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皮肤发红怎么治疗(引起猪皮肤苍白常见原因分析及诊断防治)

育肥猪的饲养过程中,常常见到有部分猪皮肤苍白,精神沉郁、食欲较差、毛长消瘦的猪只。多由于身体无法制造足够的血红蛋白或失血过多引起,我们最常见的做法是打牲血素,可偏偏有些时候效果不理想、从而表现猪身苍白。引起猪皮肤苍白的原因有很多,正确的诊断和鉴别有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维持猪群整体健康状态,维护猪场稳定,提高猪场效益。现将引起育肥猪皮肤苍白的常见原因进行归纳总结,以供参考。

猪病皮肤发红怎么治疗(引起猪皮肤苍白常见原因分析及诊断防治)(1)

1 饲料因素

饲喂过程中,如果猪群在较短时间内突然皮肤苍白,且为体型较大、健康度较好的猪群最先发病,则应考虑是饲料因素导致的皮肤苍白。

1.1 饲料霉菌毒素超标

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可引起多器官的病变,导致猪群生长速度和抗病力下降、免疫抑制及种猪繁殖障碍等,严重的可导致急性毒素中毒死亡。目前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AFB1)、单端孢霉烯族镰刀菌毒素(T-2 毒素)、呕吐毒素(DON)、烟曲霉毒素(FUM)和玉米赤霉烯酮,其中AFB1 和T-2毒素可致肝脏受损、肠道出血,进而造成猪群皮肤苍白。应时常监测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使用蒙脱石等脱霉剂,拒绝使用发霉饲料,并及时清理料线及料槽中发霉酸败的饲料。

1.2 饲料营养缺乏

饲料由于配方不当,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尤其是铁、B 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造成猪营养性贫血,从而导致猪只消瘦、皮肤及可视黏膜苍白,因此要给猪饲喂全价饲料,做到营养均衡。

猪病皮肤发红怎么治疗(引起猪皮肤苍白常见原因分析及诊断防治)(2)

1.3 饲料颗粒性状

胃溃疡主要由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致,其中胃酸是溃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饲料颗粒粗硬、较小,缺乏粗纤维,粉碎过细、偏粉,酸度过高等均可导致胃溃疡。由于发生该病所需时间较长,发病初期往往较难察觉,故常发于体重100 kg 以上猪只。症状主要表现为猪群采食过程中发生呕吐、逐渐消瘦、后期轻微便血导致的粪便颜色较黑,严重可致胃穿孔引起腹膜炎。

因此,饲养过程中需注意饲料颗粒大小,避免长期饲喂粉料,还可在饲料中添加小苏打来降低胃溃疡的发生率。发生胃溃疡的猪只,可饲喂次硝酸铋和鞣酸蛋白,严重的要及时淘汰。

2 疾病因素

2.1 猪痢疾

猪痢疾是由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黏液性或黏液出血性腹泻为特征,主要表现腹泻、粪便中含有血样、恶臭及脱水消瘦。解剖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大肠内粪便稀薄且混有黏液、血液和组织碎片。可使用乙酰甲喹肌注或拌料饲喂(4 mg/kg,一日2 次,连用5 d)。

2.2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是由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病猪急性腹泻,急性死亡。剖检主要表现为胃肠的出血。庆大霉素、新霉素、硫酸黏杆菌素对该病治疗效果良好。

猪病皮肤发红怎么治疗(引起猪皮肤苍白常见原因分析及诊断防治)(3)

2.3 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蛔虫、附红细胞体、原虫、钩端螺旋体)长期感染,夺取猪只体内营养或破坏红细胞,造成营养不良和血液稀薄。肠道寄生虫可选用伊维菌素、芬苯达唑等治疗,血液寄生虫选用多西环素、血虫净等治疗。目前规模化猪场寄生虫感染的比例较低,造成危害相对较小。

2.4增生性回肠炎

增生性回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以病猪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为特征,以生长缓慢、皮肤苍白为主要症状的接触性传染病。解剖主要表现为回肠壁增厚,呈脑回沟样。肠道内充满煤焦油状粪便。可用泰妙菌素拌料、150 g/t,连续用药10 d。

此外,猪圆环病毒、猪蓝耳病毒、支原体等病原引起的长期腹泻和咳嗽喘气,蓝耳病毒,它可直接或间接破坏紅细胞的形成,引起贫血。圆环病毒感染仔猪后会进去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猪贫血。亦会致使猪身苍白。针对疾病需要对因治疗,及时处理。

3 其他因素

3.1 先天性因素

对先天性贫血、苍白的猪只要及时淘汰,并及时查找父本母本,做淘汰处理。

3.2 伤口

饲养过程中,内伤不易被发现。对一些死亡后表现苍白的猪只进行解剖发现,是由于其肝、脾破裂造成血液充满腹腔,失血过多引起的死亡。因此,在转猪、卸猪时一定要注意猪只安全,减少意外发生,禁止暴力驱赶。

猪病皮肤发红怎么治疗(引起猪皮肤苍白常见原因分析及诊断防治)(4)

3.3 药物致苍白

长期使用氟苯尼考等影响造血机能的药物亦可导致猪身发白。虽然引起猪身发白的原因有很多,治疗及预防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目前引起猪群较大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是霉菌毒素中毒、增生性回肠炎和胃溃疡。因此,在针对育肥猪的饲养管理中,要注重细节管理,减少霉菌毒素含量、关注场内生物安全、减少猪群应激等可导致猪群发病的因素。针对疾病造成的猪皮肤发白开展针对性的治疗,饲喂对病原微生物敏感的药物(如乙酰甲喹、支原净),同时也要加强猪群护理,加快猪群康复速度。但也要注意,对于发病病程较长且治疗效果不佳的个别大猪,建议及时做淘汰处理,避免引起更大的损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