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脾气降血糖(降低血糖先健脾)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接着和大家聊一聊糖尿病的事儿。

记得当初学习中医内科的时候,我们老师曾提出一个问题:

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根儿在哪儿呀?

少不更事的我,在下头大声说:根儿在脾。因为所谓“代谢”,指的就是运化。代谢异常,意味着运化异常,所以病根在脾。

老师听完,点点头,说我谈得对。

后来,随着眼界的拓宽,我发现,有很多中医大家,在面对糖尿病的时候,真的都把重点放在调脾上头。

典型例子,杏林前辈刘仕昌老先生。

养好脾气降血糖(降低血糖先健脾)(1)

这个老先生,曾经成功地治疗糖尿病人。我把其中一则医案经过给你说说。

有一个患者,55岁,是一个女性,患糖尿病两年。

当时的表现就是小便频,量多,腰痛,乏力,头晕,喝水量大,食量也大,常常出汗。她曾经被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尿糖 。

刻诊,见脉象细涩,苔微黄,舌质暗淡。

当时,刘师开的方子,特色鲜明,很说明问题:

党参,黄芪,花粉,葛根,枸杞子,炙甘草,怀山药,郁金,丹参,佛手,桑寄生,秦艽。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应用四剂以后,诸症大有好转,尿糖状况改善。再后来,刘师随证加减,患者的尿糖转阴,症状完全消失。

养好脾气降血糖(降低血糖先健脾)(2)

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党参、黄芪、山药这三味药。

这三味药,都是补脾的。

在补脾的基础上,刘师用花粉、葛根、枸杞在滋养阴津,改善患者的燥象,用郁金、丹参、佛手理气活血,活络患者的气血运行。桑寄生和秦艽,用于补肾强腰,缓解腰痛。

那么,刘师为啥注重健脾啊?

还是那句话,脾是主管运化的脏器。糖尿病,作为一个燥病,它之所以出现,和脾对津液的运化疏布失常有绝对关系。

养好脾气降血糖(降低血糖先健脾)(3)

你看吧,脾虚,津液不得疏布,所以患者口渴口干。

脾虚,津液直趋下焦,形成尿液,于是患者多尿。

脾虚,津液失布,胃中津液亏虚,于是胃有虚热,患者食欲就特别旺盛。

还是因为脾虚,水谷精微不得疏布,肌肉失养,所以患者就会四肢消瘦,乏力,脉细。

你看,所有这些,不都和脾有关系吗?

故而,就应该以健脾为主。党参、黄芪、山药,这三味药用在这里,就是这个意思。

养好脾气降血糖(降低血糖先健脾)(4)

在这里,我还想请你牢记刘仕昌教授下面这张验方。它是刘师补脾养阴治疗糖尿病的代表方。上头医案里用到的,也是出自此方化裁:

生地,麦冬,花粉,葛根,五味子,甘草,党参,黄芪,山药,枸杞子,糯米。

如果合并高血压,加海蛤壳和怀牛膝。合并血脂高,加首乌、桑寄生、山楂。合并皮肤瘙痒,加金银花和白蒺藜。合并口渴明显,加石膏和知母。合并视力差,看东西模糊、眼花,加玉竹、菊花。

养好脾气降血糖(降低血糖先健脾)(5)

这里头,生地、麦冬、花粉、葛根、五味子 ,用于养阴生津,改善糖尿病患者一般容易出现的阴虚燥热之症,比如说口渴、多饮、食欲旺盛等等。

党参、黄芪和山药,则用于健脾,增进身体的代谢之能和运化之功,使得津液得以生化和疏布。枸杞子,可以益肾添精,滋补肾阴。

所以,我个人认为,刘师上面这个验方,是很值得借鉴的样板。广大糖尿病患者,可以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适当加减借鉴。中医爱好者,也可以做个参考。

患者的主要表现,就是口渴多饮、多尿、食欲偏亢,但脉象偏细,身体常觉乏力,平素可能腰痛头晕等。

养好脾气降血糖(降低血糖先健脾)(6)

总之,脾,作为一身气血生化之源,三焦气化之枢,对很多慢性病的出现、发展和治疗,都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点,糖尿病,尤为明显。

希望这篇文字,能够给此类患者起到一点提醒和指引的作用。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