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一定要做的十件事(说说清明节中您不一定知道的那些事儿)
我就不渲染了,套话取消!开门见山直接亮出我的结论:清明节是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最特殊的!那它特殊在哪里呢?简单地说,清明节是传统节日中唯一的阳历节日,而其他的传统节日都是阴历的。我们先看下传统节日的大体分类:第一种:不是初一就是十五,比如春节是正月初一,中秋是八月十五;第二种是日和月的数字相同,且都是单数,比如五月初五(端午)、九月初九(重阳)。唯独清明节不在这两种分类里面。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只有清明节特殊呢?
其实我们从杜牧的那首《清明》就能发现问题。“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清明时节”这四个字,告诉了我们什么?清明本是一段时间而不是一天。哪段时间呢?我们知道清明之前是春分,之后是谷雨,一共15天,这段时间万物开始生长,对我们农耕民族来说,是播种的季节,人们种下种子的同时也就种下了这一年的希望。所以我告诉大家:清明原本是一个节气,它不是节日(现在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这也是清明节跟其他传统节日的最本质区别。那么既然清明是节气,它当然就是阳历的。可能这一点还有很多人混淆,以为节气是阴历的,那就错了。
说到清明节的第二个文化内涵,就要提到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了。他在做晋国国君之前,曾经在外流亡了十九年,期间虽受过礼遇,但更多的是苦难。甚至最严重时到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程度。有一次饿到快要休克时,旁边的贤臣介子推断然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然后与挖来的野菜一起煮成汤,救了重耳一命。这就是“割股奉君”的故事。但当重耳做了国君大肆封赏时,唯独忘了介子推。经人提醒后恍然大悟,马上派人寻找。原来介子推不愿再当官,便携母一起到风景秀丽的绵山隐居。晋文公得知后亲自率众大臣到绵山求访,可百般寻找也不见介子推母子。此时,晋文公“急中生智”:如果用火烧了绵山,介子推是个孝子一定会为保全老母生命而出山。结果大火烧了多日,也不见介子推的踪迹。最后当晋文公登上绵山时,发现了介子推母子烧焦的遗骸和半张破席子。晋文公是追悔莫及,可惜为时已晚。于是下令改绵山为介山,将介子推母子隐居的岩洞改建成介公祠,并在绵山脚下的柏沟村立“介庙”,又将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他还把一段烧焦的柳树带回去,给自己做了一双木鞋。每穿上它就会叹道:“悲哉足下。”从此以后,“足下”这个词就成了上级对下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了。第二年介子推的忌日,晋文公又上了绵山,当他看到有被烧焦的柳树死而复活时,认为柳树是介子推的化身,便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所以挂柳枝的习俗就这样传了下来。同时要求百姓也来绵山为介子推扫墓。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晋文公在清明时节这段时间设立了寒食节(介子推忌日这天),这一天是不许开火做饭的要吃冷食,有点像伊斯兰的斋月。由于介子推是被大火活活烧死的,因此晋文公在介子推忌日这天,以吃寒食的方式寄托哀思,免得引火再烧了绵山。这跟端午节,往汨罗江里扔粽子,怕鱼吃了屈原躯体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个人的观点是,晋文公设立寒食节的时候,还没有清明节的概念,应该是,在清明时节的这段时间里设立了寒食节,那么在清明时节的这段时间里,人们也没有给祖先扫墓的习俗,是在晋国(今山西)晋文公要求晋国的老百姓只给介子推扫墓。好了到这儿,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之二就有了-----寒食节。
到了唐朝,寒食节已经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其习俗保留的同时也有所发展,比方说寒食节那天,本是山西老百姓为介子推扫墓,唐朝时变成了全国百姓祭祀祖先的日子。这就像端午节的粽子,本是投江喂鱼的,后来发展成人们在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的习俗。
古人对祖先的祭祀是这样:上古时期,只有墓没有坟,也就是只挖土安葬,地面上没有坟头,也没有其他标志,祭祀是在宗庙里举行的。当坟头出现时,地面上有了标志,人们祭祀的地点也就改到了墓地,所以这个坟头的意义很大,使人们对祖先的思念有了物质上的精神寄托。到了战国以后,上坟扫墓的风气逐渐浓厚,因此扫墓行为很早就有了,但不一定在清明时节。(当清明节纯粹是个节气的时候,跟祭祖和扫墓还没有关系。)清明时节扫墓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开始盛行。那么在清明时节扫墓的习俗,就是来自于寒食节祭祀介子推,后来随着寒食节成为全国性地节日,祭祀扫墓也就自然成了寒食节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样清明节就有了文化内涵之三--祭祀祖先。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今天的清明节融合了古代的寒食节,其实它还吸收了古代的另一个节日--上巳节。(这段文字我在上一篇《三月三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情人节》中已经发表,为了文章的完整性,重叙之。)上巳节起源很早,周代已有之。上巳节是农历三月初三,也在清明时节,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读:福细)。祓禊简单地说,就是上巳节这天在水边举行的祈福消灾活动。祓禊仪式结束之后,文人雅士们会坐在河渠两旁,上游放置好酒杯,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起杯喝酒,吟诗作赋。这就是“曲水流觞”。那么最有名的,当数永和九年王羲之在兰亭的那次,由此诞生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除了士大夫阶层的祓禊活动,上巳节这天,青年的男男女女会走出家门出去谈情说爱,寻找意中人。我们知道古代是没有自由恋爱的,只有三月初三这一天恋爱是自由的,不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限制。可惜到后来,汉民族把这个传统忘掉了,只有一些少数民族保留了下来。如今我国很多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依然过上巳节,甚至还要放假一天。也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通过考古,发现商周时期的墓葬很少有双人的,都是单人墓。这说明商周时期完善的婚姻制度还没形成,那么人类的繁衍主要靠远古时期遗留下来的“欢乐谷”习俗,也就是由当时的“政府”指定一个地方,让青年男女都聚到这里互相挑选自己的性伴侣,甚至当场发生性关系。这个活动的时间《周礼》中记载是仲春之月,魏晋时把这个日期固定在三月初三,当然到了魏晋时期完善的婚姻制度已经形成,男女之间不再是挑选性伴侣而是意中人。三月初三这一天在古代是非常热闹的,对于青年男女来说就是一年一度的狂欢。因此,现在把七夕说成是中国情人节,完全是商家炒作,纯属没文化,数典忘祖。如果非要给中国定个情人节话,那一定是三月初三,不会是其他日子。也可以说古代的上巳节就是中国的情人节,但上巳节跟寒食节一样,由于日期离得太近,又都在清明时节,所以当清明这个节气逐渐演变成节日的时候,这两个节也就逐渐融入了清明节(只不过今天的清明节更多的保留了祭祀习俗,其他的习俗逐渐被遗忘了)。这样今天我们再说中国的情人节就只能是清明节了(少数民族地区除外,比如广西整个省都过上巳节,三月三这天全省放假),当然这么说会有很多人接受不了,所以我这里只能说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之四-上巳节。(其实我觉得把清明节说成是情人节,其寓意是非常好的。这样的话在清明时节,我们既有对祖先的感恩,又有情人之间孕育新的生命,这不正是生命的繁衍不息吗?您觉得呢?)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之五前面已经描述,就是它的特殊性,原来是节气,后来发展成节日,现在既是节日又是节气。
到此,清明节的演进过程及文化内涵已基本交代清楚,但我想也许它还应该有个隐性的文化内涵在里面。想想为什么到清明节,我们就会去祭祀祖先或给故去的亲人上坟呢?是不是有种感恩的情愫驱使我们这一天必须去,否则心灵会不安。所以我觉得把清明节称为中国的感恩节,应该不为过。
最后总结一下,清明节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本是节气,后发展成中国传统节日,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古代的寒食节和上巳节由于在时间上相近,逐渐融入清明节。使清明节成为内涵最丰富的传统节日,没有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