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次安定会有副作用吗(安定不能肌注不能静滴)
地西泮,亦称安定,因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和中枢肌肉松弛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临床使用这种药物时,还存在一些具体操作的问题,比如说明书中未提到肌肉注射,临床医生却常用于肌肉注射,还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其稀释后会出现沉淀的现象。
由于地西泮属于B级高警示药品,一旦出现错误用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风险。
所以,地西泮在使用时到底可不可以肌注,能不能稀释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首先,地西泮注射液说明书中“适应证”提到:
- 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静脉注射为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对破伤风轻度阵发性惊厥也有效;
- 静注可用于全麻的诱导和麻醉前给药。
完全没有提及肌肉注射。
不仅如此,陈新谦等主编的《新编药物学(第17版)》在地西泮注射液用法和用量中只提到“静脉注射要缓慢”,同样没有提及肌肉注射的用法。
其次,从药理角度来看,地西泮吸收最快最完全的是静脉注射,其次是口服,最后才是肌注。
说明书中“药代动力学”也提到:(地西泮注射液)肌注吸收慢而不规则,亦不完全,急需发挥疗效时应静脉注射。
正是因为这样,加上地西泮注射液本身的脂溶性就高,肌注后就很容易产生硬结。
最后,虽然不同厂家的地西泮注射液略有差异,但一般都含有苯甲醇为止痛剂以减轻注射后的疼痛。
而苯甲醇肌注容易引起儿童臀肌挛缩症(俗称“青蛙腿”)的不良反应,所以说明书中也特别提醒:(地西泮注射液)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综上所述,地西泮注射液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至于成人肌肉注射,虽然目前没有明文条例规定,但临床上还是不建议肌注的。
在探讨地西泮注射液可不可以静脉滴注前,我们先谈谈地西泮注射液稀释后为什么会出现沉淀的现象。
首先我们要清楚,地西泮原料液本身在水中几乎不溶,但它注射液的辅料中含有丙二醇、乙醇等有机溶剂,可以增加其溶解度。
而在地西泮注射液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等输液时,由于溶媒组成的改变,会导致其溶解度降低,从而出现沉淀。
那么,出现沉淀是不是就代表不能用呢?
不一定。
虽然地西泮注射液中加入其他溶剂会出现沉淀,但其出现的白色浑浊物的性质,目前还没有具体报道。而且,查阅相关文献报道,对地西泮注射液静脉滴注稀释的配伍禁忌和溶媒选择说法不一,对于稀释倍数也没有明确的结论。
不过,王纪佐等主编的《神经病学诊疗指南》提到:先用10ml注射用水稀释安定,之后边摇荡输液瓶,边缓慢加入稀释后的安定注射液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李光耀在《循证制定地西泮注射液给药规范》中用实验考察数据显示,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25倍稀释后未出现白色浑浊。
所以说,由于目前白色浑浊物的性质不明,地西泮稀释后是否会影响疗效还有待研究,地西泮注射液静脉滴注的稳定性不定,最好只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同时在配伍和输液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溶液的澄清度。
除此之外,用于静脉滴注时还要注意一点,我们现在使用的输液器一般采用的是聚氯乙烯(PVC)管材。
而在持续静脉滴注时,溶液中>50%的地西泮会吸附于PVC输液袋壁上,从而造成进入体内的药物剂量减少。所以,尽量不要使用PVC注射器和塑料器。
其实在这篇文章的前部分,我们就已经提到过静脉注射才是地西泮说明书注射液首选的给药方法。
静脉注射时要注意速度宜缓慢:成人每分钟不超过5mg,出生30天~5岁小儿每分钟不超过0.1mg,5岁以上儿童每分钟不超过0.5mg。
这是因为,地西泮注射液静脉注射的速度过快会导致患者呼吸暂停、低血压、心动过缓或心跳停止。
综上,静脉缓慢注射才是地西泮注射液的首选给药方法;肌注吸收不佳,儿童不可肌注;静脉滴注稳定性不定,PVC管材对地西泮有吸附作用,尽量不要采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