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津不分东南西北(我们北方怎么有的天津)

中国古代人讲天、地、人合一。在古人看来,上天的星象和下面的大底区域一一对应,影响着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命运,这就是"分野"的基本意思。简要说,中国古人追求秩序,不仅追求人世间的秩序,而且还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并把星宿与地面区域做了对应。这种对应关系对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对地理来说,称作"分野"。分野学说起始于上古,其最初目的是为了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占测。分野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及术数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天、地对应关系。

有一条很著名的判断武王伐纣时间的历史资料,就与分野观念有关。《国语·周语下》:"昔武王伐殷,月在天驷,日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量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也,帝喾受之。我姬氏出自天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则我皇妣大姜之侄、伯陵之后逄公之所凭神也。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月之所在,辰马农祥也,我太祖后稷之所经纬也。"是说这天的天象是在鹑火,鹑火是二十八宿南七宿中部柳、星、张三宿,相当于。这段话翻译如下:"当年武王讨伐殷商,岁星在鹑火之位,月亮在天驷之宿,太阳在析木之方,日月交会于斗柄,辰星出现在天鼋。辰星、太阳及日月交会的方位都在北方,这是颛顼所主的方位,帝喾继承了它。我们姬氏出自天鼋的分野,而析木之次附近的建星和牵牛则是先祖母太姜的侄儿、伯陵的后裔逢公所主的吉星。岁星所在的星次,则是我们周地的分野。月亮所在的宿位,则是标志农事祥瑞的天马,乃是我们太祖后稷所经营的事业。"

这段话极具争议性,它是《国语•景王问钟律于伶州鸠》这一著名文章片段的一部分。夏商周断代工程根据这段话结合利簋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等其他资料认定武王伐纣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为什么天津不分东南西北(我们北方怎么有的天津)(1)

但也有人根据这段话结合历法软件还原武王伐纣时间是公元前1050年4月11日甲子日。依据如下:

为什么天津不分东南西北(我们北方怎么有的天津)(2)

究竟谁说得更对一些,这段公案我断不了,我的学识不够。但我以为,根据历法软件推断的日期与断代工程的结论,在三千年的历史长河里里,有个三五年的误差真不算啥,因为我们的历法软件所依据的数理模型也只是近似值,做不到完全精确。很多人盲目相信软件计算结果是绝对精确的,其实不然。

其一,精确的数学公式只能存在于理论推导中,凡与现实问题挂钩的应用数学都使用近似值,这是由计算机物理特点决定的。任何依据软件工具计算的结果都会有误差,这一点断代工程所依据的历法和后面软件计算的结果都有误差,而这两个推断结果差距不算太大,说明这个武王伐纣的时间点在一定精度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并没有离谱到需要推翻它。

其二,历法的时间长度和物理时间长度不同。现代定义,1秒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结构能级之间跃迁相对应辐射周期的9192631770倍所持续的时间。由于地球公转周期趋缓,现代的一天要长于古代的一天,这就决定了"今天"永远长于"昨天","明天"永远要长于"今天"(未来一天25小时也是可能的),这种差距在每一天之间虽然很小但日积月累到历史长河里就会出现较大的差别。这涉及到闰秒,每隔一段时间国际规定一年增加一秒。如,2012年7月1日7时59分被人为调整为61秒。由于地球自转变慢的速度不规律,闰秒的出现也没有规律可循。推广到年代,现代的年一定长于古代的年,三千年前一年有多长其实是很难准确推算的。

由此可见,在历史这类人文科学里讲求绝对的时间精度是胶柱鼓瑟、缘木求鱼。

如果在这篇文章里大费周章对这段话中每个天文名词都详加解释,会让我和读者都痛苦不堪。因为我解释不全,读者看不明白,两不讨好,我就拿这段话的天象作为引子吧。因为不想写成天文学,我只是从史学角度谈中国传统文化中"分野"背后的历史现象。

十二星次分野和二十八宿分野。

上古人群对天地充满好奇,他们试图把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来联系起来,揣测自己的命运,这就是观星象产生的背景。

上古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社会的国家之一,人们发现星象有规律性,可以和农事活动发生一定的对应关系。从此,观星象有了客观现实意义,自此古人积极精勤观测天象,故殷商的甲骨刻辞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也有了关于星宿的记述和生动的天文记录。在这种天象知识相当普及的社会环境里,产生了"星野"的概念:"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史记•天官书》)。指天象星宿与疆土州国对应,这是古代中国人朴素的地理文化概念,一种特殊的宇宙观。

所谓的宇宙,南北朝时期《纂要》说,"天地四方曰六合,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就是说,宇宙是一个空间和时间的概念。

以星宿定位州国或以地域对应天象的宇宙观渗透在古代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历朝历代官修正史、国书、地记、方志等都有专门的"分野"记载。其作用有:一是将分野视为君权或王土授受的凭证,二是作为疆域界定的依据,三是解释人文物产奇风异俗及圣人伟绩的来源。

公元四五千年前,中国开始天文观测,积累了大量文献资料。古代中国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天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月球每天经过一区(称为"宿"或"舍"),二十八天环天一周。因此有二十八宿、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之称。二十八宿又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

二十八宿体系目前文献所知可以追溯到周朝初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完备。有关二十八宿及四象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初。1978年,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的战国曾侯乙墓的墓葬中,出土了绘有二十八宿图像的漆箱盖,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关于二十八宿的实物例证。

为什么天津不分东南西北(我们北方怎么有的天津)(3)

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盖面线图

古人选择二十八宿(二十八组星象)作为坐标,作为观测天象的参照物。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分别对应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宿"。

为什么天津不分东南西北(我们北方怎么有的天津)(4)

"二十八宿"和"四象"

木星12年环行一周天,每年行经一次,在赤黄道上自西向东把二十八宿重新划归为"十二星次"。古人把"十二星次"称之为星纪,玄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折木。"十二星次"是以牛宿所在的星纪作为首次。"十二星次"与"二十八宿"具有对应的关系。此外,二十四节气观念产生于"十二星次"。

因此,古代"分野"有"十二(星)次分野"和"二十八宿分野"等说法。上文"岁在鹑火"就属于"十二次分野"。下面我们只谈"二十八宿分野"。

中国古代"盖天说"与"析木之津"和"天津"的历史渊源,兼谈夏朝存在的文化依据。

东汉时期蔡邕的《天文志》中说"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脾(盖天),二曰宣夜,三曰浑天"。这是古代中国的天地观。

最早的天地观是"盖天说",它与"十二次"和"二十八宿"观念形成时期接近,我们着重谈这种观念。其余二说不再涉及。

古人站在天地间,目之所及,如履平地,极目张望,天似穹庐,这就是最早的天地印象,进而形成"盖天说"。"盖天说"发展大致有两个时期:早期在殷商时期是"天圆地方",即"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后期则发展为《周髀算经》所载,"象盖笠,地法覆",即认为天穹有如一个扣在上面的斗笠,大地像一个倒扣于下的盘子。这个说法的进步在于,认为天地都是圆形的;并因此为了说明太阳运行轨道,提出"七横六间"的宇宙结构理论。此说法影响很大,并据此与四时历法等相结合,意图解释这个理论。因此"盖天说"被后世称为"周髀说"。

为什么天津不分东南西北(我们北方怎么有的天津)(5)

本图选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4天文气象》

古人把银河想象成一条天上的河流,这条河流与地上的大海可以沟通,这种想法和盖天说是相通的。在想象中银河与人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甚至想象可以通过银河去往天上的世界。所以银河被称为"天河""星河""长河""河汉"等。

《史记•天官书》说:"汉者,亦金之散气,其本曰水",认为银河具有水的属性,而《史记索隐》引《河图括地象》云"河精为天汉",也是说天汉为河之精气凝聚而成,这里的河指黄河。另外,《孝经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是说黄河可以与银河对应。但很多学者们认为古人根据汉水命名了天上的银河,所以银河又有"天汉""云汉""霄汉""银汉"等称呼。

萧何曾劝刘邦说:"语曰天汉,其称甚美",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言地之有汉,若天之有河汉,名号休美",臣瓒曰:"流俗语云'天汉',其言常以汉配天,此美名也"'。可见无论黄河还是汉水,都与银河的命名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汉朝和汉人名称中寓意的优美的和深刻的含义。

在古人想象中,银河与人间的大海相连,《列子•汤问》云:"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明日归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天汉之水可以流入渤海之东的大海之,两者必定可以交通,魏晋以后人们想象经由大海抵达天汉,《博物志》卷三:"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裔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有人乘槎前往天河,见到了牛郎织女。

除关注银河的五行水属性之外,古人还围绕银河构建了天上的世界,即以星象模拟人事,并以之为据占测人事吉凶。古人认为跨越天河有几座重要的桥梁和渡口。首先是所谓"析木之津"。在想象中析木之津是银河在天空东部箕斗之间的一个渡口,《尔雅•释天》云:"析木谓之津,箕斗之间,汉津也",津是渡口,因为在天汉之旁,所以析木之津也被称为"汉津"。

为什么天津不分东南西北(我们北方怎么有的天津)(6)

天上的“天津”

《左传》昭公九年提到析木之津,孔颖达正义引刘炫之言:"天河在箕斗二星之间,箕在东方木位,斗在北方水位,分析水木以箕星为隔。隔河需津梁以渡,故谓此为析木之津。"据此说,"析木"是分割水、木的意思。用五行交替来解释析木之义,实属牵强附会。析木得名详见于后。后来析木之津简称"析津""天津"等。现在百度上说"天津"市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得名于"天子经过的渡口",就缺少了深厚的文化韵味,"天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同时"析木"也是十二星次之名,《汉书•地理志》说:"自危四度至斗六度,谓之析木之次"。基于岁星纪年预测吉凶的占星术就与析木有了密切关系。上文提到武王伐纣时"日在析木之津",以析木标识太阳运行的方位。《汉书•律历志下》说周武王伐纣日在析木之津:"师初发,以殷十一月戊子,日在析木箕七度,故传曰:日在析木。"这一时间成为对周人吉利的标志,人们在占卜择日时会特别选择日在析木。

秦汉以后围绕析木之津的占星术更强调其作为"津渡"特征。《楚辞•离骚》说:"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晋书•天文志》说:"天津九星,横河中,一日天汉,一日天江,主四渎津梁,所以度神通四方也",是说析木之津为神灵通过银河的渡口。《晋书•天文志》还说:"天江四星,在尾北,主太阴。江星不具,天下津河关道不通。明若动摇,大水出,大兵起;参差则马贵。荧惑守之,有立王。客星人之,河津绝",是说江星和客星发生异动,就会发生"津河关道不通""河津绝"的灾异。《宋书•天文志》占辞中说:"贵臣狱死,内外有兵丧。天津为贼断,王道天下不通",也把天津作为一种"通道",如果天津发生"不通"的现象,那么人间帝王与民众沟通的所谓"王道"也会不畅。《晋书》和《宋书》中的占星术其实已经脱离五行学说,直接以析木之津的星象来占测吉凶。

以上是占星术学说,下面我们看"析木之津"的考古学意义。

中国古代人种中有析支,塞种人,是夏代分布于今青海黄河上游河曲之地的允姓党羌人的一支,以后分东西不断迁移,对中国文明产生很大影响。《尚书·禹贡》:"浮于积石……。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司马彪说:"以上三国皆西羌。"胡渭说:"汉人谓积石为河口。"织皮是说,析支人以牧畜为生,将牲畜之皮缝织好当衣服穿。

析支人向夏王朝进贡,为夏统治下的羌人部落。允格是允姓之戎始祖,虞夏之交时,第一批析支人东迁于狁水。《路史·后纪七》:"允格封都,有子都姓,虞帝投之幽州,为阴戎之祖。"《汉书•地理志》说狁水出王屋山,狁河当是允格迁居于此得名。由此说明狁姓析木人很早就在山西、幽州活动。

为什么天津不分东南西北(我们北方怎么有的天津)(7)

周早期的严允(犬戎)即猃狁、獯鬻、荤粥等的分布,曾灭西周

《尔雅·释天》:"析木谓之津,箕斗之间,汉津也。"注:"箕,龙尾也;斗,南斗。天汉之津梁。"疏:"十二次之分,析木,燕也。析木之津,箕斗之次。"是说在东方苍龙之尾和北方玄武之间,隔着一条汉津即银河。这一带星空称之为析木,为十二星次之一。从图腾角度解释,是在龙图腾和龟蛇图腾之间,命名为析木星次,对应在地上九州中的幽州。《路史》说:"虞帝投之幽州",即投狁格。说:"为阴戎之祖"。燕赵多戎人,汉人为阳,戎人为阴,故曰阴戎。据此,析木之狁姓羌人,是首次来到幽州的始祖,故以之命名为析木星次,以此代表幽州之民。

由于狁人很早在此活动,留下了诸多历史地名,如唐山的积石山,契丹于北京大兴设置的析津县(后又改名为南京析津府)等。

至于木字,与木雅人有关。木雅,又叫弥药,是大夏河党项羌的一部分,据《明史·鞑靼传》,木纳山为西夏祖坟,位于银川市内。可见木雅为党项、西夏之别称,他们与析木人同属党项族。当析木人东迁山西、幽州之时,木雅人也随同而来,故将他们合称为析木,为析支人和木雅人之义。上古星占学家将其确定为幽州地区的象征。

据此,我们更能加深对天津的看法:从地理上看,门朝大海,是可以乘槎直上天河的地方;从历史上看,是古代"析木人"曾经迁居到过的地方(概说,因为夏商时代天津的海岸线比起现在更靠近北京一带)。

为什么天津不分东南西北(我们北方怎么有的天津)(8)

明朝时的天津(天津三卫)

另有一说,是对上述"析木之说"的异说,但解释不完美,只解释了"析",未解释"木",备存。《蛮书》卷三十六载,唐朝云南六诏之中有越析诏,越析为越嶲异写。越为越人,析为嶲人。嶲人原是西羌一支,随夏人进入中原后与夏人联姻,关系密切得到发展,后随夏朝灭亡受到打击而退居长江中游,与越人杂居共处,互为婚姻成为越嶲人。后又被秦所迫入蜀居于西南。《汉书•地理志》载越嶲郡因越嶲人居住得名,郡治在今四川西昌市。嶲人融入夏人,是夏人的一支。《山海经•东山经》说:"深泽,其中多蠵龟。郭璞注:"蠵,觜蠵,大龟也。甲有文采,似玳瑁而薄。"就是今天说的绿毛龟,由嶲人龟图腾得名。再看析木位置是在苍龙之末、玄武即龟蛇之前,也可看作介于二者之间,故选析木对应越嶲是恰当的。又因越析人善舟楫,这个天区又位于横跨银河两岸,选其命名也正好相应。

我认为,这两种说都可能是对的,因为同一族群有不同起源是很正常的(多源共存,合为一体)。这两种说法都与夏朝有关。也就是说,夏朝的观念是深入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各个层面中的,远非一家孤证。我们究求历史真相应采撷多方面资料,融会贯通,寻求其中的多种因素来判断历史史实真伪,不要盲目下肯定或否定的结论。我的观点是不要轻易否认中国古书记载,有大量的考古证据支持主流说法。

牛女下的吴越之地,安南无痕窜入,毫无违和感。

在"十二次分野"后,"二十八宿分野"对中国历史影响巨大。

我们先看影响力最大的一次分野区域:

为什么天津不分东南西北(我们北方怎么有的天津)(9)

宋代《历代地理指掌图•天象分野图》

这张地图颇具代表性,它把天上二十八星宿于地上州郡作了一一对应,这就是中国古人的天地观,凡我中华之土均在二十八宿对应之下。

我们观察本图,发现"安南"是被列入越地的,越地对应的是天上的牛宿、女宿。这里肯定也是有说道的。

安南,名称来自唐代安南都护府。安南自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秦朝开始成为中国领土,至五代十国时吴权割据安南脱离南汉,逐渐独立。此后越南长期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存在。宋朝仍认为安南是中国领土。

为什么天津不分东南西北(我们北方怎么有的天津)(10)

唐朝安南都护府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派张辅率军深入安南,至永乐五年(1407年),大获全胜,消灭了纂位的安南胡氏政权,得府州十五、人民三百十二万。同年六月,明朝为回应当地官吏耆老"原复古郡县"请求,将安南改名"交趾",设交趾布政使司,自此明朝成功收复安南。但其后背叛中原已久的安南人不断反抗,再加上交趾地区贫困,国家财政倒贴,明宣宗朱瞻基据杨士奇、杨荣等大臣言论诏王通等人率军八万余人北返,撤销交趾布政使司。

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3月,安南莫朝开国君主莫登庸遣使至镇南关请降,将安南土地册及户籍献于大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十一月初三,莫登庸与大臣数十人自缚跪拜,入镇南关向明朝官员纳地请降,明朝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从属国降为属地,改十三道为十三宣抚司,各设宣抚、同知、副使、佥事,听都统黜陟。命莫氏为安南都统使秩从二品,世袭,三年一贡。自此至明亡,越南始终作为明朝版图内的行政自治单位存在。

清初,乾隆曾师出有名,出兵安南(1788年末-1789年初),支持黎维祁与安南国王阮光平交战(即安南之役),仅用兵20天攻陷安南都城黎城(今越南河内)。黎氏宗族、百姓出迎。两广总督孙士毅宣诏正式册封黎维祁为安南国王,安南黎朝正式复国。后已逃到广南的西山朝阮惠手下又偷袭黎城和清军,阮惠惧怕清军再伐,多次向清朝谢罪称臣,并全盘接受乾隆帝四项乞降请封条件(送清军散落士兵回国、将残害清军大员者军前正法示众、阮惠在乾隆八旬生日"亲自赴京吁恳"、为清军许世亨等阵亡将士建立祠宇,春秋虔祭)。乾隆帝最终认可阮惠为安南的新君主。安南之役成为乾隆"十全武功"之一。

嘉庆七年(1802年),安南阮福映击败阮光纘登上国王宝座,遂遣使清朝,请求以"南越"为国名。嘉庆对此类问题非常敏感,立即指令军机处:以"南越"二字册封,断不可行。《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五五三有一明:"先是,阮福映表请以'南越'二字锡封。上谕大学士等曰:'南越'之名,所包甚广。考之前史,今广东、广西地亦在其内。阮福映即有安南,亦不过交趾故地,何得遽称'南越'?该国先有越裳旧地,后有安南全壤。天朝褒赐国号,著用'越南'二字,以'越'字冠其上,仍其先世疆域;以'南'字列于下,表其新赐藩封;且在百越之南,著于《时宪书》内,将'安南'改为'越南'"。嘉庆认为,阮福映即使领有整个安南,也不过是交耻故地,怎么竟敢称为南越,他到底想要干什么?于是,嘉庆让军机处密饬广东、广西一带海道边关的地方官留心防备,以防阮福映图谋不轨。嘉庆八年(1803年),清朝改"安南国"为"越南国",册封阮朝创立者阮福映为"越南国王"。 "越南"名一直沿用至今。

这样说来,中国历史上把安南之地列入"星之分野"也是有理有据的。下面我们展开来谈。还有另一个现象的历史根源,牛女二宿本是北方七宿,为何分野之地在中国南方?

为什么天津不分东南西北(我们北方怎么有的天津)(11)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牵牛)、女(须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在星空中的位置

《淮南子·天文训》:"燕列与尾箕,楚列与翼轸,吴列与女,越列与斗牛";《史记·天官书》:"幽州列与尾箕,扬州列与牛女,荆州列与翼轸"等,其中的"列与"即为分野。其中:

斗宿,也称南斗。与北斗七星一样,南斗六星在天空中的形状也很像斗,故名。为日月交会点,是一年之终始的标志。牛宿,古称牵牛;象征阳气牵引万物始生。地虽冻,牛却可籍阳气耕种万物。女宿,古称婺女或须女。表示此时阴阳二气合而未分,还互相需要,所以称之。以上用阴阳二气说讲其得名来源肯定是不对的,是先有宿名,然后附会。

为什么天津不分东南西北(我们北方怎么有的天津)(12)

女宿的人间象征——今兰溪与义乌交界处的娥姆尖,像女性乳头,据说勾践建绍兴城前这里就是古史中的会稽山

注意,牛、女不是牵牛织女,这是被严重搞混淆的事情。织女星并不属于二十八宿。织女星亦称"天孙"。属天市垣,共三星,织女一、二、三,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在银河西,与河东牵牛星相对。

一般说法,斗牛为江湖,指今长江以南吴、越的江河湖多的地区。女为扬州,以今之江苏扬州一带。但古扬州包括区域甚广。

下面还是讲考古学证据。

北方玄武,有星纪、玄枵、鲰訾三个星次,与其对应,北方民族的图腾最复杂,除夏宗室之祖鲧以鲸鱼或玄龟为图腾外,夏人又与越人涂山氏结成姻亲关系,为夏人之母氏族,故夏人以龟蛇为图腾。

古人以夏亡,其后裔淳维率族人逃依匈奴,致使匈奴也为夏人的后裔,以致北方以玄武即龟蛇为图腾。故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常以夏命名,如西夏国等。(匈奴与东胡也有狼图腾、鹿图腾、犬图腾和猪图腾等,与以后的蒙古和突厥等存在某种血缘上的关系。)

现存史志典籍里几乎都可见到分野论述。《汉书·地理志》:"吴地斗分野,粤地牵牛,婺女分野,今东南诸郡尽属会稽。"

随着古代先民从中原向周边扩张,代代开拓荒蛮,形成了以古扬州为中心的新地域,如东越、南越、瓯越,以及远在"海中"的闽越地。中原文明、江淮文明、吴越文明融会贯通,产生了新兴边邦对所属分野要求重新定位,进行统一列与的地理文化需要。自宋明起福建行政区划渐次明朗,闽地分野开始见诸史志。《明史·天文志》,"福建布政司所属皆斗牛分";《大明一统志》,"福建又以为属牛女之分"。

清道光年间根据宋版《政和杂志》、《县令小录》,明版《余孝友笔录》、《陈三诏小谱》等官府重修的《政和县志》,翔实地记载了当地社会有关分野的辨析与立论:"谭按车志,不编分野,而因为之说,谓政特闽百分之一,闽之属牛女度与否尚未可定,即闽属扬州亦复在然疑间。然《禹贡》固云:淮海惟扬州,闽为海国,非扬州而何?"因此后人以闽附吴越。

《禹贡》载,"扬州南至于海。闽滨海,实扬州之南境"。这说明在古人心目中,开发晚于中原的福建虽远在海邦,但以中国宏观天象论,仍对应牛女二星,所以古闽地之分野被附属于古扬州,并与牛女对应。这也表明了古代北方人群南扩,北方的星宿也就对应了南方地域。

福建尚且如此,秦朝即已入中国的交趾(安南)之地,其地统属扬州,其上人民属于百越人民中的一个分支,故而随越地与牛宿、女宿对应实属正常《开元占经》说,"今之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南海,皆越之分也",这句话很明确,越之分地均为中国故地。

古代中国人把中原大地和与之毗连的江淮内陆当作疆域核心,其后裔迁徙入南,其分支与九夷、百蛮兼容同化,子孙后代绵延不绝,中华文化流播长远。中国土地始终是"有分土无分民", "分星从同"。

时至岁末,诸事缠身,本文从"星之分野"角度研究中国历史的几个细节,行文仓促,意犹未尽。我认为,中国古史也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也离不开古史意蕴,内有渊源,外有锦绣,就看我们如何解读和继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