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朝十帝的冯道有多厉害(十朝元老冯道是)
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迭不断决定了“官”可能做不久。
但历史上,还真出现了见证五代史的“牛人”,他就是冯道。有人说他是十朝元老,有人戳他的脊梁骨,说他没骨气。也有人欣赏他,说他懂得做人的道理,在官场上混的是如鱼得水。当然,也有人看不惯他,说他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空占着一个官职。
其实,不管后人对他的评价如何,他的身上总有一些让人“惊叹”的地方。
第一点:他是整个五代史的唯一“人证”。也就是说,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仅有的一位十朝元老。他经历了桀燕、后唐、后晋、辽太宗、后汉高祖及后周太祖十朝,更神奇的是,在每一任皇帝手下,他都很受赏识,可以说是官场上的“常青树”了。
第二点:虽然,他经常“炒”了主人,但从来没有被人骂过。后来,有人分析,说他的性格就和草一样,风向哪边吹,他就向哪边倒。一旦发现未来的东家比较厉害,他就会立刻去投奔。这样看来,这人就是一个“软骨头”嘛,很没气节。
当年,他投奔契丹的时候,还说道“在南朝和北朝为臣,是没有区别的”,真的很让人无语。不过,更奇怪的是,后来他投奔的几任皇帝,并没有因为他经常换主人而瞧不起他。后汉高祖和后周太祖,不仅让他做太师,还让他连任。
第三点:这是一位狂热的读书人。
他的身世背景并不优秀,祖上除了教教书,还要下地干活。也许是环境的影响,他对书本的热爱到了卷不离手的程度。可以不吃,可以不穿,但却不可以不读书。正是因为这一点,很多人都仰慕他,认为请这么一个有学问的人去做官,那是太有面子的事情了。
当年,他在南朝做官的时候,北朝的人打他的主意,居然想将他 “偷”走,只是计划没有成功罢了。
第四点:虽然他经常换着地方做官,但其做事还是有底线的。换句话说,他不贪,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人很是仁慈,同情老百姓的不幸遭遇。在家乡闹饥荒的时候,他将家里可用的、可吃的都拿出来接济老百姓,自己却窝在茅草屋里。
此外,他还没有做官的“官架子”,会下地干活,会上山砍柴。如果,谁家没有了劳动力,他也会去帮忙。当他从北方逃过来的时候,看见那些被掠夺的中原女子,他都会想办法尽量将她们“买”回来,并送到家中。
还有一点,他对女色一点都不感冒。有人会将美女送给他,他就先“养”着,等找到对方的家人后再将其送回去。甚至于,他还留下了遗嘱,说:“待我去世以后,不需要大操大办,按照民间老百姓的办法就可以了。”
第五点:他任职的官位是历史上之最。想想他做了十朝的官员,这个官职基本上怕是都摸了一个遍。从地方到中央,从散阶到武职勋位,食邑从三百户到一万一千户。所以,这也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真正是一个会做官的人。
第六点:他做的官虽然很多,但好像都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因为,史书上从来没有记载过他在政绩上的过人之处。也就是说,他做了一辈子的官,虽然,官做得很大,但还是一个“平庸”的人。
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纷争不断、动荡不安的年代。按理来说,他可以帮助自己的君王们平定乱世、治理江山,但他却没有。或者,可以说他做“官”很合格,无功无过,皇帝也挑不出他什么茬。但是,要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恐怕是不合格的。
所以,欧阳修再重新修订五代史时,就非常不客气地将有关冯道的一些内容删的干干净净。
此外,这位冯兄,自己说他是从老子那里悟出了做官的“真谛”,就是要“随波逐流”。
那么,果真如此吗?如果为官都像他这样,只是“顺应形势”,而不顾一些“黑白”,那岂不是这个天下都混沌一片呢?
然而,在特殊的时代,才造就了这么一位“神奇”的人物。单单凭自己服务过十位皇帝而被人记住,可是,他的为官理念却不应该影响我们。试想,大家都“无为”,这个社会还谈什么进步?这个社会还谈什么发展?更不用提个人的担当了。
其实,他这么做,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没有气节,而是一种“趋利避害”。说到底,就是一种很自私的行为,只不过他的“好学”,给他蒙上了一层华丽的彩服,将他人的双眼给蒙蔽了。
但是,也可以反过来想一下,因为,纵观中国的古代文人,大多都是读死书,认死理,不懂得变通,像冯道这样能够灵活多变的真是不多。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气节不能当饭吃,更不能用来保命,尤其是生逢乱世。
其实,从古自今,人们总是拿冯道的节操说事,却往往忽略了他超强的变通能力。试想,一个人仅靠厚颜无耻就能在乱世当官保命吗?所以,冯道能在五代乱世混得好,既与他厚颜无耻、缺少节操有关,还与他超强的变通能力密不可分。
参考资料:
【《旧五代史·冯道传》、《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六·周书列传六》、《新五代史·卷五十四·杂传第四十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