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村老虎佛属于大观村吗(印象黄村之大观村)

八月十五看月光,看到鲤鱼浮水上。

鲤鱼不怕浮江水,连妹不怕路途长。

——客家山歌,摘自《黄村村志》

在黄村单角虾山下的小村庄里,常常有老人唱起这样的山歌。这个地处黄村街北部,与珠村、黄村、车陂村、沐陂村及新塘村四面接壤,只有18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没有一户村民是黄村土生土长。

它叫大观村,是黄村唯一一个客家村,也是黄村辖内最年轻、最小的村庄。

走出黄村地铁站,沿着大观路一路向北,穿过世界大观旁的小道,这个藏于繁华都市深处的静谧村庄跃入眼帘,古色古香的村口牌坊上,“黄村大观村”的字样清晰可见。

黄村老虎佛属于大观村吗(印象黄村之大观村)(1)

踏入村中,一条干净整洁的村中大道笔直伸向远处,晌午时分,路上行人很少,一切都显得恬淡、静谧。

探古:恪守传统习俗

据史载,大观村始建于1958年,因原广州水口水库(今天鹿湖)兴建,水库移民南迁至黄村而兴建,此后隶属黄村行政村,原名黄村新村,后因村庄位于“世界大观”景观东北侧,于1996年改称大观村。

❖天鹿湖森林公园风景如画,大观村村民都是从此处迁到黄村。(网络图)

01

祠堂祭祖,延传统

大观村以魏、温、何三大姓为主,祖上都是从客家聚集地福建、梅州、江西等地迁徙而来,世代沿袭着客家人的传统习俗,到祠堂拜山祭祖是大观村客家人亘古不变的传统,村中如今仍留存着魏氏和温氏祠堂。祠堂虽然不大,但却是魏温两大家族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的必访之地。

❖大观村内留存的魏氏祠堂和温氏祠堂。

“每年重阳,我们都会回到天鹿湖的祠堂祭祖,还会到祖先坟头祭拜,从九月初十一直要拜到十八,这是我们家族的传统。”家住大观村的何新汉说道。

何新汉是大观村何氏家族的掌门人,也曾是大观村人民公社社长。他还告诉小e,何氏家族从梅州五华迁徙而来,如今在大观村的何氏族人不多,只有几十户。虽在大观村没有修建祠堂,但在天鹿湖水库仍保留祠堂。

“在我们客家习俗中,红事时,新人先到祠堂祭拜,祈求祖先的保佑后再行结婚礼;白事时,在老人老之将至之日,将其从医院接出,抬放在家族祠堂里,让其在祖先庇佑下安息。”何新汉说,这是何氏家族至今不变的传统。

逢年过节,族人也会聚集到祠堂,在祖先的见证下敬古惜今,欢度节日,这也成了客家人延续家族传统最重要的仪式。

2

“二月半”节,长街宴

虽为客,但几十年间,大观村人却与黄村人友好相处,共谋幸福。

“我们唯一和黄村人不同的是,他们过农历春节,我们过农历二月半。”何新汉说,在客家习俗中,开春在农历二月,一些地方的客家人兴过“二月二龙抬头”节,而大观村村民习惯在农历二月十五迎来开春日,这是专属于大观村的“二月半”节。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鹅,准备各色丰盛的菜肴,在村中大道摆成“长街宴”,全村老少都聚集在此共同庆祝“二月半”。在这天,不管什么宾客来到大观村,都可以随意吃喝,和村民们一起庆祝新年。

❖大观村“二月半”节,家家户户准备丰盛佳肴,一起迎新年。(网络图)

“每年‘二月半’,我们必做‘酸梅鹅’,这是大家最喜欢的一道菜。”何新汉说,这道菜可以一菜多用,先将自家养的新鲜肥鹅宰杀,清水煮熟成白切鹅后,切下一部分鹅肉用来拜祭祖先,取一部分鹅肉汤煮糯米汤圆,再将剩下的鹅肉和汤加入酸梅、白醋、生姜、豆豉、糖、蒜等佐料烹制成美味的酸梅鹅,开胃爽口,预示着新的一年万事顺意。

❖酸梅鹅(网络图)

访今:创建幸福社区

大观村人敬古惜今,不仅沿袭着古老传统,也不断创造着今天的幸福生活。

近年来,作为黄村重点打造的幸福社区----大观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口的大观商业街上,原来杂草丛生的坑洼泥沙地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新铺的红地砖和新修的青瓦白墙。

❖原来杂草丛生的坑洼泥沙地一去不复返。

↓↓↓

❖商业街上新铺的地砖和新修的青瓦白墙。

村口空地摇身变成可供村民休闲健身的小公园,商业街上那些可移动桌椅也升级成可供村民休闲小憩的漂亮石桌石凳。午后,村民们三五成群地聚在这里晒太阳、唠家常,怡然自得。

❖原来的村口空地

↓↓↓

❖变成健身小公园,各种健身设施完备。

❖原来商店自备的可移动桌椅

↓↓↓

❖升级成舒适又漂亮的石桌椅。

❖村民悠闲晒太阳,怡然自得。

另外,大观村还是天河第一个安装、使用电子智能门禁的城中村。在这里,住户只需办理一张智能门禁卡即可轻松开门,门禁系统还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安全又放心。(点击“阅读原文”,可读《传送门:探访天河首个智能门禁试点社区,安全便捷不只是说说而已~》

❖大观村是天河区第一个安装、使用电子智能门禁的城中村。

走在大观村道上,

听着耳边传来的客家软语,

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勤劳质朴的大观客家人用自己的方式,

传承历史展望未来,

自然恬静,

幸福如此,

足矣!

黄村的故事还在继续,下期“印象黄村”,小e将继续带你穿越古今,去探寻最古老的黄村故事。如果你有什么关于黄村的趣闻轶事,历史典故想与大家分享,也欢迎后台留言给小e,我们下期见哦~

【图文记者 莉莉】

【编辑 峥辉(见习)】

来源:微社区e家通幸福黄村(微信号xxsbejthc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