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环境(少吃肉减少空气污染)

提醒中国人要吃少肉,并不都是“阴谋”或者“话语霸权”。

港大环境(少吃肉减少空气污染)(1)

最近一年来,任何想鼓动中国人少吃肉的“企图”,都遭到了中国网民的强烈抵制和谴责。吃不吃肉,已经是一个“民族性”问题。

比如,上个月有明星张静初、陶虹号召大家吃素,结果迎来了网民愤怒的声讨,大家纷纷说“中国人吃肉自由才多少年啊?”言下之意,你管得太多了。

这两天,似乎有人撞枪口了。有媒体以“港中大称中国人吃肉太多造成空气污染”为标题报道了香港中文大学的一项研究,内容是“近30年中国人的肉类消费量大增,中国人吃肉太多造成空气污染。港中大建议中国人为了减轻空气污染,应当将饮食习惯改为植物性饮食。”

港大环境(少吃肉减少空气污染)(2)

报道截图

新闻下面的评论当然是群情激愤,有称研究者是“走狗”“港灿”“卖国求荣”,由于北京大学是该研究的合作单位,“抵制北大”的声音也有了。

看见这种研究,其实我也是有点纳闷的,“为了减轻空气污染而不吃肉”,这个理由听起来确实有点牵强。所以,我只能去找原文看看。

然后,不出所料,果然又是被媒体无节操地曲解了。原文的内容是:

“若大家改变目前嗜食肉类的饮食习惯,改为以植物性饮食为主,国家可减少两成农业氨气的排放量及每立方米六微克微细悬浮粒子,并可避免每年75000人因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

港大环境(少吃肉减少空气污染)(3)

港中大研究截图

看到没有,某网站把“植物性饮食为主”直接写成“植物性饮食”,意思是变成了要求中国人基本上都吃素、不吃肉,那谁能接受?

那么,所谓的“植物性饮食为主”具体是什么样的呢,研究者在论文及媒体发布会上均介绍得很清楚,即“若中国以《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多菜少肉饮食方式”。如果中国官方膳食指南推荐的“吃肉量”有问题,应该批判谁?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其中平均每日肉类(指禽肉)摄入量的推荐是50-75克。那么,中国人吃的肉到底多不多?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2019年发表的一项抽样调查,这个数据相对可信度很高。研究统计了2015年中国 15 省( 自治区、直辖市) 18 ~ 59 岁成年人肉类摄入状况,其中成人肉类平均摄入量为 94. 0 g / d,肉摄入量超过推荐值、满足推荐值和低于推荐值的比例分别为 49.9%、17. 9%和32. 2%,摄入量在75 ~ 99 g / d、100 ~ 149 g / d、150 g / d及以上的人群分别占11. 0%、17. 5%和21. 4%。

港大环境(少吃肉减少空气污染)(4)

统计结果(来自《卫生研究)2019年1月)

简单来说,有一半人的肉都吃多了,其中21%的人还吃得特别多,达到了推荐量最高值的两倍。

对于这21%的人来说,确实存在“偏食”的问题,根据美国BMJ上的研究,其最大的健康问题可能是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了。

看了这些数据,你还对港中大的研究感到气愤吗?

科学研究的结果就在那里,就看你怎么想。如果你想成“少吃点肉,得到了健康,顺便减少了空气污染”,那感觉是不是好多了?

就算理解成“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少吃点肉”,其实也不用扯到美国的阴谋上去。毕竟,减少空气污染不赞同于碳排放,空气干净了,获利的好处是中国人自己啊,研究里明确写着“可避免每年75000人因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跟美国人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中国自己的专家,甚至官方也建议要控制肉的摄入量。比如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东博士曾表示,畜禽肉类摄入过多,再加上不注意运动,会导致人体因脂肪摄入超标,容易被肥胖、慢性病盯上。

当然,中国还有将近1/3的人肉吃得不太够,这些人还需要多吃肉。但是,阻碍他们吃肉的主要问题不是观念,而是收入。

总之,城里人少吃点肉,改为多喝奶或者吃鱼,从健康来说肯定是好事。至于减少空气污染,这个初衷不错,但恐怕很少有人会为此而去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这是人的普遍心理,健康是自己的,而空气污染是大家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