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小品水平有多高(陈佩斯的小品到底有多牛)
春晚的语言类节目每每都是观众最爱看的,说得直白点,就是大家都爱看小品、相声这类喜剧幽默节目。甚至有人说,春晚办得好不好,全看相声小品好不好。可见地位之重要。
提起小品,很多人都怀念陈佩斯和朱时茂小品的高光时刻,可以说,也正是陈佩斯和朱时茂,才让小品这个节目种类诞生在春晚的舞台上。
陈佩斯第一次上春晚是1984年,也是第二届春晚,当时和朱时茂一起表演《吃面条》。剧情很简单,就是一个导演让一个演员来演吃面条这场戏,是一个纯粹的滑稽搞笑小品。
第一次上之前,导演问陈佩斯:你们这节目叫什么啊?
陈佩斯不假思索地说:那就叫小品吧。
从此,春晚的舞台就第一次有了“小品”这个节目。也正是从《吃面条》开始,陈佩斯和朱时茂走上了中国小品的封神之路。
一共11次春晚,11个小品可以说个个经典,至今仍是许多人心中小品的巅峰。
1984年《吃面条》
1985年《拍电影》
1986年《卖羊肉串》
1988年《狗娃与黑妞》
1989年《胡椒面》
1990年《主角与配角》
1991年《警察与小偷》
1992年《姐夫与小舅子》
1994年《大变活人》
1997年《宇宙体操选拔赛》
1998年《王爷与邮差》
陈佩斯的小品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01、丰富的肢体动作 金句频出。陈佩斯的小品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的小品并不主要依赖对话来表现人物,他更多的是靠丰富的肢体动作,然后再配上画龙点睛般的金句,往往一亮相一出口,这个人物就“活”了。
比如就拿《吃面条》来说,桶是空的,碗是空的,演可能很多人都会演,但能演到极致的人却很少。比如有一处细节是,因为吃了太多碗,实在吃不动了,最后有一个用筷子挤压碗边把面条“掐”断的动作,非常传神,再配上他的丰富而细腻的肢体语言,把一个一心想成名,但却连两句台词都说不好,却又很努力的小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
以至于后来有人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听到有人说“你着什么急!”就会脱口而出下半句“你等我一会儿!”然后眼前浮现的就是那个陈小二呼噜呼噜吃面条的情景,本来是空桶空碗,却真的把人看得吃饱了。
再比如《胡椒面》几乎是没有语言的,依靠几个眼神,几个动作,就把两个人吃馄饨抢胡椒面的情景表现得惟妙惟肖。这个水准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再比如最受大家欢迎的《主角和配角》,更是被封为小品经典之最。
一句“队长,别开枪!是我,是我呀!”
然后往旁边这么一立,这个天生当配角却又不甘心想当主角的活灵活现的小人物就立住了。
02、最像喜剧的喜剧
有人说,陈佩斯的小品是最像喜剧的喜剧。
在小品这条路上,其实有两种情况并不招人喜爱,甚至惹人反感。
一种就是过分煽情。本来是幽默的喜剧,最后非要煽一把情,把观众弄哭。有些哭是感动,但有些哭可能只是共情到了,所以就哭了。但大家看小品都是想开心地笑的,干吗非哭呢?
另一种就是过于说教。一个小品引出许多大道理,上纲上线,为了讽刺而讽刺。这么一来,就显得很假,流于俗套。
陈佩斯的小品这两个毛病都没有,而且他刻画的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小人物说好刻画也好刻画,但说难也是最难的。因为这些小人物就像你我身边的人,太常见了,大家太熟悉了,你刻画得不到位,不传神,很容易被挑毛病的。
但陈佩斯刻画的小人物,恰到好处,既逼真深刻,又不流于俗套。
就比如《姐夫和小舅子》,这个太经典了,很多台词也至今让大家记忆犹新。
当警察的姐夫在街边抓了聚众放片儿的小舅子,于是一场机智逃罪就开始了。
姐夫说:在所里处理问题,一般我不发表意见。
小舅子说:那是轮不上。
姐夫说:但是只要我说话。
小舅子说:跟没说一样。
姐夫说:只要我说得对。
小舅子说:不可能照办!
三句对话就把姐夫这个人物形象精准地给描述出来了。这样的一个姐夫可见平时怕姐姐是非常可信的,合乎逻辑的。
再说回《主角与配角》,大家之所以对这部作品评价很高,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它最贴近喜剧的初衷,即由冲突产生出幽默。
而在这部作品中,是冲突叠加冲突,一连叠了N个冲突。所以,基本上可以说是笑料频出。
首先,主角和配角本身就是一对角色上的冲突;一个八路,一个汉奸,又引发第二重冲突;然后由配角的不满开始各种操作进行抢戏,这是第三重冲突,本来就已经笑料百出了,接着又引发一个更大的冲突,即为满足配角的不甘心,进行了角色互换。接下来就是我们熟悉的
“叛徒神气什么!”
“我以为只有我这模样的能叛变,没想到呀没想到,你朱时茂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
以及“难道说你小子,把皇军给我的好处都吃了回扣了吗?”
台下直接就笑翻了。
03、严肃的喜剧人小品里一脸的滑稽相的陈佩斯,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令人不可思议的。
第一个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很多作品,居然是没有剧本的。
在一次采访中,陈佩斯坦言:早几年没剧本的,经常是我们即兴。
即兴发挥?多少人照着剧本念都记不下来,没剧本怎么演?这是陈佩斯另一个牛的地方。
不仅如此,他对艺术有着极为严肃的态度和定义,甚至有些人形容他有点“认死理”。他和春晚的矛盾也就是这么一点一点产生的。
陈佩斯对艺术充满敬畏,为了打磨出好的作品,经常是不断地推敲、揣摩,一遍又一遍,煞费苦心。但春晚有许多规矩,1991年,在彩排《警察与小偷》时,陈佩斯提出自己的拍摄想法,导演不仅没同意,还直接把前面一段十分重要的过场戏给剪掉了。
下台后,陈佩斯伤心地哭了。
每次节目都花费了大量心血,可删的时候,对方连句招呼都不打。
在后来的一次采访,陈佩斯坦言:“一年一年的,我们提出的意见总是遭到拒绝,所以矛盾就变成针锋相对了。”
这些还只是矛盾,不足以上升到决裂。真正的决裂是从他们将《吃面条》、《警察与小偷》等8个小品录成VCD光盘,擅自在市场上出售。
面对这种强权的侵权,陈佩斯也照样不惯着,一纸诉状将对方告上了法庭。最后,陈佩斯赢了,但也彻底从春晚消失了,事业一度跌到低谷。
多年后,有人问他:这么多年这么犟,图什么?
他说:必须有人发声,必须要有人站出来说话,否则,50年、100年后,子孙们看他们的祖先是这么生存的,他们会愤怒。不是愤怒强权,而是愤怒每一个接受强权的人,我的后代一定会为我感到丢脸。所以,我争取不要让后人嘲笑我。
后来陈佩斯几经辗转,种过树、拍过电影,最后在话剧舞台上重新绽放异彩。人生的浪潮有涨有退,潮退后留下的,都是金子。
去年底,央视官宣喜剧传承类综艺《金牌喜剧班》中,陈佩斯将作为首发导师亮相。此消息一出立刻冲上了热搜,不少网友纷纷感叹:
那个让人民想念了20年的陈小二,终于回来了!爷青回!
很多年过去了,没有陈佩斯的春晚也还在继续。但在很多人心里,陈佩斯的小品却是后世难以企及的巅峰之作。一如他在《主角与配角》里的台词:
你能管得了我,还能管得了观众爱看谁?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无论生活还是舞台,每天都在上演大戏,欢迎关注“皮搋搋剧场”,每天都上演好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