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主要发病原因有哪些(慢性胃炎的诱发病因和分型)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慢性胃炎主要是胃黏膜上皮遇到各种致病因子的反复侵袭,如药物、微生物、毒素和胆汁返流等,发生慢性持续性炎症性病变。
那么其在中医上来讲发病的病因病机都有哪些呢?
慢性胃炎的病因复杂多样,感受外邪、饮食内伤、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均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功能失调,中焦气机不利,从而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1 以脾胃虚弱为本
虚为脾胃虚弱即以脾气和脾阳虚和胃阴虚为本,胃阴不足不能腐熟水谷胃失和降则气机壅滞;
2 以实邪内阻气机失调为标
实为实邪内阻即以气滞、血瘀、湿热为标。本病的病位在胃,以脾胃为中心,与肝胆密切相关,其病理性质总属于本虚标实;
3 浊毒内蕴为演变关键
脾胃损伤水湿不化而成浊,夹郁夹瘀而成毒,浊毒内蕴,瘀滞中焦,瘀阻胃络,胃络受损,胃气失于濡养,则成慢性胃炎。
政治分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湿热互结症状
胃脘疼痛灼热,院腹胀闷,泛恶,干呕,渴不欲饮,口苦口臭,尿黄,肠鸣漉漉,便溏或便秘。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内结,气机不畅,故见胃脘疼痛灼热,脘腹胀问;胃气上逆测感泛恶,干呕;湿热内盛,津不上承,故有渴不欲饮,口苦口臭;湿热下注则尿黄;湿热伤及肠道,传化失常,故有肠鸣漉漉,便溏或便秘;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内结之象。
2、肝胃气滞症状
胃脘疼痛,连及胁肋,胀闷不适,食后尤甚,嗳气嘈杂,呕恶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则见胃院疼痛,连及胁肋;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可有胀问不适,食后尤甚,暖气嘈杂,呕恶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为肝胃气滞之象。
3、脾胃虚寒症状
胃痛隐隐,喜暖喜按,食后胀满,呕吐清涎,纳食减少,腹泻便溏,四肢酸软,畏寒喜暖,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或沉细。
证候分析:脾胃阳虚,脉络失于温养,故有胃脘隐痛;虚则喜按;寒则喜暖;脾虚运化迟缓,水饮停胃,故有食后胀满,呕吐清涎,纳食减少,腹泻便溏;脾主四肢,脾虚则四肢酸软;阳虚则生内寒,可有畏寒喜暖;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或沉细为中虚有寒,脾阳不振之征。
4、胃阴亏损症状
胃脘疼痛隐隐,似饥而不欲食,食后饱胀,干呕嗳气,口于舌燥,渴喜冷饮,便干。舌红少津有裂纹,脉细数。
证候分析:胃阴受伤,胃络失养,故见胃脘疼痛隐隐,似饥而不欲食;胃失和降则食后饱胀,干呕嗳气;阴虚津少则口干舌燥,渴喜冷饮;肠道失润则便干;舌红少津有裂纹,脉细数均为阴虚之象。
5、瘀阻胃络症状
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拒按,便血色黑。舌质黯红有瘀斑,脉细涩。
证候分析:气滞则血瘀,血瘀有形,可有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拒按;血脉受伤,可致便血色黑;舌质黯红有瘀斑,脉细涩均为瘀血内结之象。
怎样治疗呢?
1、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患者,可以采用针灸这种中医的治疗方式。患者们可以去中医院或者一些中医养生馆进行针灸治疗。中医师们会在在患者的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内关、天枢、足三里穴进行针灸治疗。这样可以让患者的胃部出现收缩感,具有理气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当采用针灸法来进行慢性胃炎治疗的时候,患者们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样才能够起到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2、穴位按摩慢性胃炎的患者,还可以采用穴位按摩这种中医的治疗方式来进行治疗。患者们可以采用按摩内关穴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内关穴在我们距离腕横纹三个手指宽度的下面两根经中间的位置。患者们可以用拇指对内关穴进行转圈的方式来进行按摩。还可以对自己的足三里穴进行点按的方式进行治疗,在进行足三里穴按摩的时候,手法可以稍微重一些。3、中药治疗对于慢性胃炎的患者,还可以使用中药治疗这种中医治疗方式。患者们可以使用一些中药膏在穴位上进行贴敷治疗,这样可以直接让药性透过皮肤表层,渗透到里面,起到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另外,我们还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来进行治疗,可以煎煮一些中草药进行服用,也可以直接服用一些中成药。通过中药物的治疗,对于慢性胃炎的患者也是比较好的。
以上是对于慢性胃炎在中医上的一些介绍,希望帮助到一直被这类疾病困惑的人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