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大学生消费 在线教育机构参与

双11大学生消费 在线教育机构参与(1)

“双11”吸引了产业资本特别是教培机构参与,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均放出了活动信息,发起预售、秒杀、抽奖、限时折扣等活动。在琳琅满目的优惠信息背后存在不少“陷阱”,需要消费者警惕。

预警一:名师、包过等虚假宣传防不胜防

在消费过程中,一些教育机构的销售人员为了业绩往往夸大其词。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往往有苦难说。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教育分析师陈礼腾提醒,如发生纠纷时,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消费维权:首先与经营者直接交涉,尽可能避免扩大损失,其次注意保留或搜集证据,便于事后维权;此外,消费者维权注意选择正规有效的维权渠道,能大大提高维权效率。

预警二:网课售价高,当心限时优惠、名额有限迷心智

陈礼腾提醒,教育不同于网络购物,教育产品的决策周期长、涉及金额高以及回报周期都较长。在双11各种优惠刺激下,消费者难免冲动消费。价格只能作为消费者参考的第一步,消费者要更为关注平台口碑及教学效果。务必理性分析判断培训机构发布的宣传信息,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可申请先体验培训课程,切勿冲动报名。此外,在选择线上教育机构时,要留意查看培训机构证照是否齐全、有效。

预警三:当心“学费贷”“培训贷”,身负欠款或成“失信人”

不少平台利用销售话术和技巧淡化还贷压力,让消费者背负过高的还贷压力。

对此,陈礼腾提醒,消费者在选择教育产品时,了解清楚报名费、课时费、资料费等收费情况。对于培训机构推出的“学费贷”“培训贷”等金融产品,不要轻信其说辞。确有需要贷款的,应当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并充分了解金融产品的详细情况和相关风险,明确约定还款时间、还款利率、手续费、解约条件等。

预警四:购网课防范退款难

报班容易退班难是教育消费中的常见现象。陈礼腾提醒消费者,在选择教育产品要注意仔细审读服务合同条款,看是否存在霸王条款;避免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培训费和避免向个人账户缴纳培训费,缴纳培训费应开具正规发票。 华商报记者 黄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