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为什么叫园林县城(山中岁月悠悠过)

西平为什么叫园林县城(山中岁月悠悠过)(1)

西平为什么叫园林县城(山中岁月悠悠过)(2)

浙江西南,山里桃源。

宣平县是处州十县当中最晚设县的,面积为920平方公里,清宣统二年(1910)人口7.45万。据《方舆纪要》 卷94处州府记载宣平县以剿平宣寇为名,取“宣寇平定”之意;另说因宣平溪(宣平港)而得名。清末时县域”东与缙云县接壤,南与丽水县毗邻,西与松县阳、遂昌县相接,北与武义县、金华县交界“(据清光绪《宣平县志》);撤销之前这里东与丽水县(今丽水市莲都区)接壤,南与松阳县交界,西与遂昌县毗连,北与汤溪县【并入金华县(今金东区)】、武义县相邻。


西平为什么叫园林县城(山中岁月悠悠过)(3)

据《广舆志》记载:宣平县辖区在”春秋战国时属越国,秦朝属于会稽郡,晋朝属永嘉郡“;隋朝属于处州(括州)括苍县,唐朝开始属丽水县。明景泰3年(1452)时兵部侍郎孙原贞在处州(今丽水)讨平陶德义寇乱,此后接受鲍村曹门人郑义礼之建议,以宣慈等乡远离丽水县治,地旷不便弹压难以管理为由奏请以丽水县分置宣平县(属处州府);以丽水县的宣慈乡、应和乡以及懿德乡北部为辖区。

县治鲍村在今武义县柳城镇,后因”康熙五十五年(1716)春,时任县令张廷祜征民环县城植柳,‘留四门通出入,俟三年后,柳自成围’“而改名柳城;这里位于处州府治(今丽水市区)西北一百二十里、距武义县城七十四里,《宣平县志》记载其“控引婺括,襟带松云”,因位于今金华市和丽水市以及缙云县和松阳县之间的交通要道而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相传太平天国曾在此修建太平宫。

西平为什么叫园林县城(山中岁月悠悠过)(4)

1912年宣平县属浙江省瓯海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9年属丽水专区,1952年改隶衢州专区,1954年改隶金华专区。1958年5月宣平县因被撤销而退出了历史舞台,此时它已存在了506年的时间;辖区以曳岭为界,曳岭以北的”县直属的柳城镇、桃溪镇、大源乡、新塘乡、西联乡、云华乡、德云乡、登云乡,柳城区的溪口乡、三港乡、竹客乡、水头乡,上坦区的坦洪乡、凡川乡、宣武乡、明山乡等“共计16个乡镇并入武义县,曳岭以南曳岭区的5个乡镇划入丽水县;同年10月武义县又并入永康县(今永康市),因此宣平县与如今的永康市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比如1985年11月陶村乡改为桃溪镇,1992年5月柳城镇、大源畲族乡合并为柳城畲族镇、登云乡并入桃溪镇;宣平县并入武义县的部分演变为今天武义县下辖的柳城畲族镇、桃溪镇、俞源乡、坦洪乡、西联乡、三港乡、大溪口乡等乡镇以及新宅镇的局部。


西平为什么叫园林县城(山中岁月悠悠过)(5)

宣平县所在的宣平溪流域是浙江省仅次于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第二大畲族聚居区,拥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人文底蕴,这里有桃源之美誉,境内崇山峻岭、其中莱山龙眼、牛头险峰、乌龙朝日、白马超尘、宝剑凝霜、石门丹鼎、岩山荷叶、石牛望月、月夜荷花、饭甄风云比较有名;境内主要有牛头山、竹客岭、台山、清修寺等景点,其中牛头山有江南九寨沟之称;近年又开发了二龙山寺庙群、小黄山江下畲族风情、俞源星象村古民居等景观;如果你是资深吃货一枚,这里的蓬糕、豆腐圆、菜干、馄饨等特色美食一定可以满足你的味蕾。

虽然宣平县虽然不复存在,但因宋朝开始就已形成独特的文化,而且一个在瓯江流域一个在钱塘江流域,原宣平县域仍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二者在生活习俗、语言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再加上其他各种因素导致宣平与武义很长时间内并没完美的融合;或许因此在与武义县合并的岁月中,才会多次有恢复宣平县的声音出现。

西平为什么叫园林县城(山中岁月悠悠过)(6)

身处山区的宣平县,人口和面积的规模都不大,这些可能都是它最终被撤销的原因之一,也是它难以恢复的因素之一;如果宣平县的建制能够延续至今,利用资源成为以旅游为特色的小城也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吧;对此你怎么看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