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讲过多次(周恩来讲过多次)

周恩来讲过多次(周恩来讲过多次)(1)

作者 钟波

责编 宋明晏

网络编辑 小林

1963年5月29日,在给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作报告时,周恩来对着在座的二百多位部长们,系统地讲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要过好“五关”。

1963年1月28日,在上海市委召开的各界民主人士春节座谈会上,周恩来号召大家共同努力把国家搞得更好,“为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而奋斗”,为此目的要过好五个关。

1963年2月8日,首都文化艺术工作者元宵节联欢会上,周恩来提出,文艺界要到群众中去,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再次要求大家必须过“五关”,学到老,改造到老。7月22日,周恩来给北京市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作报告,对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过好“五关”。11月15日,在会见程思远听取李宗仁近况时,周恩来嘱咐程要告知李宗仁,祖国十四年来变化很大,回来后要与人民一道过好“五关”。

1964年6月23日,周恩来接见参加1964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的各演出团、观摩团的负责人、主要演员和创作人员,在讲话中,他讲到:搞戏的革命首先还是要做人的工作,人的改造、人的革命是很关键的问题,再次强调要过“五关”。8月9日,周恩来又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召开家庭会议,给亲属讲了要过好“五关”。

在这些不同场合的多次讲话中,影响最大的是在1963年5月这次会议上,周恩来对着在座的几百位部长们,系统地讲了如何过好“五关”。

“五关”是哪“五关”?

“过五关,斩六将”本是人们所熟知的《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讲的是关羽的勇武双全。周恩来反复强调的我们共产党人的“五关”,则是要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家族)关和生活关。

过思想关,是解决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也就是要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周恩来讲到,要把思想改造看成是长期的无止境的工作。各种关系各种事物都会影响个人的思想,即使参加革命多年的同志,如果忽视了改造,革命意志衰退了,还是要落伍的。要经常反省,与同志们交换意见,经常“洗澡”。要把思想改造看成象空气一样,非有不可。不然,思想就会生锈,就会受到腐蚀,“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

过政治关,最重要的是立场问题。周恩来说,过政治关不是简单的事,不要以为我们是干革命的,立场就一定是稳的。不能认为只要参加了革命,打了多少年的仗,过去有过功绩,立场就可以保险了。没有这样的事。他讲到,立场是抽象的,要在具体斗争中才能看出站得稳不稳。可能在这个斗争中站得稳,在那个斗争中又站不稳了。所以,立场究竟稳不稳,一定要在长期斗争中才能考验出来。同时还要看我们的工作态度、政策水平、群众关系,看我们的党性,特别是看我们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是不是知过能改。

讲完政治关、思想关后,周恩来特别提出过好社会、亲属和生活 “后三关”。他说:“因为中国这个社会极其复杂,我们要把它单独提出来认识认识。”

周恩来说,过社会关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旧的习惯势力不是一下子就会消除的,存在于各个角落里,各种机关团体都有,处在这个社会里,很容易就受到旧势力(封建势力、资本主义势力)、旧的社会习惯的影响,如果失去警惕,这些东西就会乘虚而入。所以改造社会的任务是很艰巨的,处在领导地位的同志担子更重。他以反映“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为例说到:是资产阶级改造我们,还是我们改造资产阶级,这是个长期的反复的斗争;而且,“你在这个地方过好了社会关,换一个环境,那个地方的旧势力、旧习惯又影响你。你在国内过好了社会关,到了香港或是到外国去又变化了。所以过社会关要有精神准备,要有长期奋斗的决心”。

第四关是亲属关。周恩来说,不只是直系亲属,还有本家,还有亲戚。对亲属,到底是你影响他还是他影响你?这是一个领导干部首先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你不能影响他,他倒可能影响你”。他讲到,过亲属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特别是干部子弟。周恩来举秦二世而亡的例子,呼吁“我们的领导干部,首先是我也在内的这407个人(当时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及国务院73个直属机关的主要领导干部)应该做出一点表率来。不要造出一批少爷。老爷固然要反对,少爷也要反对,不然我们对后代不好交代。……决不能使自己的子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包袱,阻碍我们的事业前进。对于干部子弟,要求高、责备严是应该的,这样有好处,可以督促他们进步。”

第五关是过好生活关。周恩来讲到,生活关分两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他强调,物质生活方面,要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我们的领导干部要觉得自己的物质待遇够了,甚至于过了,觉得少一点好,分给的多了就应该居之不安。精神生活方面,要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这样,我们的政治责任感就会加强,精神境界就会高尚。文艺生活当然也要有的,但文艺生活应是为了活跃人的思想,提高人的修养。

会上,周恩来还以自己为例,现身说法:“我今年六十五岁了,是不是已经修养得很好不必改造了?我不敢这样说。廖鲁言(时任农业部部长)同志用了我的话,他说,周总理都要思想改造,何况我们?他的这句话是句好话,我很欣赏。我的确常说我也要改造这句话,现在还在改造中。我愿意带头。”

最后,周恩来总结说:“对个人来说,这‘五关’不是一次就能过了的,而是长期的。我们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对待,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步地过好‘五关’。”

40年后重提过“五关”

2007年,在上海工作,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上引用了“过五关”的提法。他讲到,各级领导干部要过好“五关”,即:要切实过好思想关、权力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自觉加强主观世界改造。从字面来看,除“政治关”改成了“权力关”,其他“四关”的提法都是相同的。从内容来看,在本质上是既有继承,又有新形势下的新内涵。

2018年,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高度赞誉周恩来是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并再次引用了他常提的“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的警句。

的确,正如周恩来所讲,这“五关”是不容易过的,而且是长期的、无止境的。为着把我们的党建设的更为有力,为着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为强大、为着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加强自我修养,过好新时代下的“五关”。

监制:方丹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