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为什么喜欢蝉(生命意识的外化)
中国古代以蝉为意象的诗词
从古至今,蝉的形象似乎充斥着人类生活的点点滴滴,不论是配饰还是用品,我们总能发现蝉的影子。而以蝉的形象构造的物品也是源远流长,其原型物品最早岀现在红山文化遗址当中,是一枚玉蝉其体型较大,身体有穿孔,用环形圆圈活中的蝉。
而且古代文人们有这种贵生重生,哀往悼逝的生命观与古人的时间观又紧密地联系起来,因为只有对时间观念有了充分的认识,才会更加珍视自己的生命。而那些被吟咏的蝉便拥有着文人们的生命意识,凝聚着古代士人叹时伤逝的生命体验,这些蝉便是他们生命意识的外化。
但为什么蝉成为了文人们生命意识的载体呢?这是因为对于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就如同春秋更迭。到了秋季便有临近末路的感叹;而蝉这种动物到了盛夏才变成虫到了秋季便要死去,生命是极其短暂的。
所以,当人们听到蝉的声声高吟,变知道秋天即将到来,这也就因此触动了生命感慨的那根弦,生出了人生短暂的无限愁苦。古代文人们对于蝉生命短暂的感叹很早就有了,如庄子的“嬉姑不知春秋” 是生命短促的象征。西晋傅咸的《鸣蜩赋》中蝉声被赋予了惜时叹逝的感慨。
在中国古代诗文中向来就有“伤春悲秋”之说,这主要是由中国文人的特殊情感所决定的。当我们翻阅那些文人的生平时候发现,中国古代文人大多是怀才不遇、生活潦倒、心情苦闷的文人士大夫,当他们的政治无法实现抱负、在生活上无以充饥的时候,那种郁闷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他们不免要寓于他物来抒发自己无处发泄的情感。
春天万物萌生象征着新的开始,当诗人看到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又联想到了自己的碌碌无为,心中的强烈反差必会产生伤春之感;秋天则是收获的季节,乂是将近冬天的时候,看到那凋零的落叶,文人们一方面感叹岁月不饶人,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一事无成所慨叹,这样就会产生悲秋的情绪。
蝉意象的文化探源——为什么在古人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有巫术灵物背后的文化之源——死后风俗
古人死后口中所含之物,多为玉制。据目前考古资料所知,我国从新石器时代后期,已有 在丧葬中用此物的习俗。现今所见最早的玲蝉古墓,当属发现于1953年大司空村商墓的第289号、第 233号;洛阳中州路816号周墓、洋西张家坡周墓亦有珞蝉的现象。西汉玲蝉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打孔, 估计是为了葬礼特制的玉蝉,与商周时期显然不同,也说明西汉死者口中含蝉已成为一种习俗。
古人视死生为同样重大,现实社会的价值观往往会延伸到死后的“世界气亡者口中的玲蝉,原始文化的研究者们多视为巫术灵物。实际上,古人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一直将蝉作为一个灵异之物来看待,关于它的生成就有两种说法,晋崔豹《古今注》中主“齐女化成说”,而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则主“朽木化成说”。
到汉代,蝉形玉玲的流行,应与古人将蝉的生理习性以及对这种习性所象征的意义附会于死者有关。蝉的一生从幼虫到成虫经历了蜕变、再生。蝉初为爬虫,生活于泥淖之中,却能脱壳生羽,飞身树端,这在古人看来有着极为神异的一面,更合于古人对于永生,对于脱胎换骨、羽化成仙的恒久追求。
这便是《淮南子·精神训》所向往的“蝉蜕蛇解,游于太清”的精神境界。巫术文化无疑是蝉意象中长生梦的最本初的文化源头。
2.作为地域文化的楚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楚地多蝉,这有文献及考古资料为证。从文献记载来看,楚地对蝉的称呼最多。考古发掘提供了楚地多蝉的实例,虽是玉蝉,但用来说明楚地多蝉是不错的。1954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石家河罗家柏岭遗址的石家河文化层的一处手工作坊内发现7件玉蝉,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蝉饰(距今约4400年),也是数量最大的一批,成为研究蝉饰的标本。
作为地域文化的楚文化给蝉意象产生过较大影响,故而蝉意象在《楚辞》及由楚辞演化而来的汉赋中频繁出现,而上文所论蝉意象所见文人思想的价值取向五大方面均可以在楚辞里找到源流。
3.蝉意象能体现——长生不死:中国道教的基本信仰
东汉时期是道教的创建时期,从人们对老子、道、道家的态度看,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即将破土而岀。东汉早期,人们除继续推崇黄帝外,更是尊崇老子。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而得名,相信人们经过一定修炼可以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道教以这种修道成仙思想为核心,神化老子及其关于'道’的学说,尊老子为教主,奉为神明,并以老子《道德经》 为主要经典,对其中的文词作出宗教性的阐释。道家思想便成为它的思想渊源之一。
道教在东汉创建,魏晋是它的“分化和发展”时期,南北朝是其“改造和充实”的阶段。汉魏六朝赋中的蝉意象大体与道教的这种发展同步,蝉意象的长生梦也正好与道教信仰的长生之梦相一致,“蝉蜕”被道教用来指得道成真或羽化成仙,使蝉意象从此染上了宗教的色彩,并影响到此后文学作品中的蝉意象。
唐代蝉的寓意与发展趋势蝉,这个自然界的弱小生命,餐风饮露、溺而不粪,夏生秋死,在苍茫的宇宙之中显得是那样的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这一生物特性受到了中国古人的关注和喜爱,不仅用它的原型制作一些生活用品,一些文人墨客还把它引入到文学作品之中。
因此蝉具有了独特的审美意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从实物中的蝉到宗教文化中的蝉;从蝉所体现出的时间生命观到高洁品质,蝉似乎与我们的文化息息相关,已经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蝉入诗赋,古已有之。《诗经》、《楚辞》之中都有过对蝉的涉及。而在此期间蝉意象始终是围绕闻蝉悲秋和高洁品质这两方面来展开的。而到了唐代,这时的咏蟬诗不但数量众多所表现出意象的种类也十分复杂。
此时的蝉不仅有了政治属性还有了羁旅离别属性和光阴属性。除了在数量上和艺术形象上的该变,唐代咏蝉诗还有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咏蝉同当时的社会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这是前代所不具有的。
初唐关注蝉、以蝉为题的并不多,而且初唐的咏蝉诗主要还是继承了前人对蝉“居高食洁”的评价传统,并没有发展。因此初唐文人笔下的蝉是清高、自重并风雅的,就如同虞世南的《蝉》一样。
到了盛唐,那一声声蝉鸣戛然而止,在那群星闪耀的盛唐,咏蝉诗却一下子消失在了文人的视野之中取而代之的是骏马、大鹏、龙凤等气势恢宏的意象。那些不起眼的小物们,他们已经不屑一顾了。而作为意象出现在诗中,也只是成为了一种或表淡泊宁静或表现丝總忧愁的现陪衬。
如王维。可以说咏蝉诗在盛唐的断层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活以及由此改变的文 人心态不无关系。盛唐国力强盛政治开明,此时的诗人也倍受时代氛围的感染变得豪迈与热情,再加上张说、张九龄这两位文人做宰相的事,使得文人们都具有了高远的抱负,看到了只要有才华就会被重用的事实。
“安史之乱”把文人们的梦想彻底打碎,迫使文人们从那虚幻的美景中回到了人间。此时的诗中已经看不到那些恢宏事物的影子,蝉又成为了文人笔下的宠儿,咏蝉诗剧增。大力诗人的咏蝉诗把理想失落的痛苦表现的淋淋尽致同时也写出了当时士人的整个风貌。由于战乱许多人流离失所、骨肉离别。因此此时还有大量的体现羁旅离别属性的蝉出现。
到了晚唐,世人普遍处于一种绝望的状态,而那蝉鸣似乎也变成了一种绝唱, 哀怨、感伤的气氛也越来越浓厚,咏蝉诗的数量也达到了最多。
一花一世界,一物一乾坤。在文人笔下这些小小的蝉成为了一个歌咏不迭的,客体并充分展示出了无穷的魅力。它既包含文人的文人们的清高、苦闷与孤独, 也成为了文人牢骚话语的倾听者。当我们从文化、情感的视角去细细品味这些诗篇时,我们发现了作者们的审美理想和时代的心理特征以及唐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发展轨迹。因此,蝉意象成为了中国文学众多意象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