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调和油怎么选择(进入配方公开新时代)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起食用调和油,各位小伙伴并不陌生。近年来,调和油以其特有的营养搭配理念,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也爆出了许多问题。例如,调和油里究竟“调”的什么呢,不少小伙伴就不知道,现在咱们食用调和油的新国标来了,不仅让您吃得健康,更让您吃得明白!

日前,社会各界千呼万唤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GB2716-2018)终于发布,并将于2018年12月21日正式实施。新国标GB2716是将原来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调和油》并在一起,是对《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和《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的整合修订,可以说是四标合一,经历了十多年的大量基础性检验检测和评估过程,是食用油领域最重要的基础性标准。

食用调和油的配比将对消费者“透明”

食用调和油怎么选择(进入配方公开新时代)(1)

近年来,关于推动调和油国家标准尽快出台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调和油“公开配方”的呼声近年来日趋高涨,但是调和油国标此前却一直“难产”,导致在消费者实际购买中,由于对调和油产品中的营养成分、配方比例无从知晓。

为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规范市场,此次植物油国标修订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增加了“食用植物调和油产品应以‘食用植物调和油’命名”以及“食用植物调和油的标签标识应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的要求,并鼓励在食用植物调和油标签标识中注明产品中大于2%脂肪酸组成的名称和含量(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也就是说,依据新标准,食用调和油的配比将对消费者“透明”,到底掺了什么油,比例是多少,消费者只要看标签即可明白。

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食用调和油怎么选择(进入配方公开新时代)(2)

新修订的标准对植物油配料成分标示也作出了规定。在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及相关规定要求的前提下,生产者可在配料表中或配料表的临近部位使用不小于配料标示的字号,标注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例如,标注成分时,可以按照“大豆油(50g/100g)、玉米油(30g/100g)、菜籽油(20g/100g)”的方式进行标注,也可以按照“大豆油(50%)、玉米油(30%)、菜籽油(20%)”或者“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添加比例为5:3:2”的方式标注,企业可以自选其一。新标准规定,对于配料比例≤5%的食用植物油,允许相对误差为±10%,对于配料比例>5%的食用植物油,允许相对误差为±5%。对于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用植物调和油,可以选择在食品标签、随附文件、说明书、合同或文件中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增加“压榨油溶剂残留量不得检出”要求

食用调和油怎么选择(进入配方公开新时代)(3)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有关专家表示,对于溶剂残留指标,为确保食品安全,综合考虑植物油的实际食用情况、现代加工工艺及有关检测数据,植物油新国标将浸出工艺生产的食用植物油(包括调和油)的溶剂残留量下调为≤20 mg/kg,并增加“压榨油溶剂残留量不得检出”要求,不再对植物原油要求溶剂残留指标。此外,由于脂肪酸名称不在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可选择标示内容中,因此食用植物调和油中大于2%脂肪酸的标示应独立于营养成分表之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