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小提示(居家用气用电安全知识)
燃气安全基本知识
01
燃气的危害:
城市居民生活所用的燃气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一旦泄漏容易引发闪爆事故,有些燃气含有毒的一氧化碳,人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死亡。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如长时间在使用燃气的密闭空间中逗留,会造成人员窒息死亡。
02
如何正确的使用燃气:
使用燃气时,四季都要保持空气流通。
使用燃气时,要有人照看。
要经常检查连接灶具的胶管、接头,发现胶管老化松动,应立即更换。
不准自行接装、改装燃气设备。
装有燃气设备的场所不能充当卧室。
燃气使用后、临睡前、出门时,要关闭燃气阀门。
不使用超过安全年限的设备。
03
发现燃气泄漏如何处置:
当您嗅到燃气异味时,
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
关闭总阀,疏散室内人员;
杜绝火种,禁止启闭电气;
户外报修,以防发生意外;
修理完毕,人员方可入室。
04
发现人员中毒该如何处置:
一旦发现有人燃气中毒时,切记勿要惊慌失措。如需进入燃气浓度较高的事故现场,抢救人员可用湿布、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减少吸入量;不要穿鞋底带钉的鞋子,以防走动时产生火星而引起爆炸。
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
迅速把中毒人员移到空气新鲜或空气流通的场所。
迅速解开中毒人员的衣裤、腰带等,保持中毒人员呼吸畅通。
若中毒人员己处于昏迷状态,应将其平放,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同时应在第一时间向120医疗急救中心求救,送往附近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抢救治疗。
电气安全常识
不安全用电易造成事故:如触电身亡、电气火灾、电器损坏等。“安全用电、性命攸关”。
01
如何保证安全用电?
不要超负荷用电。空调、烤箱等大容量用电设备必须使用专用线路。电线不能乱拉乱接、超负荷运行,许多台电器不能功用插座,如多台空调、烤箱等。
要选用合格的电器,不使用假冒伪劣电器、电线、线槽(管)、开关、插头、插座等。
不私自或请无资质的装修队及人员铺设电线和接装用电设备。
对规定使用接地的用电器具的金属外壳要做好接地保护;不要忘记给三眼插座的插座盒安装地线;不要随意将三眼插头改为两眼插头。
要选用与电线负荷相适应的熔断丝,不要任意加粗熔断丝, 严禁用钢丝、铁丝、铝丝代替熔断丝。
不用湿手、湿布擦带电的灯头、开关和插座等。
02
预防常见用电事故?
不乱拉乱接电线。
更换熔断丝,拆修电器或移动电器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
使用电熨斗、电吹风、电炉等电器时,人不要离开。
发现电器设备冒烟或闻到异味时,要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防止超负荷用电。
03
电气火灾怎么办?
立即切断电源。
用灭火器把火扑灭,电视机、电脑等着火应用毛毯、棉被等物品扑灭火焰。
无法切断电源时,应用无导电的灭火剂灭火,不要用水和泡沫灭火剂。
迅速拨打“110”或“119”报警。
如果电气用具或插头着火,切勿用手触碰电器用具的开关。
家庭防盗常识
家居防盗涉及到居住小区环境及居住条件、人员防盗意识的方方面面,总的来说,做好家居防盗必须做好"三层防盗",即家居小区防盗、家居单元及个户防盗、家居室内防盗。要做好家居防盗必须做到人防与设备防相结合。做好家居人员在防盗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
积极配合小区保安管理人员的管理同时自觉爱护小区内的各种防盗设施,出入公共防盗门要随手关门,不要将公共防盗门的钥匙借朋友和不随便为不认识的人开启防盗门。
家居的各个门、窗、排气口、空调口要经常检查,窗、门损坏要及时更换,出入家门随手关锁门,门锁损坏或钥匙有遗失要及时更换。门框门体除美观外,主要是要注意是否坚固,门缝是密封,固定锁体锁扣部位的门体、门框是否牢固、结实。
室内防盗必须做到不要在家中存放日常需用的各种现金,不要在家中随意设置保险柜,室内房门、柜门外出要上锁,如有室内防盗报警系统,人离开时要及时打开,使其工作,平时要及时检查报警电池及工作情况,随时证其能正常工作。
总之,家居防盗意识必须由广大群众共同来加强。使用防盗器材时,必须按照防盗器材的使用说明严格做好"专业安装、"专业使用"。要加强"锁"的意识,做到出入要平安请 上锁"。
电梯突然下坠防护常识
电梯下坠时保护自己的最佳动作:
( 不论有几层楼 ) 赶快把每一层楼的按键都按下。
如果电梯内有手把,请一只手紧握手把。
整个背部跟头部紧贴电梯内墙,呈一直线。
膝盖呈弯曲姿势。(说明: 因为你不会知道它会何时着地,且坠落时很可能会全身骨折而死。 )
所以:
当紧急电源启动时,电梯可以马上停止继续下坠。
为了要固定你人所在的位子,以致于你不会因为重心不稳而摔伤。
为了要运用电梯墙壁作为脊椎的防护。
最重要的是因为韧带是唯一人体富含弹性的一个组织,所以借用膝盖弯曲来承受重击压力,比骨头来承受压力来的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