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版长征组歌全集(邀请你重看老电影)

1965版长征组歌全集(邀请你重看老电影)(1)

“长征精神民族之魂”!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并已经成为各个历史时期革命教育的典范。

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长征艰难的历程,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先进性本质。

《长征组歌》——舞台艺术片。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在1976年2月摄制的彩色音乐片,由老导演王苹和黄宝善共同导演。

1965版长征组歌全集(邀请你重看老电影)(2)

长征组歌:

时代背景: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创作时间:1964年 至 1965年

作品体裁:组歌

作曲:晨耕、生茂、唐诃、遇秋独唱:马玉涛、贾世骏、马国光、王克正。

词作者:萧华

领唱:耿莲凤、杨亦然、王伯

朗诵:王信民、梁红

指挥:唐江

演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和北京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共同演出。

1965版长征组歌全集(邀请你重看老电影)(3)

整个组歌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

这部组曲以深刻凝炼的词汇,清新动人的优美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和指挥下,历尽艰险,不屈不挠,英勇作战,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颂扬了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传奇性的壮丽史诗,气势磅礴,感人肺腑。

当年在京、津、沪、宁等地演出后,获得了社会上的巨大影响。

里面的歌曲,在广大群众中迅速传唱,并传唱至今,成为经典。

它被誉为我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并已入选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几十年过去了,《长征组歌》已经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其中的许多唱段家喻户晓,传唱至今。在这熟悉的旋律中,闪动的是真正的激情和最美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1965版长征组歌全集(邀请你重看老电影)(4)

艺术成就:

1976年拍摄的这部电影,不是简单地把这组声乐套曲搬上银幕,而是加入了很多电影化的表现手法。众所周知,把歌曲改编成电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仅仅因为歌曲有其抽象、象征的艺术特点,而且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政治压力,要想把组曲所具有的艺术水平形象地表达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本片基本达到了画面与歌曲的完美融合,二者水乳交融,这和导演精巧的艺术构思是分不开的。

首先,电影加入了很多实景,使极端抽象化的歌曲得以有具象的景物来烘托,达到寓情于景的作用。采用实景与布景相结合的手法,加入江水奔腾的镜头,巍峨群山的镜头,梅花盛开的镜头,还有打仗时燃烧的烟火,甚至采用了一定的故事情节来烘托歌曲。

另外,为了避免画面的呆板枯燥,导演根据歌曲精心构思了画面的运动方式和景别,而且根据唱词和音乐的节奏剪切画面,尽量使画面节奏配合原曲的节奏。演员调度也是本片的一大创新。本来一部组曲没有必要有那么大幅度的演员调度,舞台表演的空间也限制着演员的表演空间。在电影中,导演充分利用镜头的优势,使得演员走位灵活,更好地发挥了演员的表演潜力。

《长征组歌》在创作、排练、演出过程中,得到了周恩来、邓小平、贺龙、罗瑞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北京军区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指导,是倾注了领导、专家、群众心血的优秀艺术作品。

1965版长征组歌全集(邀请你重看老电影)(5)

197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当时主持军委工作的邓小平同志决定组织复排《长征组歌》。

演出结束后,有关领导又指示八一电影制片厂在此基础上拍摄电影,它可称之为《长征组歌》历史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版,也是一直关心、热爱、支持着《长征组歌》的周总理生前看到的最后一个版本。

《长征组歌》的复排演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再一次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励了革命斗志。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多少文艺作品可与《长征组歌》媲美!

《长征组歌》40年来演出千余场,历演不衰,成为中国合唱史上的精品。

1965版长征组歌全集(邀请你重看老电影)(6)

#春日鉴片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