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修为高的玉帝也怕孙悟空(此神仙实力秒杀孙悟空)

文:四角夔牛(作者原创授权)

西游故事中,有个三清四御的排名,这是我在本书其他文章中多次提到的,这里要说明一下,关于西游故事中的真正体系是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耀十都呢,还是玉帝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耀十都呢?按照前一种说法,玉帝是四御之一,那最高领袖就是三清,可是这个体系没有“一X”、“二X”,直接是从三开始排名的。按照后一种观点,玉帝不是四御之一,玉帝是最高主宰,可是按照后一种观点,就缺少了“二X”,玉帝算是“一X”,我们可以称为“一帝”或“一尊”。

西游故事中把四御称为四帝,按照以上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缺陷,就是缺少排名中的第一和第二。我的观点是,玉帝属于四御之一,当然,这里重点讨论三清中的灵宝道君。

灵宝道君在整部西游故事中,基本没有出场,只有几次提到了灵宝道君的名字,因为没有剧情需要,所以没有露脸。在大闹天宫那个故事中,如来降服孙悟空后,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玉帝很高兴,开了个盛会邀请大家齐乐乐,如来给起了个名字叫安天大会,玉帝吩咐手下分头去请各路神仙,这个安天大会所邀请的贵宾名单上,就有三清。这时候,并未说明三清是哪三位。在车迟国的故事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去偷吃的时候,借猪八戒之口,说出了三清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灵宝道君。

金角和银角实在是太厉害,银角大王用了移山之法,搬来峨眉山、泰山、须弥山压住孙悟空,差点把孙悟空压死,压的孙悟空差点七窍流血。孙悟空听说金角银角两位大王每天把山神土地叫过来给自己当值,也就是给自己当仆人,吓得说:既生老孙,何生此辈?(既生瑜,何生亮)。太上老君的两个看炉子的童子就把孙悟空吓得这样,更别提太上老君本人了。

太上老君的坐骑独角兕大王,也就是青牛精,依仗着太上老君的护身法宝金刚琢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导致孙悟空数次求援均无结果,最后又跑到灵山,如来说,我可以帮你,但是我不能出面,于是派遣十八罗汉带着金丹砂去帮忙,临出发前,如来私下里告诉了降龙伏虎罗汉,这只妖怪的真正主人,在妖怪套走了十八粒金丹砂之后,降龙伏虎告诉孙悟空去太上老君那里看看,孙悟空恍然大悟,原来是太上老君的青牛精,太上老君只能用芭蕉扇克制金刚琢,再用芭蕉扇降服青牛精。如来不敢出面的原因是怕这头牛带着金刚琢打到灵山,因为如来也斗不过这只牛,因为这只牛有金刚琢。这是表面原因,根本原因是不敢得罪太上老君。太上老君的法力实在是无敌的存在。

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观音菩萨保举二郎显圣真君,二郎神与孙悟空大战时,观音菩萨说我来帮一下二郎神,想用手中的玉净瓶砸孙悟空,这时候太上老君建议缓一缓,先用自己的护身法宝金刚琢,并且做了一番产品介绍:当年太上老君过函谷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了这件宝物,早晚最可防身。假如这句话是真的,假如以前观音不知道是太上老君化胡为佛,我估计,观音听到这句话时,犹如五雷轰顶。

元始天尊也是多次出现的角色,在西游故事中,元始天尊曾邀请弥勒参加自己的大会,弥勒在赴元始天尊的盛会之后,发现坐下黄眉童子下界为妖了,马上赶来收服黄眉怪。元始天尊和镇元大仙关系不错,曾邀请镇元大仙参加上清境弥罗宫的学习交流会。命令镇守在北俱芦洲的真武大帝扫荡群魔。

灵宝道君位于三清之一,号曰上清,虽然出场较少,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来分析一下灵宝道君究竟是怎样的一尊大神。

在秦始皇称皇帝以后,出现了成熟的三公九卿制度,据说,在秦朝之前就有三公的说法,到了秦始皇时期,就完全成熟了,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首,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军事方面的军务。御史大夫是监察官,负责对百官的监察、弹劾等事务。

我在前面说过,我认为三清是西游故事中的最高级别,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参照三公的设置,分别推测一下三清的分工。

以前有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休和尚,我这里有两枚石子,一枚黑的,一枚白的,现在放在两个布袋子里,你能猜出哪个是白的吗?结果,这个人偷偷放进去两枚黑的,不管怎样猜,都是黑的。结果,一休让新佑卫门伸手拿到第一枚石子后,马上扔到池塘里,然后看另一枚石子,最后,这枚石子是黑的。这里,我们也用同样的排除法来分析一下灵宝道君。

为什么修为高的玉帝也怕孙悟空(此神仙实力秒杀孙悟空)(1)

太上老君的职权和角色,在西游故事中,明确提到的是:解化女娲炼石补天之名。身为道祖,是最高精神领袖。过函谷关,化胡为佛。就凭这三重身份,就足可以称为宇宙第一。实际情况是,“解化女娲炼石补天之名”是银角大王说的,身为道祖,是观音菩萨和孙悟空等神仙尊称太上老君的,“化胡为佛”是太上老君自己说的。在车迟国那个故事里,三清的排位十分明确,中间是元始天尊,左边是灵宝道君,右边是太上老君。古代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各朝各代,有一些不同,我们且不论猪八戒说的左右之分是从猪八戒的角度看还是从元始天尊的角度看。我们只看三位师兄弟各自变化成了谁,就知道三清的排名了:孙悟空变作元始天尊,猪八戒变作太上老君,沙悟净变作灵宝道君。这样一目了然,三清的排名应该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灵宝道君。

从这里可以得出结论,太上老君应该是负责教务方面的最高精神领袖,就像一个寺庙中的方丈。

元始天尊的角色,从一个细节来推测,荡魔天尊当年曾担任北方真武大帝,在这期间,奉元始天尊之命,把北俱芦洲和南赡部洲的妖魔全都剪伐干净。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元始天尊在三清(三公)的角色分配上,负责军事。再往深处推测一下,荡魔天尊担任真武大帝是奉玉帝之命,可扫荡群魔是奉元始天尊之命,这说明,极有可能是元始天尊是掌握政权,负责政务的角色,玉皇大帝协助元始天尊处理具体的事务。区别于太上老君的教权,元始天尊掌管政权。

那么灵宝道君呢?按照排除法,太上老君分管教权(教务),元始天尊分管政权(政务),那么灵宝道君应该是负责天庭群仙的监察工作,监督天庭的秩序运转。

灵宝道君虽然没有多少台词,但是也是大天尊一级的,在西游故事开篇时,就写到过,孙悟空封为齐天大圣之后,每天无所事事,到处闲逛,遇三清就说个老字,遇四帝就说个陛下,遇到五方五老等神仙都以兄弟相称呼。这里的孙悟空应该是遇到了三清、四帝、五老等之一,因为后来,如来佛作为五老之一,收服孙悟空时,孙悟空竟然不认识如来。

有的观点把灵宝道君解读为通天教主,认为通天教主就是灵宝道君,我觉得这是强迫症犯了。西游故事中有三清,封神故事中有三位教主,这三位教主其中两位正好是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所以就强行把通天教主解读为灵宝道君,还振振有词地说:商朝时叫通天教主,到了唐朝叫灵宝道君,也不很正常嘛?此处我想打一个(流冷汗)的表情。

西游故事中的天庭体系,也是按照古代的朝廷设置的,比如天庭的神仙也有文武之分,像李天王、哪吒、巨灵神等算是武将,像六司等,属于文臣,在文臣和武将中,有一部分神仙是专门掌管监察、缉事、巡视、监督等工作的,具体工作就是维持天地之间的运转秩序。比如西游故事中,泾河龙王与袁守城打赌。有一个渔翁每天都去向袁守城问卜,袁大头就告诉这个渔翁去哪里钓鱼最能坐收渔人之利,这个老渔翁在和一个砍柴的樵夫坐而论道时,不小心说出来了,泾河里的巡河夜叉听见后,告诉了泾河龙王,泾河龙王大怒,想聚集刀兵,杀了袁守城,结果,有狗头军师瞎出主意,泾河龙王就去问袁守城下一次的降雨如何?目的是,如果袁大头说的不准,就把他赶走,保全自己的鱼族,这个袁大头有两把刷子,算的很准,泾河老龙为了打赢,私自克扣降雨点数,违逆玉帝圣旨,被玉帝安排魏征杀了,泾河老龙就在冥司上蹿下跳,后来唐王到了地府去当面对质,可是泾河老龙已经投胎去了,这时候,阎王爷就说,那泾河龙王早就在南斗星死簿上写明白了,他阳寿已尽,早就该死了。这个负责登记神仙生死的南斗星君,就是天庭文官中掌管监察工作的神仙之一。

为什么修为高的玉帝也怕孙悟空(此神仙实力秒杀孙悟空)(2)

有读者把《西游记》解读为阴谋论,我坚决反对这种把《西游记》解读为阴谋论。西游故事中的确有政治斗争,也的确有阴谋,但是,把西游故事的大背景直接设定为一个惊天阴谋,一个弥天大谎,我觉得不合适。我在本书中多次强调,西游故事有很多历史的典故和吴老先生所生活的明朝的影子,但这并不能就作为取经故事是一个巨大阴谋的佐证。

极少露脸的灵宝道君和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关系如何呢?

按照阴谋论的观点,三清之间矛盾很深(主要是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三清中的太上老君和玉帝矛盾也很深,玉帝和如来矛盾也很深,如来和燃灯之间的矛盾也很深等等。理由还义正言辞:玉帝联合元始天尊架空太上老君,燃灯、弥勒和如来有派系之争,太上老君拉拢燃灯,元始天尊拉拢弥勒等等,其实,从西游故事中看,三清之间,并未直接描写三清之间有矛盾,当然,也可能是有矛盾的,只是未明说。参加谁的大会,并不能代表这个人就是和谁一派的。举两个例子说明,一,镇元大仙在前往天宫参加弥罗宫讨论学习会时,先去的上清境弥罗宫,后又前往元始天尊那里,最后从离恨天兜率宫回家的,这一趟,镇元大仙把三清都拜访一遍,我们在解读镇元大仙的那篇文章里说过,镇元大仙是一位逍遥子在的大佬,按照阴谋论的观点,镇元子属于哪一派?二,在西游故事中,除了蟠桃会,丹元大会,其他的盛会还有灵山的盂兰会和龙华会等。在孙悟空大战蜈蚣精时,被蜈蚣精的法术所伤,黎山老母前来救援,这时黎山老母就明确说,她是刚从龙华会上回来,指点孙悟空去请毗蓝婆,毗蓝婆也说,我自从盂兰会上回来,三百年不曾出门。在大战黄眉怪时,孙悟空从大圣国师王菩萨那里请来一路神兵小张太子,这个小张太子在自我介绍时,就说过:也曾赴过龙华会。这里,小张太子以曾经去过龙华会为荣,这是自抬身价的砝码。这里的几个人,去过盂兰会和龙华会就是灵山一派的人吗?显然不是,小张太子可能是,因为他是大圣国师王菩萨的弟子。

我在其他文章中说过,有些盛会邀请外人,是为了提高大会的知名度与合法性。有些大会,级别太低的神仙还没资格参加呢,西游故事中明确写到,东华帝君的小徒弟东方朔,虽然陪着东华帝君参加过蟠桃会,但是没资格吃蟠桃,只能“三度摸”,也就是趁机摸一摸蟠桃,再舔舔手指头,一嘴的绒毛......

言归正传,灵宝道君虽然低调,但是不低级,三清四御都是大天尊级别的,只是在西游故事中,灵宝道君并没有出手的记录,三清的中的太上老君的坐骑和童子,就已经够让孙悟空喝一壶的了,若是三清亲自出手,必定是在瞬间毁天灭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