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判断有没有腱鞘炎(原创科普不要小瞧)

张小美(化名)是从事自媒体工作的,每天最亲密的伙伴除了电脑就是手机,而且每天工作10余个小时,平时玩手机和电脑时手就不舒服,这几天突然加重,觉得自己手指、手腕不太对劲,稍一动就又酸又痛,而且还有卡压,需要用力掰才能活动同时大拇指指根处还拱起一个小包。今天她来到我的门诊,通过详细的查体,告诉小美得了腱鞘炎!小美很郁闷:我年纪也不大,平时手部劳动也不大,怎么会有腱鞘炎?李博士说随着人们对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迷恋程度的加深,腱鞘炎发病人群正不断年轻化。今天李博士就和大家聊一聊腱鞘炎。

一招判断有没有腱鞘炎(原创科普不要小瞧)(1)

一、什么是腱鞘炎?

腱鞘炎其实有很多名字,如弹响指、扳机指、妈妈手、狭窄性腱鞘炎等。肌腱其实就是手背部的一条“筋”,腱鞘就是筋外面的包膜,起到营养和保护肌腱的作用,同时将肌腱固定在骨上,防止肌腱弹起或向两侧滑移。

腱鞘炎是在肌腱和腱鞘内膜交界的地方形成的炎症,属于非细菌性的炎症。当手部固定在一定位置作重复、过度活动时,使肌腱和腱鞘之间经常发生摩擦,以致水肿、纤维性变,引起内腔狭窄。由于肌腱在腱鞘内活动时,通过的径道狭窄,从而出现疼痛和运动障碍,这就是腱鞘炎,又有狭窄性腱鞘炎之称。

一招判断有没有腱鞘炎(原创科普不要小瞧)(2)

二、得了腱鞘炎有什么表现呢?

腱鞘炎好发于30-50岁之间,女性多见,常见于一些需要长期重复活动,导致肌腱劳损的职业如打字员、货物搬运或需要长时间电脑操作的行业等。

一招判断有没有腱鞘炎(原创科普不要小瞧)(3)

常见患处有手腕、手指等位置,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疼痛,压痛,关节不灵活,僵硬感,好像局部被箍住一样,甚至出现手指突然卡住感,动弹不得,需其他手指帮助才能松解。


一招判断有没有腱鞘炎(原创科普不要小瞧)(4)

可影响患者倒开水、系扣子、打字等活动。晨僵,通常关节晨僵的感觉在起床后最为明显,而症状并不会随着活动频繁而明显缓解。如果卡压在腕管处还会引起麻木、疼痛等表现。

一招判断有没有腱鞘炎(原创科普不要小瞧)(5)

三、腱鞘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1、制动 按摩:对初发,症状轻微的首先要减少局部的活动,这是最基础的治疗,一定要遵从,切不可自以为多活动好得快。可以通过口服或局部使用药物非甾体抗炎药,配合按摩及充分休息3周左右。

一招判断有没有腱鞘炎(原创科普不要小瞧)(6)

2、物理治疗

(1)蜡疗:每周两次,毛巾覆盖,55°C。

(2)中频:对深部组织镇痛、消炎,降低肌腱张力,缓解挛缩,解除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超声波:以深部透热见长,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加强局部组织代谢,消除炎症水肿。

(4)冲击波:减轻疼痛,改善水肿。


一招判断有没有腱鞘炎(原创科普不要小瞧)(7)

3、封闭治疗

可配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这种方法见效快,但不宜多用。

4、手术治疗

反复发作的、卡压严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手术创伤也不大,可以做小针刀,也可以作2厘米小切口切开狭窄部分腱鞘,并部分切除,使腱鞘不再挤压肌腱。如有神经卡压,则需要及早手术,否则难以恢复。

一招判断有没有腱鞘炎(原创科普不要小瞧)(8)

四、如何预防和康复呢?

1、选一个好鼠标 手腕垫 椅子;

2、在洗衣、做饭、编织毛衣、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时,要注意手指、手腕的正确姿势,切不可一直姿势方法劳作;提拿物品不要过重;手指、手腕用力不要过大;

一招判断有没有腱鞘炎(原创科普不要小瞧)(9)


3、劳逸结合很重要;

4、腕关节8字康复运动和将手掌用力握拳再放松,来回多做几次或将手指反压或手掌反压几下,都可以有效缓解手部的酸痛。

一招判断有没有腱鞘炎(原创科普不要小瞧)(10)

综上所述,李博士通过科普漫画和小伙伴们分享了如何防治腱鞘炎,希望小伙们能够正确认识这种疾病。

编后语:

当今时代是自媒体时代,电脑和手机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过度使用鼠标和自拍成瘾的小伙伴们,最终引起手腕、手指麻木和功能障碍。由于小伙伴们对腱鞘炎的诊疗和康复认识不足,最终发展到肌肉萎缩等严重后果,因此李博士认为普及正确防治腱鞘炎很重要。如果通过这个漫画科普您觉着有用,请不要犹豫点击转发,让更多的朋友了解腱鞘炎,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在下面留言,我们会及时解答。请大家关注“李博士医学科普”。

参考文献:

[1]陆正齐.手腕处腱鞘炎怎么办[J].中华养生保健,2019,(7):25.

[2]孙超,郭惠芳.超声下腱鞘炎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治中的价值[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9,23(6):425-428.

[3]刘波.腱鞘炎如何治疗[J].家庭医药,2016,(11):58.

免责声明:

以上所有文字是根据我们医疗团队的经验和国内外文献查询得来的,希望以上的资料对您有帮助,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谢谢您的关注!!

一招判断有没有腱鞘炎(原创科普不要小瞧)(11)

转载须知:

我们只做原创作品,欢迎各位留言,也欢迎大家转载、转发,但不要盗用我们图片,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

转载、转发需按以下格式:

1、在文章开始前加入以下内容:

本文来自今日头条:李博士医学科普

策划:李博士

文字:木目医生、田心护士

绘图:戴戴老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