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荆轲刺秦是从哪里知道的(是古燕国策划了荆轲刺秦)

如果我说,古燕国是在北京地区形成的最早的国家之一,相信大家都会同意的。不仅没有异议,相信不少朋友还会补充:“你说的一定就是战国七雄之一,并且曾经策划过荆轲刺秦王的那个燕国吧?”

战国末期的燕国,确实在太子丹的大力支持下,策划了荆轲刺秦王这样悲壮的历史事件,但是我所说的这个古燕国,可跟荆轲刺秦的那个燕国没有一点关系,至于原因么,我们还是来聊聊关于“燕”的历史,您就明白了。

一、来自远古时代的古燕国

大约在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夏朝时期,在北京地区同时生活着多个不同的部族,据史学家考证,那时候比较大的部族有:燕亳、孤竹、山戎、肃慎等。各个部族间经过战争和吞并,那个名叫燕亳的部族逐渐强大起来,并且在现在的北京地区建立了一个奴隶制国家,这个国家在史学界被称为“古燕国”。

史记荆轲刺秦是从哪里知道的(是古燕国策划了荆轲刺秦)(1)

古燕国与那个曾经策划过荆轲刺秦的周代诸侯国:燕国,并不是一回事,如果追溯它的渊源,比周代的燕国,还要早一千年左右。周代分封到北京地区的诸侯之所以被称为“燕侯”,国家被称为“燕国”,那是因为这个地域原本的地名就是“燕”,是古燕国的所在地。

商代时,“燕”与“妟”两个字相通,商代甲骨文中有“妟来”、“妇妟”的记载,意思分别是:妟国人到商朝来,还有妟国的女子嫁到了商朝。可见商与燕的往来还是非常密切的。

有专家考证,古燕国那时候,已经是臣属于商朝的附属国了,所以在武王伐纣灭商以后,古燕国也被西周武力灭亡。史书上关于这段历史,有“燕亳,吾北土也。”的记载。古燕国被周所灭,取而代之的是周代中央政府分封的诸侯国:燕国。

史记荆轲刺秦是从哪里知道的(是古燕国策划了荆轲刺秦)(2)

二、燕国的国都在哪里?

周代建立后,曾封文王之子召公姬奭于燕,但因为召公要留在朝中辅政,所以一直由召公的长子克对燕进行治理。那时的燕国是周朝疆域的边界,是北方各民族南下的交通要道,对于周天子来说,燕是重要的国防门户,可见当时的燕王肩负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

当时在燕的南边,还有一个据说是尧帝后裔所建立,并臣服于周王朝的小诸侯国:蓟。燕国和蓟国是邻国。蓟国的位置在哪里呢?据考古发掘佐证,蓟国的大致位置应当是在现在北京的宣武门到和平门一带。

不过学者们还发现,早在春秋时期,蓟国所在的位置,已经成为了燕国的都城。燕都蓟城的城垣范围大致是:东侧城墙在和平门以东不远的位置,南侧城墙在白纸坊到法源寺一带,西侧已无从考据,北侧则是西长安街附近。

史记荆轲刺秦是从哪里知道的(是古燕国策划了荆轲刺秦)(3)

这些考古发现,说明那个时候,蓟国已经被燕国所灭,因为蓟的地理位置比原来的国都更为优越,所以燕国将国都迁到了蓟城。那么燕国最初,也就是公子克所修建的燕国国都在哪里呢?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这一直是个谜。

直到上世纪60年代,在北京房山琉璃河东北的董家村,发现了北京地区最早的古城墙遗址,这个谜团才得以破解。认定董家村城墙为燕国最早的都城遗址的重要佐证是:在城墙遗址周边发了大量西周时期的高等级墓葬群。

在已经被发掘整理的三百多座西周墓葬中,发现了大量记载燕侯受封铭文的青铜器,其中有两件名为“克罍”和“克盉”的器物上,有“王曰太保”和“令克侯于妟”两处铭文,与史书中所记录的召公长子克代父镇守燕地的事实相符,是证明西周燕国始封于此,并建立国都的有力证明。

史记荆轲刺秦是从哪里知道的(是古燕国策划了荆轲刺秦)(4)

或许我们现代人可以调侃一下:三千多年前,野心勃勃的房山人,打了一次农村包围城市的战役,带兵打败了实力不济的宣武人,从此占据了北京的城市核心区。不过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不管房山人,还是宣武人,放在今天,全部都是为古都悠久历史自豪的北京人。

三、跌宕起伏的燕国

虽然在周代建国之初,燕国是戍守边疆,非常重要的诸侯国,但是燕国在周代的发展历史中,却扮演了一个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角色。

虽说召公没有亲自到过燕国,但名义上依然是第一代燕侯,第二代燕侯是他的长子克,第三代燕侯是克的弟弟旨,而第四代到第八代燕侯,却因史料不详,目前无从知晓。

从第九代燕侯,燕惠侯开始,燕国才有了较为明确的纪年,不过那时候的燕国已然是国力衰弱,正如司马迁所言:

燕外迫蛮貉,内错齐晋,崎岖强国间,最为弱小。

史记荆轲刺秦是从哪里知道的(是古燕国策划了荆轲刺秦)(5)

燕国不仅受到外族的威胁,同时也受到其他强大诸侯国的蚕食。其中最为悲惨的时候,是齐宣王时期。公元前314年,齐国大举进犯燕国,不仅杀死了当时的燕王哙,还毁坏了燕国的宗庙和王宫,占领了燕国大部分领土,燕国几乎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公元前312年,在其他诸侯国的强势干预下,齐国才不得已撤出了燕国。

不过燕国衰败的国力,曾在燕国第39代燕侯,燕昭王时期得到改善。燕昭王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整顿经济,加强军事,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使燕国成为了当时的强国。

据《战国策》记载,燕昭王时期,燕国统治的地域,以今天的北京为中心,辐射到河北、山西、辽宁、内蒙古东南,以及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燕国的国力在燕昭王时达到鼎盛。

为一雪前耻,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大将军乐毅为统帅,带领燕、赵、韩、魏、秦五国联军,合力伐齐,大败齐师,占领齐国国都临淄,焚毁宗庙宫殿,并将所掠珍宝、祭器全部运回燕国。

史记荆轲刺秦是从哪里知道的(是古燕国策划了荆轲刺秦)(6)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乐毅伐齐”,在这场战争中,除了莒和即墨两城,其余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均被乐毅攻陷,齐国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

可惜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后,继位的燕惠王因与乐毅不和,企图暗杀乐毅,乐毅被迫出走赵国。不久后,齐将田单用“火牛阵”大败燕军,一举收复被燕军占领的七十多座城池,齐国光复。此后,燕国一蹶不振,国力日益衰落。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失败,燕国再也无法摆脱被秦国吞并的命运。

公元前226年,秦军攻陷燕都蓟城。燕王喜逃亡到辽东,并斩杀了“刺秦”的策划者太子丹,希望通过献太子丹首级,令秦军“解兵而去”。可事实上,这样愚蠢的行为,只是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史记荆轲刺秦是从哪里知道的(是古燕国策划了荆轲刺秦)(7)

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攻陷辽东,燕王喜被擒。大一统的秦朝建立后,原本燕国管辖的地区,成为了秦国的郡县。经历八百余年历史沧桑的燕国至此灭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虽然,不论是远古的古燕国,还是被人们熟知的战国七雄中的燕国,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它们留下的历史却是那样荡气回肠,令人无比回味和迷恋,而更多有关于它们的秘密,依然掩藏在北京这片热土之下,等待着后来人去挖掘和探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