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写古碑帖的方法(习书临碑帖感悟一点点)
文 / 陈锐
陈荣凯题写
《祖国七秩颂》 138×69cm 陈锐
我11岁开始习书临帖,时拜陈奋武先生为师。
2020年12月16日,我突然接到《东方收藏》杂志编辑部工作人员的电话约稿说:“福建省政协书画院推出系列艺术家,这期安排您的专访。”我一时没弄明白是什么情况,认为自己没有达到这种水准,就这样应约,有点不太负责任,一番婉谢之后便把此事放了下来。直到今年3月4日下午,省政协书画院召开全体成员会议,陈荣凯院长在讲话中谈到《东方收藏》杂志将加快速度宣传推介省政协书画院的每一位书画家,这是一项工作任务,请每一位同志予以支持配合。此时,我才明白这是一项“工作任务”,既然是工作任务,那就得认真去做好。况且,工作人员又电话催约了两次了。
《小康颂》 138×69cm 陈锐
我作为省政协书画院成员,仅是工作原因。我长期在省政协机关工作,是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专职副主任,九届、十届、十一届省政协委员。省政协书画院成员基本上是从与书画工作、创作、研究、传播等有关的历届省政协委员中挑选聘任的。因为我日常也写写字,也就这样有幸被选聘为书画院成员了。
《真趣》 88×65cm 陈锐
往事悠悠。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我刚上小学五年级,学校停课没学上了。父亲在停课期间也从长乐任教的学校回到福州,帮我制定了停课期间的读书写字计划,并给了我他随身携带的一本商务印书馆于民国十三年发行的《钱南园书施芳谷先生寿序》,让我临摹学习。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写颜的字帖。此后不久,与我同住一院落的邻家叔叔林彦铨先生(当时还是福州二中的高中学生,现为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研究中心教授)回家看到我写字还有点模样,便带我前去拜见了奋武老师,也就这样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式拜师后,老师没有讲究束修之礼。伊始是从汉字最基本的横竖撇点捺,乃至笔法、笔意、笔势、结体、章法、布局等进行详尽细致地教授,进而从学书入道、字品人品等诸多方面不断地加以匡正……
《江山入画》 陈锐
在多年的习书临碑帖中,我体会到,凡习书者要让人知道你“是从哪里来”,也要让人明白你“要往哪里去”。记得曾读过关于苏东坡的趣闻轶事,戏说苏东坡当年也为自己没有写好字而常常夜不能寐,辗转反侧。一日夜里,在睡梦中用手指在他夫人背上不断比划,夫人被吵醒轻轻地说了一句“你写你体,何必写我体”。苏东坡顿时一悟,掀被而起进了书房,于是便有了传世的“苏体”。这虽是传说中的故事,但我们应从这些趣事中得到一些启迪。
《通灵》 陈锐
在多年的习书临碑帖中,我还体会到,凡习书者要端正心态,淡泊名利,不能为之所左右、所困扰。参加工作之后,我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写字画画的人,耳闻目睹了为一些名利之争而面红耳赤、相互诽谤,甚至搞小动作排挤他人的“书画家”。在那急功近利、是是非非面前,我不止一次地从内心发问,这就是书画界吗?因而,我选择沉默,从不参与各种“热闹”和各类“比赛”,更没有借用老师的名望来张扬自己。但省书协、省政协书画院的活动,凡有通知到我的都会积极参加,因为这是“份内”的事,务必要按要求做好。
《舍得》 陈锐
在多年的习书临碑帖中,我更体会到,凡习书者要正本清源、恪守传统、遵循法度、孜孜不倦。在学习创作不断完善的实践过程中,努力探索书写的线条美,通过笔划线条的枯润、浓淡和结体章法的虚实相兼、跌宕起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和美学趣味;能够达到书写的韵律美,应用运笔的技巧,表现出疏密长短、参差不一等变化,给人们提供自由想象和情感发挥的心理空间;追寻形成书写的意境美,把个人的性格特点与挥毫泼墨辩证地统一起来,讲究笔划的变化、墨色的处理、空间的安排等,达到一种气韵生动、雅俗共赏的美好境界。同时,还要谦虚谦和,多学习、多比较、多吸收他人的创作成果,取人之长,弥补自己的不足与短板。
学无止境,笔耕不辍。我将继续“求索”,一路走下去。
《未及破土先有节 直至凌云仍虚心》 陈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