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毛肚为什么有腥味 扒一扒火锅的黑历史

#暖冬生活记#

重庆合川。距春节还有个把月,老韩囤了批货,指望到时候卖个好价钱。

车子开进冷库,眼前一幕让他从头顶凉到脚底板。只见大门洞开,5吨毛肚不翼而飞。

赶紧报警:遭贼了,80万货搬个精光……

同一时间,重庆大渡口,做毛肚生意的老宋从民警手里接过30万货款,长出一口气。

临近年关,重庆本地毛肚价格飞涨,于是老宋转向外地张罗货源。有广西客商声称自己能搞到越南毛肚,价格比市价低30%。几番考察后,他向对方付款下了订单。

付款一个月后对方迟迟不发货,最后人都联系不上才惊醒:遇到骗子了!

1

在重庆,火锅必须要吃。吃火锅,毛肚必须要点。

重庆有3万多家火锅店。当地火锅协会统计,毛肚的叫卖率在80%到90%之间。也就是说,十桌火锅里得有八九桌必点毛肚。

最保守估算,每家火锅店每天消费10斤毛肚,重庆一天至少要烫掉150吨毛肚。

火锅是重庆美食的代表。照这个说法,毛肚算得上是重庆美食的顶流。

毛肚之所以在重庆这么硬气,有其历史原因。

据传,重庆火锅发源于明末清初两江汇流处的朝天门码头。

当时,水手、纤夫将屠夫舍弃的牛内脏捡回来,洗净后与辣椒、花椒、姜蒜等辛辣食材一锅同煮,既管饱又驱寒。久而久之,这种吃法流行于江边码头。

火锅毛肚为什么有腥味 扒一扒火锅的黑历史(1)

上世纪二十年代重庆朝天门码头。来源:《亚东印画辑》

上世纪二十年代,街头挑担子的小贩改良了吃法,将牛内脏洗净煮熟后切成小块,并在担头泥炉上置一分格的大铁盆,盆内是煮滚的麻辣卤汁——街头做工的劳力围着大铁盆,一人一格,边烫边吃。

也是在这一时期,重庆史上第一家毛肚火锅店开业——从江湖到店堂,重庆火锅终于转正了。

2

从码头到店堂重庆火锅花了三百多年时间,毛肚也在卤汁里翻滚了三百年,但它真正成为顶流是最近三四十年的事情。

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复苏,生活逐渐富裕。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毛肚在重庆已经供不应求。到九十年代末,整个国内市场也供不应求了。

不过,国内毛肚产量相当有限。

火锅毛肚为什么有腥味 扒一扒火锅的黑历史(2)

毛肚是牛胃的瓣胃部分,一头牛可产毛肚4-5公斤。

1999年,我国肉牛出栏量为3766.2万头,产出毛肚约15.1-18.8万吨。到2021年,出栏量增至4707万头,产出毛肚18.8-23.5万吨左右。

显然,二十多年的跨度,国内毛肚产量基本在原地踏步。

更何况,仅川渝两地就吃掉了全国毛肚的六成。

到本世纪初,我国年均消费毛肚在30万吨左右,其中至少有10万吨缺口是国内货源补不上的。

于是在火锅的滚汤里,进口毛肚开始多了起来。

此外,毛肚从产地到餐桌,其流通过程对防腐保鲜也有较高要求。

通常,鲜毛肚要先脱水处理,之后在冷库中低温贮藏。目前市面上的毛肚99%为冻干毛肚,火锅店购入后,要先泡发再摆盘上桌。

3

泡发是一个神奇的过程。

正常情况下,毛肚由清水泡发。

不正常情况下,毛肚多由甲醛泡发。

甲醛这个东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刚装修的房子经常会有甲醛超标问题,很危险,会引发白血病。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致癌物清单”里,甲醛被归入“1类致癌物”——对人类有明确致癌作用。

没错,如此可怕的东西被用来泡发毛肚。只要有利可图,人就会变得超级聪明。

研究发现,在毛肚、鸭肠、蹄筋、海参、虾仁等水发产品中加入甲醛后,可以使其重量增加5-7倍,产品保质期延长3-5倍,而且颜值更高。

甲醛泡发毛肚不仅口感更好更脆,保质期更长,而且增重明显。

如果只考虑生意,效果简直不能更完美了。

1999年,重庆多部门联合抽查毛肚质量,结果甲醛检出率高达78%。

重庆巴南区曾在2005-2006年调查发现:水发毛肚的甲醛检出率为50.4%,水发鱿鱼高达79.6%。

当然,甲醛的妙用不限于重庆一地,云南、河北等地都曾做过相关调查。

2002年,河北邯郸抽检发现,当地毛肚的甲醛检出率为40%。

4

毛肚、鸭肠、鹅肠、黄喉四种荤菜,在川渝火锅里以脆嫩爽口而著称,有“四脆”之说。

即使在全国范围内,“四脆”同样是火锅菜品的顶流。

据iiMedia Research统计,我国今年最受欢迎的火锅菜品,毛肚第一,鸭肠和黄喉分列第三、第六(下图)。

火锅毛肚为什么有腥味 扒一扒火锅的黑历史(3)

来源:艾媒咨询

与毛肚一样,鸭肠、鹅肠、黄喉也都是甲醛界的专业选手。

在重庆巴南区2005-2006年的抽检中,水发鸭肠甲醛检出率高达46%,黄喉检出率为8%。

此外,鲜毛肚、鲜鸭肠的检出率也都在20%左右(下表)。

火锅毛肚为什么有腥味 扒一扒火锅的黑历史(4)

来源:《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巴南区水发食品甲醛分析》

2002年,昆明抽检发现,当地毛肚与鸭肠的甲醛检出率均为66.7%,黄喉检出率为50%。

甲醛水溶液还有个名字“福尔马林”。在医学上,因其物美价廉,福尔马林向来是保存尸体、器官的最佳浸液……

很难说,这是不是老板们的灵感之源。

5

火锅配甲醛,妙不可言。

对消费者却是难以预测的健康陷阱。

早在2011年,重庆便推出了火锅毛肚、鸭肠、鹅肠的地方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重庆火锅毛肚》及《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重庆火锅鸭(鹅)肠》)。

到2018年,两项地方标准又被国家标准替代。

西南大学有一位著名的毛肚教授。因为爱吃火锅,也因为火锅毛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他从1999年起开始研究“绿色毛肚”技术。

几年后还真让他找到了一种用生物酶发制毛肚的新方法。据说,目前该技术已迭代到第四代,“产品嫩脆化渣,品质优良”。

为了毛肚自由,重庆人操碎了心。好在,情况的确有改观。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的抽检数据显示,2021年,当地毛肚的甲醛检出率为0.52%(1999年为78%),鸭肠检出率为1.24%,鹅肠检出率为4%,黄喉检出率为0.83%。

6

说了这么多甲醛。但是甲醛并不是火锅里唯一的“大料”,甚至都算不上最毒的料。

重庆近年流行牛蛙火锅,蛙肉鲜香嫩滑,没有哪个吃货能扛得住诱惑。

市场上的牛蛙基本都来自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因为怕蛙蛙们生病,所以药喂的很足。

据统计,去年重庆市面的牛蛙,不合格率超过17%。

在不合格的蛙肉里,八成以上都属于恩诺沙星超标。

此外,超标药物还有氟氧沙星、氯霉素、呋喃唑酮、呋喃西林等。这四类药物,我国严禁用于动物养殖。

重庆境内河湖密布,水产丰富,地道的重庆人吃火锅必然少不了河鲜。

像黄辣丁、泥鳅、黄鳝等河鲜,在烫火锅时相当受欢迎。但它们与牛蛙的问题一样,也存在药物超标的问题(下图)。

火锅毛肚为什么有腥味 扒一扒火锅的黑历史(5)

除了牛蛙,泥鳅超标率也相当高,超过16%,黄鳝接近7%,黄辣丁超过4%。

7

从甲醛到恩诺沙星,从毛肚、鸭肠、黄喉到牛蛙、泥鳅、黄辣丁。

这依旧不是全部,名单上还可能有辣椒、菠菜、油麦菜等等。

这锅汤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

白斩个鸡 | 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