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四十种基本笔法动图(学会这些方法和技巧)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笔意主要指线条点画的感情与意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笔情墨趣”。笔势重在气势展容,笔意创作在风度韵致。下边是笔法的五种类型:

1、基本笔法:按、转、提、顿、回

毛笔书写中,运笔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要完成一个笔画或线条,至少要做到上述五个基本笔法中的三个。

手把手教你四十种基本笔法动图(学会这些方法和技巧)(1)

2、中锋和侧锋

中锋是毛笔书写时的主要运行方式。蔡邕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的“笔心”指笔锋、笔尖,“常在点画中行”指在笔画的中间运行。

由于毛笔是圆锥状的,因此中段的笔毫要比两端的粗一些,墨汁含得多一些,所以写出来的笔画呈圆润浑厚的立体感觉,显得很饱满。

用中锋运笔写出来的笔画由于书写力度、速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质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笔画边线光洁平整,如刀切的一样,古称“古钗脚”;另一类笔画边缘毛涩不平,如万年相藤,古称“屋漏痕”或“金石气”。

与中锋运笔相对的是偏锋运笔。其实质是笔锋的指向同笔画运笔方向呈直角,即笔锋在运行过程中,处在笔画的边沿线上。用这种运笔方法书写的笔画常显得残破扁薄,所以被书家称为“病笔”。

手把手教你四十种基本笔法动图(学会这些方法和技巧)(2)

侧锋运笔书写的笔画线条的质感介于中锋运笔与偏锋运笔之间。笔毫方向与运行方向的夹角小于45度时,笔画的质感接近中锋效果;笔毫的方向与运行方向的夹角大于45度时,笔画的质感接近偏锋效果。侧锋运笔大量运用于行、草书中。

手把手教你四十种基本笔法动图(学会这些方法和技巧)(3)

3、方笔和圆笔

方笔指笔画起笔的地方呈方形或蔓形,圆笔指笔画起笔的地方呈圆形。方笔有锋芒、有棱角,容易见骨力,显得刚健果断;圆笔没有锋芒,不露主角,骨力内涵,显得含蓄柔韧。

造成两种不同形态效果的原因,主要是运用藏锋、露锋以及转锋、折锋的笔法所致。

方笔多为露锋、折锋笔法,圆笔则是藏锋、转锋的笔法效果,故古有“折以成方”、“转而成圆”的说法。方笔与圆笔,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

清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圆笔者潇散超逸,方笔者凝整沉着。”他还说:“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奉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

手把手教你四十种基本笔法动图(学会这些方法和技巧)(4)

4、藏锋和露锋

藏锋是指起笔和收笔的笔锋不显露出来,书写时将笔锋隐藏在笔画里面。

藏锋起笔,一般用逆锋的方法,也就是向运行相反的方向逆入起笔,所谓“欲右先左”、“欲下先上”,使笔锋藏在笔画内。

藏锋收笔,一般用回锋的方法使笔锋藏于笔画内。这种藏锋起笔和收笔的方法,不露锋芒,比较含蓄,给人以绵和道润、沉着涵蕴的感觉。

露锋是指起笔和收笔的笔锋显露在笔画之外,直下起笔或直接出锋。这种起笔、收笔的方法锋芒毕露,给人以精神、爽利挺拔的感觉。

手把手教你四十种基本笔法动图(学会这些方法和技巧)(5)

5、疾笔和涩笔

疾笔是指运行速度较快,涩笔是指运行速度较慢。般来说,疾笔所书写的笔画较光洁秀劲,涩笔所书写的笔画易毛涩凝滞。书写时快慢要得当,过快,笔画浮滑、乏力;过慢,笔势和形体易于呆滞。

手把手教你四十种基本笔法动图(学会这些方法和技巧)(6)

除了上述用笔的要素外,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笔力、笔势和笔意等要素。要明白笔力是指线条的力量感,线条需坚劲而韧性。

笔势指线条的态势、方向感、运动感,是书写动作姿态留在点画上的痕迹。我们通常强调的点画线条呼应、顾盼、连贯即是笔势所在。

仁美名师沈长波传授书体种类和教学方法引入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查看学习完整视频课程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