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人生大事年表(生于盛世死于乱世)

唐玄宗开元元年(712年),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南窑湾村,而此时正是盛唐的开始。

杜甫的人生大事年表(生于盛世死于乱世)(1)

杜甫出生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了激情和进取的时代,整个唐朝正处在上升的时期,广远的疆域,繁荣的经济,强盛的国力,使人们都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奔逐大漠,封侯万里,寻求冒险和刺激,成为许多青年人的生活目标。在杜甫出生这一年,唐玄宗正式登基,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唐朝的发展进入到一个鼎盛时期。杜甫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杜甫的人生大事年表(生于盛世死于乱世)(2)

盛唐气象

杜甫的家庭是一个具有书香传统的官宦家庭,他的祖先杜预和爷爷杜审言对他有大影响。杜预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军事家,杜审言则是初唐著名诗人,“五言律诗”的奠基者之一,在当时,与李峤、苏味道、崔融并称为“文章四友”,非常有才气,杜审言的诗歌创作对杜甫有着直接的影响。

杜甫的人生大事年表(生于盛世死于乱世)(3)

文章四友

杜甫的父亲虽然是是官员,但官职很小,没有什么名气。杜甫的母亲崔氏在他四岁时就病逝,他父亲给续娶了一位继母,他的弟弟妹妹都是继母所生。杜闲要出外做官,他的继母不愿意抚养他,于是他就被他父亲寄养在他姑母家。

那时正处于开元盛世,杜甫年幼时接触了许多有趣的事物,而且杜甫少时就不同于其他孩童,他非常聪明,很早就开始读书写字,七岁那年就作了第一首诗,关于歌颂凤凰的。14岁就在洛阳与崔尚、魏启心等名士交游,他的诗歌文章​‍‌‍​‍‌‍‌‍​‍​‍‌‍​‍‌‍​‍​‍‌‍​‍‌​‍​‍​‍‌‍​‍​‍​‍‌‍‌‍‌‍‌‍​‍‌‍​‍​​‍​‍​‍​‍​‍​‍​‍‌‍​‍‌‍​‍‌‍‌‍‌‍​得到他们的赞赏,并给予极高评价。

杜甫有着远大的抱负和追求,家乡巩县对他来说已经太小了,他一直就想去闯荡外面广阔的世界。盛唐一代英雄主义的时代风气又时时激励着他,使他更加豪情满怀。

于是杜甫长大后就开始游历祖国山川,那时天下太平,海晏河清,社会的安定繁荣为漫游创造了基础。19岁游晋地,至郇瑕。杜甫从二十岁到二十九岁,他游遍了吴越和齐赵之地。在吴越之地他见识到了江南旖旎秀美的山水,了解了当地的动人故事,为他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

在游历完吴越之地,24岁的他来到了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长安,参加了朝廷的科举考试,尽管杜甫准备十足,但可惜落榜。

杜甫的人生大事年表(生于盛世死于乱世)(4)

长安夜景

之后他又漫游齐赵之地,见识了祖国俊丽的河山,让他心中充满豪情壮志,期间他登上泰山,写下来脍炙人口的《望岳》,歌颂了祖国河山的美丽也歌颂了贤明的君主以及开元盛世。在这次旅途中,他还结识了苏源明、高适等人。

杜甫的人生大事年表(生于盛世死于乱世)(5)

望岳

公元741年,30岁在外游历完的杜甫,回到了洛阳,祭拜了先祖。之后杜甫与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结婚,结婚后,他和妻子情深意切,相敬如宾。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不管命运如何的颠簸,生活怎样的艰难困苦,妻子一直给予他温暖和支持,也分享着他的痛苦和欢乐。

公元744年,33岁的杜甫和44岁的李白在洛阳相遇了。那时的李白被官场排挤,非常愤懑地从长安来到洛阳,杜甫非常喜欢李白,就主动和他结交。虽然两人年龄相差很大,但志趣相投,便结伴漫游,杜甫还遇到了好友高适,三人就一起漫游梁宋之地,之后他们各自分开。

杜甫的人生大事年表(生于盛世死于乱世)(6)

壮美河山

745年秋天,李白和杜甫再次相遇,他们访仙寻道,饮酒狂欢,互相倾诉各自的政治理想,分开时两人互赠诗篇,但这次分开却是永远的分开,两人自此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再也没有相见。杜甫后来每当想起,就尝尝写诗怀念李白。

公元745年底,杜甫再次来到长安求取功名,但这次来时,已经和上次不一样了。长安城看起来是如此的繁荣昌盛、歌舞升平,但实际上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处处涌动。

杜甫来到长安后结识了许多和他志趣相投的士子,在747年,怀着满腔自信的杜甫参加了科举考试,但却和上次落榜了,而这次不止他一个人落榜,而是全部落榜。

因为这次主考官是李林甫,历史上著名的奸相,李林甫自己不学无术,口腹蜜剑,嫉才妒能,仇视及迫害正直、有才华的人。而李林甫就是唐玄宗放纵的结果,当唐玄宗问及这次科举情况时,李林甫竟说“野无遗贤”,唐玄宗竟然不加追问就相信了。

唐玄宗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进去之心,在位日久,对朝政逐渐心不在焉,听不进劝谏批评的意见,整天沉溺于声色,并且宠幸大量口腹蜜剑毫无才学的小人,造成朝堂混乱,政治风气极度被败坏。

这次科举的事件,杜甫遭受重大打击,之后和别人倾诉,写诗抒发自己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愤懑。后来几年,杜甫又结交有名望之人,希望他们在政治上引荐自己,但无济于事,杜甫更加心灰意冷。

此后在长安几年间,杜甫生活逐渐困顿,但也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许多社会现实问题,并写诗描述了长安背后的黑暗以及抨击腐败乱权的权贵。虽然时局黑暗,杜甫却坚守本心没有堕落,那时杜甫生活在长安的少陵,但因为没有生计,家庭非常困苦落魄,幸好有多年前的好友苏源明的时常接济,不至于饿死。

杜甫也在这期间深入了解社会背后的黑暗和底层百姓的真实生活情况,并结合亲身体验之后,诗歌风格转变,不再是无忧无虑的豪迈,转向沉郁顿挫风格。

之后杜甫离开长安,带着家人辗转各地,他的亲戚因为杜甫落魄,都避开他及家人,只有好心之人对杜甫抱有同情,帮助了杜甫一家,公元755年,杜甫把家人安定在奉先之后,返回长安。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国都沦陷,叛军肆虐。长安沦陷逃亡过程中被叛军俘获,杜甫坚决不仕伪朝,之后肃宗恢复国都,肃宗因念杜甫坚贞,任命了一个无实权的小官。又因过于正直,被人排挤,贬斥到地方做参军,跟着军队辗转各地,杜甫的身体也因过度奔波劳碌开始患病。

杜甫的人生大事年表(生于盛世死于乱世)(7)

辗转到成都后,并居住在成都草堂。在这里杜甫相遇了路过成都,且已经成为节度使的高适,还遇见了严武,当时正值兵荒马乱,没有人救护很容易丧命,严武欣赏杜甫才华,正是因为严武的保护,杜甫一家人在成都的生活开始变得稍好。

杜甫的人生大事年表(生于盛世死于乱世)(8)

成都草堂

763年安史之乱终于平息,杜甫欣喜若狂。764年,严武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也就入职了严武的幕府。而这就是后世称杜甫为“杜工部”的由来。

765年因为身体原因,杜甫向严武辞职,严武同意了。但没想到几个月后,噩耗传来,严武去世了,此前杜甫的好友苏源明在长安饿死,郑虔病逝于台州,李白也已在762年去世,接连遭受打击,杜甫的身体更加糟糕。严武的去世导致杜甫失去了靠山,他决定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顺江东下荆楚,又开始了漂泊之旅。

公元765年的春末,他到了移居夔州,之后曾数次移居。767年秋后,左耳聋掉,双眼的视力因眼疾发作,开始看不清东西。接着768年到769年又在江陵,岳阳,衡州,潭州之间辗转漂离。

公元770年,时年59岁的杜甫,住在潭州舟中的杜甫又因叛乱,逃亡衡州,之后想前往郴州,但在耒阳大洪水,只能重返潭州。暮秋,又离潭州,顺湘江而下。770年冬天,病重,作完绝笔诗就病逝于舟中。

杜甫的人生大事年表(生于盛世死于乱世)(9)

杜甫的一生是悲惨的,他经历了无数的艰难与痛苦,理想和抱负无法实现,政治挫折、逃亡、贫穷、饥饿、疾病、儿女夭折、兄弟离散, 所有这些都使杜甫的肉体和精神长期受到煎熬和磨难。

使他感到更为痛苦的是, 他所热爱的黎民百姓,在黑暗和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遭受无尽的苦难; 他所热爱的国家民族,在腐败政治和连年战乱的摧残下,越来越衰落沉沦。

从有诗人以来, 还没有人像杜甫这样伟大,他的伟大人格也让后人称颂,被推崇为“诗圣”,他所留下的诗篇,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意义,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和意义,被认为是“诗史”、“集大成”。

最后笔者借用陆游的诗评价杜甫,“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