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真正的死亡是遗忘(我们经历一辈子的意识去哪了)
到底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去想象。科学对意识的定义是:基于我们的感知,接收外部环境的信息,然后凝练成一个物外的“我”。
好像还是有点绕口,有些抽象。下面就来具体描述一下意识的某些特点。
意识,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个体的独立性,能自由生长。我们不断吸收外部环境信息,让物外的“我”成长,可以是强大的,也可能是脆弱的。
而我们做的任何事情,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让物外的“我”免受伤害,所以我们才会有各种情绪表达,比如说自卑,自信,愧疚,责任心,同情心,等等。
可以看出,意识只属于智慧的物种,比如说我们人类。而动物拥有的只有本能,很少有明显的意识体现出来。
意识也是有等级的,而不同等级的意识决定了我们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不同。
第一个意识等级,也是最基本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认识到“我到底是谁”。
我到底是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生物都具备这种能力的,事实上大部分动物都不具备这种能力。就连人类婴儿,在刚出生的几个月时间里,也不知道“我到底是谁”,很明显的例子是,在照镜子是,婴儿并不知道镜子里的人是自己。
能分辨出“我是谁”的动物并不多,其中就有黑猩猩。科学家曾做过实验,在黑猩猩脸上画上黑色斑点,黑猩猩照镜子时会主动把脸上的黑色斑点擦掉,这说明它知道镜子里的黑猩猩是自己。而猕猴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它以为镜子里是另外一只猕猴,只是与镜子里的猕猴嬉戏打闹。
所有动物都有某些不可或缺的本能,比如说饿了就知道,困了就睡觉,等等。但拥有自我意识的物种却很少。
第二意识等级,就是智慧物种专有的抽象意识,它可能是一种信念,信仰,追求等等,甚至说封建迷信也是这种等级的意识。
人类拥有很多道德观,比如说“不食嗟来之食”,即使在很饿的状态下,也不愿意吃别人送来的饭。吃饭是任何物种的一种本能,但人类拥有高级意识,让我们凌驾于本能之上,这种现象只有人类才会出现,动物界是没有的。
在动物界,饿了看到食物就会吃,没有什么“嗟来之食”的概念。
那么,当一个人去世之后,意识还会延续下去吗?
对于拥有抽象意识的我们来讲,意识与肉身是共存亡的,肉身死亡之后,意识也随之消失。但意识能以镜像的形式被复制下来。
这就像书本一样。我们都知道,书可以记录很多知识信息,但书肯定有人类意识的参与。说白了,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抽象意识表达出来,呈现在书本上。
所以,如果说人死后想把自己的意识保留下来,或许只能以书(视频影像等都算)的形式来保留了。但后人看到我们保留下来的信息,就能触摸到我们的意识。
打个人具有个体意识,而无数个体意识可以汇聚成群体意识,然后成为文明发展的基石,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意识。比如说从群体意识中升华出来的道德法律,科学,哲学等,都会影响到个体意识。
完全独立的个体意识是不存在的,因为个体意识中必然有群体意识的影子。
虽然,我们经常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也都想成为完全独立的人,但事实上我们做不到这点,我们顶多成为一个独立的影子罢了。
所以,当你去世之后,想把你的意识保留下来,就把它保留在“书”里面吧。
不过随着人类科技发展,或许科学家能将一个人的意识“转移”到另一个人的身体上,但很难做到全部转移。而更有效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在大脑还没有死亡之前,给大脑换一个身体,如此一来,意识就能全部保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