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淮河四绝句解读(漫谈泾渭分明回首西望)

初入淮河四绝句解读(漫谈泾渭分明回首西望)(1)

文:朱克雄

作者简介:朱克雄,男,汉族,1964年7月出生,甘肃静宁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华辞赋家联合会理事,兼中华辞赋报(网)副主编,甘肃省平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经济师。

一、漫谈“泾渭分明”

Ramble "distinct"

甘肃省平凉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 朱克雄

Vice director of office of local Chronicles of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 Zhu Kexiong

摘要:从“泾渭分明”这一成语的本源以及文学意义上来看,毫无疑问应该是“泾浊渭清”;而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看,泾渭的清浊并非一成不变,之所以各种词典上会出现与“泾浊渭清”完全相反的“泾清渭浊”之说,与郑玄的“误导”和乾隆皇帝的“定评”有一定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季节和不同气候条件下两个河的清浊程度也是有变化的:有分明的,也有不分明的;有泾清渭浊的,也有泾浊渭清的;还有泾渭河水色一样的。

Abstract: from the \"distinct\" the origin of this idiom, and literary sens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should be \"computed.in turbidity nutrient-laden qing\";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entirely different QingZhuo is not fixed, the various dictionaries will appear with \"computed.in turbidity nutrient-laden qing\" opposite \"the hengjing pure nutrient-laden turbid\" and \"misleading\" with zheng xuan and the emperor qianlong \"assess\" has a certain relationship, but more importantly in different times, different seasons and different climates two QingZhuo degree of the river there is a change, there are distinct, also has not distinct; Hengjing clear nutrient-laden turbidity and computed.in turbidity nutrient-laden qing; And going to the water color the same.

Keywords: rambling distinct

泾河是渭河一级支流,也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的第一大支流,即黄河二级支流。它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北源出于固原大湾镇,至平凉八里桥汇合,东流经平凉、泾川于杨家坪进入陕西长武县,再经政平、亭口、彬县、泾阳等,于高陵县陈家滩注入渭河。泾河全长455.1公里,流域面积45421平方公里。泾河干流河谷开阔,一般在1公里以上,平凉至泾川间,谷宽2-3公里,川地平坦完整,有良好的灌溉条件。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今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水系涉及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在秦晋豫三省交界处--号称陕西省东大门的潼关县港口镇注入黄河。渭河干流全长818km,分为上中下游三段,其中宝鸡峡以上为上游,河长430km,河道狭窄,河谷川峡相间,水流湍急;宝鸡峡至咸阳为中游,河长180km,河道较宽,多沙洲,水流分散;咸阳至入黄口为下游,河长208km,比降较小,水流较缓,河道泥沙淤积。渭河流域面积13.48万km2,其中甘肃占44.1%、宁夏占5.8%、陕西占50.1%。渭河南有东西走向的秦岭横亘,北有六盘山屏障。渭河流域可分为东西二部:西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为关中平原区。

“泾渭分明”是一个普通的成语,诗词文章中常有引用。但查阅辞典之后,竟越发觉得“清”“浊”难分。《汉语成语词典》的解释是:“泾、渭:甘肃、陕西境内的两条河,古人认为渭水清,泾水浊,两水在陕西境内汇合时,清浊分得很清楚。比喻人或事物的好坏就象泾水和渭水的清浊一样,分得清清楚楚。”《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简洁而明确:“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

《辞海》对泾渭的解释,以《诗·邶风·谷风》中“泾以渭浊”为基础。引孔颖达疏“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后常用以比喻人品清浊。”则引《毛传》“泾渭相入而清浊矣。”和《朱传》“泾浊渭清,然泾未属渭时虽浊而未甚见,由二水既合而清浊益分。”

《辞源》对泾渭的清浊作了特别说明:“传‘泾渭相入而清浊矣’。释文‘泾,浊水也;渭,清水也。’按泾清渭浊合于实际,其两水交汇之处,泾因渭入而浊。诗意甚明,而释文有误”。似乎古人搞错了,应该是泾清渭浊。然而“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的汉代民歌,明确表述了泾水之浊。而杜甫久居长安,《哀江头》中“清渭东流剑阁深,去往彼此无消息” 和《秋雨叹之二》中“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总不会有误吧?显然,虽然有“泾渭分明”之说,但到底是“浊泾清渭”还是“清泾浊渭”,实在是太不分明了。

《辞源》“泾渭”一条中“按泾清渭浊,合于实际”以及《汉语成语大词典》“泾渭分明”这一词条注解中“按,古人误认为泾水浊,渭水清”等说法是违背出处本义的。其实,如果单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泾渭的清浊只是一种说法而已,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实际”。

若要准确理解“泾渭”的本义,就要对《诗经·邶风·谷风》作一番分析: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矣。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求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谷风》共有六章,是一首典型的弃妇诗。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气写出,没有一丝疾声怒颜之辞,全是殷殷相诉的哀哀之语,通过女主人公自叙性的语言,把她善良温顺又带软弱的性格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该诗的第三章,她对自己的被弃进行了非常理性的分析:“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矣。”

孔颖达《毛诗正义》有“妇人既言君子苦已,又本已见薄之由,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以兴旧室以有新昏美,故见旧室恶。本泾水虽浊,未有彰见,由泾渭水相入而清浊异,言己颜色虽衰,未至丑恶,由新旧并而善恶别。新昏既驳已为恶,君子益憎恶於已。”之说。

马瑞辰:“按《说文》:‘湜,水清见底也。’引诗湜湜其止。《说文》又曰:‘止,下基也。’湜湜即状水止之貌。《毛诗》旧本,盖本作止。凡水流则易浊,止则常清。……诗意盖谓水之流虽浊,而止则清,以喻己之色虽衰,而德则盛。沚当从《说文》作止。”

江苏古籍出版社的《诗经全译》对于这两句诗的翻译就很到位:“比起渭水呀,泾水浊,泾水定下来也清清。”

丈夫喜新厌旧,怪她年长色衰,容颜不美,她执着地为自己辩解。诗用借喻的修辞手法,将泾浊渭清作比,泾水浊,是因为和渭水相比较,如果泾水止而不流,也会是清的。生动形象地说明自己并非不美,在容颜上也不见得比新妇差到哪儿去,只是丈夫迷恋新婚宴尔的美人,再也不愿接近故妇罢了。因此,“泾以渭浊”的本义应该是“泾水因为有了清澈的渭水而显得浑浊”,言下之意是“我(弃妇)因为你(前夫)有了新婚的妻子才显得人老珠黄”,这里运用的是《诗经》中非常典型的“比”的表现手法。

此后,文学作品中“浊泾”与“清渭”之说比比皆是。西晋文士潘岳从洛阳前往长安,作《西征赋》述写沿途见闻,其中说到对泾渭的直接观感:“(长安)北有清渭浊泾。”《梁书·元帝纪》也有“浊泾清渭”的文字。唐代学者韦挺在《泾水赞》一文中写道:“决渠浊流,属渭清津。”可以理解为将泾水的“浊流”和渭水的“清津”对举。诗圣杜甫又有“浊泾清渭何当分”,“旅泊穷清渭,长吟望浊泾”等诗句,在他的诗作中,说到“清渭”的共有将近十处,说到“浊泾”的就有四处。唐人王维、储光羲、皎然、权德舆、柳宗元、欧阳詹、贾岛、李德裕、白居易、李商隐、许浑、韩偓、吴融、贯休等人的诗文中都可见“清渭”字样。

譬如,白居易作品中五处说到“清渭”,他的《重到渭上旧居》诗写道:“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他在《泛渭赋》中也曾经写道:“泛泛渭水上,有舟沿兮溯兮,当此百里之清流。”因为白居易住处近临渭水,所谓渭水“清流”之说应当确凿可信。南宋诗人陆游《剑南诗稿》中也有七处见“清渭”之说,其中有“我昔从戎清渭侧”句,又如《远游二十韵》:“辕门俯清渭,彻底绿可染。旧史所登载,一一尝考验。”从口气之坚定看,似乎当时人所说“清渭”也是确实的。南宋学者朱熹《诗集传》也写道:“泾浊渭清,然泾未属渭之时,虽浊而未尚见,由二水既合,而清浊益分。”

不仅在文人的诗赋之中有“泾浊”“渭清”之说,而且在《柳毅传书》《魏征梦斩泾河龙君》(《西游记》中魏征梦斩泾水老龙的故事即出自此)之类的唐传奇中,泾水龙王以及龙子都是昏聩、邪恶、坏蛋的化身。这些文学形象无疑与“泾水浊”这一本义密切相关。

因此,关于泾水和渭水清浊之辩,古人毫无疑问认为泾水是浑浊的。

那么,后来人们为何会将泾渭的清浊颠倒了呢?

西汉《诗》学大家毛苌解释说:“泾渭相入而清浊异”,他没有明确说“泾渭”究竟何者清何者浊,因此,从语序来看,一般拘泥于字句的人习惯将“泾渭”和“清浊”理解为先后对应。此后,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为《诗经》作笺注,态度明朗地解说:“泾(水)以有渭,故见渭浊。”郑玄如此笺注,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误解了原文,二是他在东汉末年所见所闻确实是“渭浊”。

郑玄“渭浊”说一出,后来就误导了许多学人。以致于不少人将文学思维与科学事实搅混了。南宋王迈则有“由浊渭而入清泾”的说法。可见清浊之判断,在南宋已经出现异议。元代诗人侯克中则有明确题名为《浊渭》的诗作,其中写道:“浊渭清泾未易论,从他燕蝠自朝昏。商君必欲更秦法,宋玉徒劳吊楚魂。”所谓“未易论”强调“浊渭清泾”确凿无疑。

一种说法是乾隆庚戌年五十五年(1790年),皇帝读了上引苏辙与曹伯启的诗,觉得与“泾以渭浊”不符,忽然心血来潮,责令陕西巡抚查清。另一种说法是清代乾隆皇帝读《诗经》,不满意“泾浊渭清”的解释“大失经义”,他说,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作为隐居放言之人是可以的,稽古考经的学者则不能这样,更何况“作君师司政治者”呢?于是特地派陕西巡抚秦承恩进行实地考察。秦承恩奉旨亲自先后循泾水和渭水考察其水文状况,并前往泾水之源和渭水之源调查,又特别注意了两水交汇之处的情形。他在考察报告中写道:泾水“其流与江汉诸川相似”,而渭水“其色与黄河不甚相远”,“至合流处,则泾水在北,渭水在南,泾清渭浊,一望可辨。合流以后,全河虽俱浑浊。然近北岸数丈许尚见清,过此七八里外,清浊始混而为一。”据调查,泾水四时常清,只是每年十几天的汛期内河身浑浊,而渭水“水挟沙行,四时常浊,从未见有清澈之日”。

秦承恩又进行试验,据说泾水一石澄静之后有泥滓三升许,渭水一石则澄滓斗许。于是乾隆帝宣布了“实‘泾清渭浊’”的考察结论。秦承恩的汇报--《秦承恩奏》,作为乾隆帝《泾清渭浊纪实》一文的附录,也收录在《御制文集》三集卷一四之中。这篇可以看作水文史研究和生态史研究重要资料的文书,很可能就是《辞源》“泾清渭浊,合于实际”之类的说法的由来。关于泾水,《崆峒山志》中有:“源出崆峒西南六十里,亦名笄头山。百泉所汇,流而为泾。世称泾浊渭清由来久矣。考之史载,郑国凿泾为渠,引阗淤之水灌泻卤之地。又汉白渠歌曰,泾水一石,其泥数斗。后人据此遂咏之诗歌,形为传诖。即朱子诖诗,亦为前说所误,不知此特就盛夏潦水言之耳。况郑白二渠俱在泾六百里外,众水所归焉得不浊。若论源头,非盛夏其清见底。乾洗哉。

胡公诗详后。”关于这次勘察的原因与经过,《崆峒山志》中有平凉知府胡纪谟在《泾源记》中的记叙:“《谷风》:‘泾以渭浊’,自来笺释家咸谓泾浊渭清,承袭不易。我皇上万机余暇,披阅苏辙诗有‘滚滚河渭浊’,洎元人曹伯启诗‘泾清渭浊源何异’之句,以传注未足为据。命西省大臣察视泾渭二源,何清何浊。”庚戌三月平凉知府胡纪谟率人亲到泾水之源,筓头山百泉,俗称老龙潭去踏勘。结果是“水自峡中出,流入大川,晶莹明净,沙石可数。……循流而下,百十五里至白岩河。又二十里,自朱家峡东折三十里,历崆峒山;又三十里,由平凉郡西门外与大河合流。距筓头山九十余里。凡泾源所注之区,无论土壤石山,具见清浅涟漪,毫无泥滓。惟入平凉,河至泾州泾汭合流处,此百四十里中,因南北西三面山水所归,其色与泾源少异然。

不过微杂尘沙,须眉难鉴而已,迥非咸阳渭河之黄流耀日者。”最后感慨:“仰见圣天子明烛万里,不待玉步遥临,而真源早供,御览足征。泾水有灵,不甘久匿其面目,俾数千年清浊混淆,一旦蒙污尽洗,亦从来未有之遭逢矣。”胡纪谟又有《探泾源》诗:“鼎峙泉飞大小珠,老龙潭底贮冰壶。汪洋千顷无尘滓,不到高陵不受诬。”(现在人们常说的这首诗是“无数飞泉大小珠,老龙潭底贮冰壶;汪洋千里无尘滓,不到高陵不受污。”)虽然是简短的四言绝句,却表述得甚是明了。泾河的源头老龙潭有着“青泉石上流”的般的清爽,流经千里,清澈见底,直到了陕西高陵县域境内,才受到从此流入的渭河“污染”,形成了“泾渭分明”的景观。据说,乾隆看后大加赞赏。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演绎,说的是胡知府把这件事情调查清楚后,来到京城,找到了他的同年进士纪晓岚。当时纪晓岚正编撰《四库全书》,很受乾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

见到纪晓岚后,他把这一件事和盘托出。纪晓岚极为赞赏他的行为,非常感慨地说:“难得你有如此意识,纠正前世经典中的错误,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因后人信奉经典的心理,使一些错误就先入为主,以讹传讹,贻误后世。你能有纠正泾浊渭清谬误的做法,实在令人佩服。这件事我当尽力帮助,不知你有何打算?”胡纪谟就把他带来的勘查奏章递给纪晓岚:“请您把这个奏本转给皇上。”纪晓岚看完奏章后说:“这事有两处不便。一奏本洋洋洒洒近万字,引证过繁,只怕奏本递给圣上,圣上也不会看完。二即便圣上看了,批到户部,让户部实地勘查。到时你不能二次上本,又不能去催户部,这事就卡住了。”胡纪谟忙问:“那该怎么办?”纪晓岚稍稍思索后说:“官道不通走文道。”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胡纪谟马上知道该怎么办了。第二天胡祖谟来见纪晓岚,递上其《探泾源》诗稿,诗云:无数泉飞大小珠,老龙潭底储冰壶。汪洋千里无尘滓,不到高陵不受污。

纪晓岚正夸诗写得极妙时,门外传来“圣上驾到”声。纪晓岚对胡纪谟说:“人算不如天算,这件事八成有望,快跟我一起去迎驾。”迎进乾隆皇帝后,乾隆询问了《四库全书》编纂的情况后,发现了胡纪谟,问:“你是何人?”胡纪谟忙跪拜说:“臣是平凉知府胡纪谟。”乾隆问:“你来这里干什么?”不等胡纪谟回答,纪晓岚说:“他有一首诗,请圣上过目。”乾隆看完诗后说:“天下泾水有两条,一条在安徽境内,一条渊自化平,流经平凉,直到陕西高陵与渭河相汇。化平到平凉再到高陵,处处是黄土,这便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之说。然而天下人多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偏偏这泾河的河床全由沙石铺就,泾水自然是清的了。你的这首诗,要纠正《诗经》中的错误,对不对?”胡纪谟忙说:“圣上真是英才盖世,洞察天下。”这时纪晓岚已将案头的笔蘸好了墨,顺势递给乾隆,说:“请圣上表个态。”乾隆接过笔,在诗稿上写了四个字--刊谬是正。

如果真要从科学的角度考证泾渭“清浊”所谓的“实际”,现在也就只能从历史文化典籍上找依据了。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对于泾渭清浊的历史演变进行了研究。他指出:“泾渭两河的清浊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春秋时期是泾清渭浊,战国后期到西晋初年却成了泾浊渭清,南北朝时期再度成为泾清渭浊,南北朝末年到隋唐时期又复变成泾浊渭清,隋唐以后又成了泾清渭浊。”他认为,泾渭清浊的历史变化,与当地植被的保存与毁坏以及水土流失是否严重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历史时期在泾水和渭水上游地方开发程度的不同,导致了这两条河流含沙量的变化。比如秦汉时期,泾水上游地区接受了大批移民,农田面积的增大,森林的砍伐和草场的破坏,使得水土严重流失。泾水上游的马连河,当时称作“泥水”,可见河中有大量的泥沙。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族南下,农耕族内迁,大片耕地转变为牧场。据《水经注》记载,“泥水”在当时已经改称“白马水”。可见泾水上游植被有所变化。然而到了唐代以后,相应地区承受了更为沉重的人口压力,森林破坏更为严重,泾水又转而浑浊。渭水流域植被变化对河中泥沙量的影响,也有同样的规律。清代著名学者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中有:“泾涨渭涸 ,则泾清渭浊;泾涸渭涨,则泾浊渭清。”

史念海先生得出的结论,如果是以《诗经》以后的文学作品中的相关内容为依据来判定泾渭的清浊的话,那就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因为文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套板反应”的现象,一旦某个词语或说法形成,人们往往会不加考证地袭用。如果纯粹是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泾水和渭水的植被等地理环境的演变,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

总之,从“泾渭分明”这一成语的本源以及文学意义上来看,毫无疑问应该是“泾浊渭清”;而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看,泾渭的清浊并非一成不变,之所以各种词典上会出现与“泾浊渭清”完全相反的“泾清渭浊”之说,与郑玄的“误导”和乾隆皇帝的“定评”有一定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季节和不同气候条件下两个河的清浊程度也是有变化的。

因为有“泾渭分明”这一成语的缘故,现在每年有不少人前往泾渭河汇流处观看“泾渭分明”景观。但去的季节和天气不同,看到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有分明的,也有不分明的;有泾清渭浊的,也有泾浊渭清的;还有泾渭河水色一样的。

非常有趣的是新华社记者徐金泉在瑞士日内瓦萨克森罗纳河与阿尔沃河在的交汇处也拍摄到了“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只见从莱蒙湖流出的罗纳河水在左侧清澈几可见底,而从欧洲第一高峰勃朗峰流出的阿尔沃河水在右侧却湍急浑浊,两河交汇形成非常明显的界线

初入淮河四绝句解读(漫谈泾渭分明回首西望)(2)

二、回首西望“左公柳”

“左公柳”是晚清重臣左宗棠西进收复新疆时带领湘军一路所植之柳,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清代著名儒将。左宗棠从小生活在湘江之滨,对绿树有着特殊偏爱。据传,十九世纪下半叶他为收复新疆而率领湘兵来到西北大漠,深感气候干燥,寥无生气,而又水土不服,遂命令筑路军队,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遍栽柳树、杨树和沙枣树,名曰道柳。其用意在于巩固路基、防风固沙、限戎马之足、利行人遮凉。凡他所到之处,都要动员军民植树造林。后来人们便将左宗棠和部属所植之柳树,称为“左公柳”。左宗棠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位非常重要但又颇有争议的人物,他举办洋务事业、推行社会改革、一举收复新疆,功勋卓著;他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西北回民运动,是非功过说法不一。但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是,自己死后人们对他最没有争议的纪念竟是祖国大西北的一种柳树,而且人们不约而同地呼之为“左公柳”。可见从古到今在老百姓的心中,环境第一,生存至上。

回首遥望当年大西北特别是千里陇原,土地贫瘠,荒漠遍地。1869年,左宗棠率湘湖子弟进入西北后,看到那里干旱少雨,树木稀少,便命兵士在行军途中沿路种树。《西笑日报》描述为“自泾川以至玉门夹道种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1878年,左宗棠的同乡好友杨昌浚,在浙江巡抚任内因涉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去职,应邀协助左公督办新疆军务,见三千里驿道上,车辚辚,马萧萧,军威雄壮,夕日荒凉的戈壁,杨柳成行,浓荫遮地,便写了《恭颂左公西行甘棠》名诗 “大将(一说为“上相”)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脍炙人口,迄今不衰。上世纪50年代初王震将军在新疆接见左宗棠曾孙左景伊时,即席吟诵这首诗,并赞颂左宗棠的功绩。1931年,首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嘉伦和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二人合作的《玉门出塞歌》中有:“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光好,天山溶雪灌田畴,大漠飞沙旋落照,沙中水草堆,好似仙人岛,过瓜田碧玉丛丛,望马群白浪滔滔。想乘槎张骞,定远班超。汉唐先烈经营早!当年是匈奴右臂,将来更是欧亚孔道。

经营趁早,经营趁早!莫让碧眼儿射西域鹏雕。”1942年,蒋介石派蒋经国考察西北后发表的《伟大的西北》一文中,颇有感慨地写到:“左宗棠从西安到兰州一直到新疆,开辟了一条3000多里的大道,两旁遍植柳树,人行其间,只有感觉到伟大、伟大、伟大”。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先辈们“经营趁早”的呼号已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逐步实现。况且左宗棠植树纵然有其军事目的,但大量植树荫蔽后人、造福桑梓乡里却不能不说是左宗棠的一大政绩。直到全国解放初期,沿西兰、兰新公路两旁一些成行的大树还在,一些老树至今也不难找到,甘肃平凉柳湖公园就有40多株,给予了特别保护。像左公这样大规模地、卓有成效地植树活动是前无古人的。左宗棠为了进军新疆开辟陕甘、甘新大道,百年巨变而今已成为铁路、公路横贯中国大陆和连接欧亚两洲的“欧亚大陆桥”,通向世界。

中国西北自秦以来共有三条著名的大道:分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的驰道,唐代的“丝绸之路”,左宗棠开辟的 “左公绿柳之路”。“左公大道三千里,百万绿柳护两旁。”真可谓景色壮观,它无疑是西北开发史上的不朽丰碑。1869年他刚到西北时的情景是“土地芜废,人民稀少,弥望黄沙白骨,不似人间光景”。1880年当他奉诏从关外进京时,在中国西北这片最干旱、最贫瘠的土地上奇迹般地出现了一条绿色长廊。一路 “道旁所种榆柳,业已成林,自嘉峪关至省城,除碱地砂碛外,拱把之树,接续不断。”“兰州东路所种之树密如木城,行列整齐。”那么,左宗棠在西北到底种了多少树呢?据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甘肃省政府调查,甘肃境内平凉至酒泉有“左公柳”24.6万株,皆合抱之木。左公在光绪六年(1880年)的奏折中自称:只自陕西长武到甘肃会宁县东门六百里,就种活二十六万四千多棵树,其中柳湖有一千二百多棵。再加上甘肃其余各州约有四十万棵,还有在河西走廊和新疆种的树,总数在一二百万棵之多。而当时左公指挥的部队大约是十二万人,合每人种树十多棵。

回首西望“左公柳”,一种肃穆庄重便会涌入人们眼帘。大西北无垠戈壁拥着荒原漠野,长城残垣伴着大漠孤烟,驼铃响彻丝绸古道的苍凉,你就会不由地击掌,深为这些郁郁葱葱的“左公柳”扎根漠野、滋养家园的顽强而叫好,更为花甲之年的左宗棠在大西北抬棺西进砥砺出一串火花,绽放出一片春意的左公精神所折服。对绿树有着特殊偏爱的左公在胜利收复新疆的同时,倾注大量心血在大西北不毛荒山、无垠黄沙、裸露戈壁、荒野沟壑种植柳树的善举不仅形成了道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也得到了世人的无限敬仰。晚清官府曾在古驿道旁贴了这样一张告谕:“昆仑之阴,积雪皑皑,杯酒阳关,马嘶人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剪勿伐,左公所植。”此告谕的重点不在树而在人,是保护树但更看重左公精神的传承。民国时期的甘肃省政府两次行文保护“左公柳”,1935年的《保护左公柳办法》规定更为详细,如在全省普查编号,分段保护落实到人,树如枯死亦不许代,已砍伐者按原位补齐,树旁不得采掘草土、引火、拴牲口,保护不力唯县长是问等等。

初入淮河四绝句解读(漫谈泾渭分明回首西望)(3)

历经沧桑,左公栽植柳树已成为历史。但左公率领湖湘子弟戍边栽树的故事,将千古传颂。“一扫狼烟大漠熙,担当使命顶天颐。霜摧沙掩全不怕,长送春魂绿满陲。”提到左宗棠在西北的功业,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遍布西北各地的“左公柳”。这首诗既是对左宗棠率军西征沿途种树历史的真实记载,也是对左宗棠种树功业的热情赞颂。如今,从千里陇原到天山南北,公路两边大部分生长着又浓又密的柳树,这种柳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它是西北高原常见的旱柳,树身高大,树干挺直,如松如杨,枝叶柔密浓厚;每一棵树就像一个突然从地心涌出的绿色喷泉,茂盛的枝叶冲出地面,射向天空,然后再四散垂落,泼洒到路的两边。远远望去连绵不断,又像是两道结实的堤坝,护送着大路中间行走的车辆、行人以及周边祖祖辈辈耐以生活的城郭。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胡林翼曾极力称赞说:“(左宗棠)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

《清史稿》也有:“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宗棠为人多智略,内行甚笃,刚峻自天性。”“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以诚信相感。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林则徐赞曰:“一见倾倒,诧为绝世奇才。”“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翰林院侍读学士潘祖荫在给咸丰帝的一道奏疏中评价左宗棠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清代诗人刘体仁言曰:“左文襄幼年自负,几不可以一世,人称之为‘小诸葛’,公有时游戏笔墨致友人书,自称‘老亮顿首’。其后丰功伟业,媲美武乡,可称佳话。常谓后人思想薄弱,不敢以今拟古。武侯所当曹操、司马懿,对手较为劲敌。然文襄勋绩,南平闽、越,西定河、湟,过于六出祁山远矣。”梁启超评论左宗棠是“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曾国藩也有:“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伦理学家、教育家杨昌济曰:“宋韩、范并称,清曾、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范、曾办事兼传教之人也。”光绪帝赞曰:“大学士左宗棠,学问优长,经济闳远,秉性廉正,莅事忠诚。由举人、兵部郎中带兵剿贼,迭著战功,蒙文宗显皇帝特达之知,擢升卿寺。

同治年间,剿平发逆及回、捻各匪,懋建勋劳。穆宗毅皇帝深资倚任,畀以疆寄,洊陟兼圻,授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运筹决胜,克奏肤功。简任纶扉,优加异数。朕御极后,特命督师出关,肃清边圉,底定回疆,厥功尤伟。竭谋赞画,悉协机宜。旋任两江总督,尽心民事,裨益地方,扬历中外,恪矢公忠,洵能终始如一。”清代左公的湘阴同乡左钦敏赞曰:“综古今论之,邓、马、李、郭中兴帝室,无此战绩;卫、霍、韩、范功高边塞,无此雄威。班定远生入玉门,尚须陈乞;岳忠武痛饮黄龙,徒成虚名。勋名之盛,秦汉以后,谁与比伦?”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裴景福在著作中评价说:“左文襄佐骆文忠,仅一幕职而得行其志,似愈于曾文正之为相;奉命出征,发谋出虑,朝廷亦从不牵制,此老一生际遇,文正不如也。”近代文学家、书法家、学者朱孔彰言:“论者谓粤寇未平,无以制捻;捻寇未殄,无以制西陲叛回,其次序宜然。文襄尽瘁驰驱,白首临边,不易初志,功成名立,与日月争光矣。当其排众议,揣夷情,决胜算,我战则克,何其智且勇也!语曰: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伟矣哉!” 美国新闻记者、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给整个世界。”独立作家徐志频说:“左宗棠做人真实,做事实在,以凡人标准追求‘一艺一伎之名’,着眼做好分内事,真正做到了‘心忧天下’,以至事功盖世。”钱学森的岳父民国时期军事学家蒋方震曾说:“湘军,历史上一奇迹也。书生用民兵以立武勋,自古以来未尝有也。

谚有之,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而秀才则既成矣。”1983年8月,王震曾对左宗棠的曾孙左景伊说:“史学界最近作了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对左宗棠做出了正确,客观的评价。这对海内外影响都很大。左宗棠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情况下,立排投降派的非议,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左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发扬的。”“解放初,我进军新疆的路线,就是当年左公西征走过的路线。在那条路上,我还看到当年种的‘左公柳’。走那条路非常艰苦,可以想象,左公走那条路就更艰苦了。左宗棠西征是有功的,否则,祖国西北大好河山很难设想。”“阿古柏是从新疆外部打进来的,其实他是沙俄、英帝的走狗,左公带兵出关,消灭阿古柏、白彦虎,收复失地,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这是抗御外侮,是值得赞扬的。”“办洋务的人也有所不同,有些是爱国的,有些是卖国的。像曾国藩、李鸿章,就不能和左宗棠相提并论。曾国藩、李鸿章是丧权辱国的,左公在福建办船政局,在甘肃办织呢厂,在新疆的屯田,客观上还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对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左宗棠一生有功有过,收复新疆的功劳不可泯灭。”至此,我们不能不由衷地喊出:伟大的湘军,不朽的传奇!

“左公柳”已不单是一种自然景物,已经具有一种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成为诗人吟咏的对象和人们审美的象征。当然最著名的还是杨昌浚这首吟颂左宗棠的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杨昌浚并不是诗人,也未见再有其他的诗作行世,但只这一首便足以让他跻身诗坛,流芳百世,自左宗棠之后,在文学作品中,春风终于度过了玉门关。清代诗人肖雄所著的《西疆杂述诗》四卷中,有一首诗吟到“左公柳” 时云:“十尺齐松万里山,连云攒簇乱峰间。应同笛里迎亭柳,齐唱春风度玉关。”对新疆天山地区种植“左公柳”的情景,诗在自注中有这样的记载:“左文襄公檄饬湘楚诸军,各于驻处择低洼闲地,搜折树枝,排插为林。方及数年,已乎蔚然深秀,民甚德之。皆榆柳也”。当代诗人吟颂“左公柳”的诗词更是不少,著名词人张伯驹在其《杨柳枝》中这样写到:“征西大将凯歌还,种树秦川连陇川。绿荫多于冢上草,春风一路到天山”。著名诗人袁第锐在其《边塞新咏》组诗中称颂到:“众口谁言可铄金,左公杨柳尚成阴。

一从弭却硝烟后,坦荡通途直到今”。并加自注说:“‘左公柳’,清左宗棠入新时沿途所植,今尚有存者,为国家保护文物。”小说家张恨水《竹枝词》有:“大旱要谢左宗棠,种下垂柳绿两行。剥下树皮和草煮,又充饭菜又充汤。”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中写到:“庄浪河东西两岸的冲积平原上杨柳相望,水渠交通……道旁尚间有左宗棠征新疆时所植柳树,古老苍劲,令人对左氏之雄才大略不胜其企慕之思。”著名散文作家梁衡在他的散文《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中赞美左公:“只有少数有远见的政治家才会在战火弥漫的同时就播撒建设的种子,随着硝烟的退去便显出生命的绿色。”“读着左公柳这本岁月的天书,端详着这座生命的雕塑。古往今来,于战火中不忘栽树且卓有建树的将军恐怕只有左宗棠一人了……”这些诗章,或借史抒感,评论人物;或托物寄兴,关注生态,各具风格,从不同侧面展示出一幅幅“左公柳”的生动画卷,正如陈乐道七律《春柳》所云:“左公遗爱问谁怜?望里春云罩碧烟。千种离思萦别渚,万条吟绪托吹棉。浓遮关塞停征马,翠拂楼台忆锦年。看取神州新画幅,河山染绿浩无边。”缘缘堂主人曾绘制过一幅画,名为《翠拂行人首》,依依垂柳之下,并坐姊妹俩,正静静凝望远方,柳丝轻拂着云鬓,委实好看!由此联想到《点石斋画报》中题为《甘棠遗泽》的“左公柳”画,驿道两旁,绿荫葱笼,那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经典话语,即刻闪进人们的脑海。“左公柳”已从一种自然景物,上升为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精神食粮。正因如此,作为诗人吟咏的对象,它也成为审美的象征。

是的,面对如今愈来愈少的“左公柳”,我们只有鞠一把感动的热泪仰望它。因为,当年新疆、甘肃地区“赤地如剥,秃山千里,黄沙飞扬”的自然景象十分严重,左公在忙于军务之际,亲自携镐与军士一道植柳。在他倡导督促下,竟然形成道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多少年来,这些柳树生长在戈壁前沿,面对狂风的肆虐,沙尘暴的咆哮,骄阳的照射而始终面不改色,身不倾斜巍然屹立,并以它巨大的躯体,茂密的枝叶为大地染绿,让戈壁生辉。“左公柳”,它所绽放着的不就是值得大赞特赞的左公精神吗?左公植树,我们乘凉。所以,面对这些古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为它脱帽致敬呢?

如今,在祖国大西北,那些英勇无畏、坚韧顽强的“左公柳”仍旧巍然屹立着。这种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那粗壮的树干上,长密的枝条和嫩绿的叶片,年年都在传递着左宗棠“绿满天山”的期待,诉说着左宗棠与柳树的缘分和情感。只要这“左公柳”不倒,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就永远不会倒!还是让我们以“十万湘军赴北方,金戈铁马射天狼。几多鲜血侵衣甲,一缕忠魂固华疆。播绿天山枝覆地,插枝戈壁柳成行。古来征战几多事,现在犹谈左上相。”的赞诗来结尾吧!

| 读史阅世 | ID:dushi828

笑谈历史风云,戏说野史轶闻,以史为鉴,丰富阅历!

○温馨提示:亲 错过就是一辈子 请长安识别关注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