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自贸科技园区有什么(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园区分布情况)

成都高新自贸科技园区有什么(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园区分布情况)(1)

  • 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
  • 园区城市总体规划:天府国际空港新城(高新东区)位于成都东南部,总规划面积约483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园区62.3平方公里。按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典范城、全球公民创新创业汇聚区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地的发展定位:在城市建设上遵循自然与城市相融合、产业与生活相融合、空港与新城相融合、独特蓝绿生态系统、响应气候进行规划、公共交通优先设计、小街区活力社区等理念,建设绿色健康美丽的典范城市、宜业宜居宜乐的生活城市;在产业发展上借力“临空”资源要素,依托高新区产业基础,以迎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和实现产业转换为目标,着力打造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的现代临空产业体系,重点发展临空指向性强、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新经济前沿产业。2022年初步建成“一环一廊一带”的产业空间结构。
  • 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
  • 园区城市总体规划:园区位于成都中心城区正南,面积约87平方公里,其中商业商务(科研)用地、住宅用地、道路及基础设施用地、绿地水系各约占四分之一。规划定位是:构建动力强劲、机制健全、环境友好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服务业生态圈。规划“一轴、七片、多点”功能分区,“一轴”指沿天府大道聚集人才、资金、信息等高端要素的主轴,形成城市现代服务业核心带;“七片”指对照产业功能布局,将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划分为七大片区,即天府生命科技园片区(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新南商圈片区(现代商贸业)、金融城片区(金融服务业)、国际会展片区(现代会展业)、国际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服务业)、天府软件园片区(信息服务业)、新川创新科技园片区(新兴服务业);“多点”指沿天府大道主轴聚集、按七大功能片区分布、涵盖辖区内的以“菁蓉I立方,菁蓉国际广场、中国—欧洲中心”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 园区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坚持“以人为本、先人后产、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创新创业人才栖息地、世界级生物产业创新与智造之都、国际化生命健康小镇”。国际生物城以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服务、智慧健康为产业主攻方向,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医学、医疗、医药、医政“四医融合”的发展路径,规划44平方公里产城一体产业聚集发展区,其中工业发展区26.4平方公里,统筹布局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实现生物与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力争到2035年,实现聚集生物产业人才超过20万、企业超过3万家、产值超过5000亿。
  • 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
  • 园区城市总体规划: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是西部金融中心的主要载体,以传统金融业为基础,以新兴金融创新为特色,以高端服务业为配套,构筑现代金融生态圈,努力打造“西部领先、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总部商务区”。区域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设,一期“天府国际金融中心”主要入驻传统金融机构总部及金融监管机构,全国首个金融创新创业空间——“金融梦工场”已投入运营。二期主要入驻政务服务机构、大型企业和机构总部及高端城市综合体。三期为锦江两岸待开发区域,是未来开发的重点,承接成都市“资本市场”“财富管理”“新型金融”三大板块核心竞争力构建,规划建设相关金融主题产业园。
  • 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
  • 园区城市总体规划: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位于成都市主城区西北部,面积43平方公里,工业发展区29.3平方公里。园区按照“业态完整的高科技工业发展区”定位,以打造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信息终端三大主导行业体系,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为目标。目前聚集了英特尔、格罗方德、戴尔、联想、德州仪器、富士康、华为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园区内建有国家级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2016年,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573亿元,增长27%,位居全国综保区第三位,西部第一位。园区将进一步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释放产业发展空间,加强医疗、教育、交通、服务业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生活宜居性,建成集创新创业、智能制造、产城融合的新型生活城市功能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