冲动的人,话赶话赶到了那儿。可能谁也没想到会真的造成这样的结果。于是朱棣也把之前答应姚广孝的不杀方孝孺的承诺抛之脑后,方孝孺也不顾自己的十族性命安危了。这是人治社会的一场悲剧。

方孝孺传原文及翻译(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方孝孺)(8)

至于有人可能会质疑说如果真的只是冲动,难道事后不可以挽回吗?我想是很难的。所谓君无戏言,朱棣既然大庭广众之下说出了这样的话,他是很难收的回去的。

再说,既然方孝孺已经不可能为自己所用了,为什么不杀鸡给猴看?狠狠地整一下这些自以为是的读书人,看谁还敢说个不字。方孝孺这边就更加不可能有后悔药吃了。我相信他肯定想到了自己会死,也估计到了会牵连自己的家人。但绝没想过还有诛十族这么一招。朱棣够狠,杀人也杀出了新高度。

说这么多,只是想批驳一下那些讥方孝孺为愚忠的人。他们看到这种惨剧,都为方孝孺的亲人感到冤。要知道,当时摆在方孝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老老实实跪在朱棣面前起草诏书或者去死。他只是选择了后者,如果这也有错,那从此天下人谁还愿意讲气节。

在这件事中,我们只能说朱棣实在是够狠!

方孝孺传原文及翻译(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方孝孺)(9)

当初朱允炆愿意把命压在方孝孺的身上,听从他的建议,没有离开帝都。现在城破了,皇帝也不知去向,生死未明(方孝孺大概是以为他死了)。试想,面对这样一种状况,哪怕是普通人,也不会选择跪舔朱棣吧!

我甚至认为,在这个事情里头,方孝孺表现出来的情义远比他的忠心要来的更加值得书写。正如朱棣所说的,这本是朱棣的家事,天下依然姓朱,不涉及到改朝换代。他即使投靠朱棣,也依然是朱家的奴才,何来忠不忠之说?但是他和朱允炆之间的君臣之义、师生之情就彻底变了。

可以拿魏征与李世民的例子来做个类比。魏征本是李建成的手下,可李建成同魏征并没有很深的情义。后来李建成被杀,魏征为李世民所用,没有人说他不忠不义。反倒成就了他和李世民的千古佳话。但是朱允炆和方孝孺的情义就很重。如果他为朱棣所用,天下骂他不忠的人可能会有,但是骂他不义的人一定更多。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文字由馋猫历史原创,喜欢的记得点击关注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