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二祖慧可名句(觅宗记禅宗二祖)

因为达摩所传之法与社会的主流相背,所以他才多次遭到了迫害,而慧可从达摩那里所学禅法,当然也是为社会所不容者,《续高僧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时有道恒禅师先有定学,王宗邺下,徒侣千计,承可说法,情事无寄,谓是魔语,乃遣众中通明者来殄可门。既至闻法,泰然心服,悲感盈怀,无心返告。恒又重唤,亦不闻命,相从多使,皆无返者。”看来,慧可的弘法效果很好,不像他的师父达摩那样,仅有几位弟子,这可能跟他年轻时所学玄理有一定关系。

那位道恒禅师手下的弟子有上千人之多,他听说慧可在弘法,于是他跟弟子们说,慧可说的都是“魔语”,于是他就派手下的几位弟子去到慧可那里听听到底怎么回事。然而道恒所派的弟子却被慧可的所讲折服,竟然都不回去了。道恒没办法,只好派人将弟子们呼唤回来,没想到去叫的人也一并不回来了。某天,道恒遇到了转投慧可门下的弟子,于是他质问道:“我用尔许功夫开汝眼目,何因致此?”这些弟子回答说:“眼本自正,因师故邪耳。”

禅宗二祖慧可名句(觅宗记禅宗二祖)(1)

与群山相辉映

慧可为什么遭到这样一个变故就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呢?他能断臂求法,当然是个意志极其坚定的人物,而今他的变化不可能仅仅是因为受到了他人的陷害,其实还有更大的社会背景,那就是他赶上了北周武帝灭佛。正因如此,才能解释的通他以上的那些超常举措。

达摩圆寂十五年之后,慧可躲进了司空山,他在此山修行,仍然无人知道他是禅宗二祖。又过了十几年,社会的情形有了较大的转变,《荷泽神会禅师语录》中说慧可:“达摩灭后,经四十年外,重开法门,接引门品,于是璨禅师事奉,首末径六年。”即此可知,慧可后来彻底转变了态度,从此在司空山开始大开法门,他的弘法之处就是今天的二祖寺。

二祖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店前镇的司空山上,今名无相寺。从九江乘车来到了岳西县,赶到岳西县城时,天色已晚。在夜幕中进入此城,感觉其城区面积比其他相同市镇,要小许多。找到一家酒店,安顿完毕之后,出门想找一家特色餐馆,以饱自己的口福,然而酒店的两则却很难找到一家看上去顺眼的饭店。夜幕下,街边的行人也很少,看来,这重重大山还是能阻挡一些山外的习俗。于是不再做他想,走进一家小店,点上一菜一饭,在店主一家人的吵闹声中,解决了我在岳西县的第一餐。

禅宗二祖慧可名句(觅宗记禅宗二祖)(2)

施工工具

我来此之前已经做过功课,无相寺并不在县城内,而是位于岳西县的店前镇,然店前镇距离岳西县城70公里,好在地图显示这段路程的一半为高速路。昨夜进入县城时已问过几位出租车司机,称单程就要两、三个小时,顺利的话,可以来回五个小时。需要耗这么久的时间,于是我谈妥了一辆出租车。

第二天一早7点,司机已等在楼下。顾不上早餐,直接上车,向店前镇开去。谈好车资为400元来回,司机称外地司机都不肯走这条路,因为太难走了,有90公里,又全是山路。我说网上查到是70公里,司机说,那是直线距离,并告诉我,高速并没有开通,要到明年才能通车,“地图上的高速嘛,那是画着给你看看的”。

司机又感慨岳西县太穷了,称十年前这里更穷。他向我讲述着这里的贫困,这让我联想起了小时候的忆苦思甜。我记得每年都会被拉去受这种教育,而具体的行为,除了听讲,还要让每位学生吃下一个用米糠和着野菜的饼子。其实在我而言,我并没像其他同学那样,觉得吃下这个饼子是如何的痛苦,虽然说不上好吃,但还能够下咽,但我反感这种口号式的宣传。

禅宗二祖慧可名句(觅宗记禅宗二祖)(3)

这种形象的佛像,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而今这位司机又想让我回到旧社会,我当然不愿意,于是岔开话题,向他请问,当地人是否对无相寺有着普遍性的了解?他说,当然如此,并告诉我说当地人管这个寺叫“二祖道场”。他认为岳西应该有一半的人信佛:“所以我们这里治安好嘛,你看前面有块大牌子,写着‘平安通畅’。”

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是说当地的交通好,他说道理都是一样的,反正这里治安好。他很为岳西有二祖道场而自豪,称司空山是“禅宗第一山”,说:“现在的司空山那里很好了,道路修了,房子也是新的,还有宾馆!”司机的所讲反而让我有了些许的担忧,一般说来,越偏远的地方,古籍保护的完整度越高,他说当地在司空山还建起了宾馆,不知道又会被过度开发到什么程度。

出租车一开出县城,马上就上了盘山公路。路的颇度较大,好在沿途的标牌还算完整,时时可看到巨大的宣传牌提醒司机小心“山高岭大弯急,请您谨慎驾驶”。司机有些轻车熟路,他把车开得飞快,我虽然也愿意于此,但还是有着时时的惊心,于是马上系好安全带。一路上看见很多村屋的外墙上刷着大大的“农村淘宝”,印象中前两年在农村看到的最多户外广告是中国联通和太阳能热水器,没想到网络的力量如此之大,影响力如此之广。

禅宗二祖慧可名句(觅宗记禅宗二祖)(4)

看到这个剪影,你会想到谁?

我问司机,为什么沿途所见大多是这一个广告?他说,这是去年跟阿里巴巴合作的,把山里的土特产卖出去。我问,有什么土特产?他说:“茶叶呀!岳西翠兰,去年送给外国领导人的就是我们这里的翠兰茶。”

车在山路间左右盘旋,竟然行驶了两个半小时,这让我想起了当时的慧可和那些高僧们,他们要想走到这里,不知要付出多少的艰辛,可能也正因如此,才让这些高僧们躲过了那场法难。而今我也来到了司空山脚下。司空山与附近的山体明显不同,部分岩石外露,看上去层次分明,十分壮丽,无相寺就在山脚下,远远即看到一片新盖的建筑群。这应该就是司机所说的欣欣向荣的表现,然而我从千里之外几经周折来到这里,并不想看这些所谓的农村现代化。

我并没有看到山门,司机称应该是还没有来得及修建。因尚未修建完工,所以快到寺院的路被拦了起来。我请司机将车停在路旁等候,独自一人徒步向山上走去。见到的第一进建筑就是天王宝殿,看来山门与寺门还处在规划之中。这里的总体场景基本上是一片工地,但也部分庙宇已经建造完毕。连续看了几栋新建好的大楼,基本上就是现代的框架式结构,只是外面饰以传统图案。

禅宗二祖慧可名句(觅宗记禅宗二祖)(5)

这个签条有怎样的功效,我还没弄明白

从布局到外观,看上去更像一个旅游渡假区,而非佛教场所。大雄宝殿已经建好,殿前的台阶应该是刚砌好未久,一丝野草与青苔都没有,干净得近乎无情。站在大雄宝殿前的空地上,看着远处重叠起伏的群山,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是走了很远很远的路程,才来到这里。

从下车处一路上行,耳边除了空山鸟语,就是机器的轰鸣,没有梵呗,也没有佛乐,而机器的轰鸣声在山谷中回响,更显出一种具有荒诞意味的荒凉。我感觉这个寺院应该还没有投入使用,因为除了建好的全新庙宇,剩余的就是施工器械,而沿途一路走来,竟然一位僧人也未曾遇到,这个结果令我的担忧又加深了一层。

进入大殿,眼前所见一切当然也都是崭新,然却意外地看到有位穿着极为正式的女尼跪在佛前念经。这是我来此寺遇到的第一位僧人,我很想向她请教:在这全新的庙宇之外,哪里还能看到跟二祖有关的遗迹?然而,她一丝都没有受到我这位不速之客的影响:自我进来那一刻起,她的眼皮都没有抬一下,一刻不停地读着自己的经书。

我觉得,打断她的修行是极其无理的举措,于是站在旁边,耐心等待。终于等到她读完了一页,她的手正在翻页之时,我立即上前请教。这位女尼极有涵养,她先拿起一支铅笔在书上做了一个符号。我偷着瞥了一眼,那个符号我还真看不明白。然后她抬起头跟我说,这里修建起的是无相寺的下院,接着往上走,另外还有上院,在那里应该有慧可的遗迹在。说完这几句话,她又转身沉浸在了自己的修行之中。

禅宗二祖慧可名句(觅宗记禅宗二祖)(6)

据说这是二祖木雕

穿过大殿,就看见了新修的二祖殿,也是干干净净刚出炉的样子,此殿大门紧闭,显然未曾开放。我觉得关于二祖的寻访如果就是这个结果,那太遗憾了,于是展眼四望,试图发现一些别的什么。果然,在新建的屋宇旁边,有着两间极小而旧的屋子,其中一间里面传出念佛机的重复佛号,我走过去,看到两间屋子中开着门一间写着“六和堂”,佛号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另一间显然已经废弃不用,但门口仍然挂着“法物流通处”的牌子。

转到这里,才注意到二祖殿后面的山上还有一间佛殿,大门开着,门外供着一尊闪闪发光的金佛。远远望去,红色的屋顶和黄色的廊柱在司空山的青翠映衬之下,极似一幅画面。我向这间殿宇走去,走近才发觉,这间殿宇并非新近所修,应该是前些年所修建者,只是近年重刷了油漆,因为殿前的台阶显然有些年月,而荒草丛生,台阶只有一部分完好,另一部分已被挖去,感觉像是书中所形容的“荒寺”。大门开着,门楣上挂着匾额“二祖重辉”,门外一位僧人踡在廊柱下睡得正香。我来此是要拍照跟二祖有关的遗迹,并不想打扰他的酣睡,于是轻轻从他身边绕过,直接走入殿内。

禅宗二祖慧可名句(觅宗记禅宗二祖)(7)

但愿不要惊醒他

殿内供着三尊白色的佛像,正中是释迦牟尼,左边一位长须长发,乍看上去,我竟然以为是另一个国外著名教派的创始者,但转念思之,这是佛寺,肯定跟他教无关,而门外匾额上写着“二祖重辉”,那么这里应该供有二祖。

释迦右侧的佛像明显是观音,那么左边这一尊应该就是二祖,然而这里所塑的二祖像,跟我的想象也有较大差异,但二祖究竟是怎样的尊容,我当然不知道。三尊佛像的下面还供着几幅镶在镜框里的画,有送子观音,还有一幅释迦牟尼的黑白像,猛一眼看上去,又有些像切格瓦拉,这些都让我感觉很是怪异。好在这幅画下有说明,称此像是依释尊41岁时的形象,而该画为释迦弟子富楼那尊者所绘,原本现在英国帝室博物馆。正中三尊白色佛像周围还供着几尊小的菩萨,两侧的墙上贴着密密麻麻的祈福条。

我拍完照片出来,门外廊柱下的那位僧人依然酣睡,他的睡姿极其自然,我望上去竟然勾起了自己的困意,于是又从他身边轻轻走过。想起大殿的女尼称此为下院,上面还有上院,但我感觉到这座二祖重辉堂,应该不是她所说的上院,然而此堂之后就是山体,也不像是有路的样子,那么上院究竟在哪里呢?真希望把这位酣睡的僧人唤醒,以请他给我指明路径。于是我站在原地等候了几分钟,他那甜美的酣声让我知道了他已经进入了深睡的状态。我不想打断他的美梦,而这时我又听到了六和堂里传出的念经声,于是我朝着那里走去。

禅宗二祖慧可名句(觅宗记禅宗二祖)(8)

怎么看,建的都不像佛寺

六和堂内是一位老僧人正在修理一条木凳,念佛机里的“阿弥陀佛”法号,声音极其洪亮,僧人的嘴形所念正是“阿弥陀佛”,他的颂佛之声跟念佛机频率极其吻合,但我却看不到那个念佛机所放的位置,于是我只好大声地向老僧人请教,在这里是否还存在慧可的遗迹?他一边念着佛号一边听完我的问话,终于从兜里掏出一个念佛机,关上了佛号,然后慢慢地说,舍利塔已经没有了。于是我又问他,上院在哪里?他指了指后面的大山,仍然是缓缓地说:“你看见了这个山没有?在这个山的后面,还有一座山,你要经过这个山,到那个山上去,就到了上院,也就十几里路吧。”

我顺着他的所指向后望去,那巍峨的大山吓退了我的决心,我觉得自己要走上那座大山,然后再上另一座山,估计几个小时也不可能返回,那要把等候的司机气死。看来,再翻过那座大山已经没有可能,于是继续向老僧人请问,现在的寺里还有没有跟慧可有关的遗迹?老僧人说上院有个二祖祠,又指了我刚刚去过的二祖重辉堂说,那里面有一个木头雕的二祖像。

禅宗二祖慧可名句(觅宗记禅宗二祖)(9)

老僧人告诉我,要翻过这座大山,然后再爬上另一座山

于是我重新来到二祖重辉堂,打量周围供着的几尊小佛像,果然其中有一个木头雕刻的佛像,这尊佛像手捧一个类似埙的圆状物。刚才我以为是唐僧或者地藏,故没有拍摄,现在想来,这尊应该就是二祖慧可。我很想弄清楚慧可手中捧着的是什么,而门口的那位僧人依然沉浸在梦乡里,我在他身边绕了两圈,他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禅宗二祖慧可名句(觅宗记禅宗二祖)(10)

依然故我

前一趟来此时,我担心将他吵醒,有可能会阻止我的拍照,而今我无人可问,又真想把他唤醒,于是我有意做出一些响动,然而他的专心致志不受我这些举措的丝毫影响,无奈,我对这尊佛像只能存疑,于是先将其拍下来,等机会向方家请教吧。

禅宗二祖慧可名句(觅宗记禅宗二祖)(11)

独自高歌

回到车旁时,听到了较大的声响,转身一看,是一只蝉趴在树干上鸣叫,古诗说:“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而这只蝉爬的也不高,但照样可以把自己的声音传到很远的地方,看来,高僧的声音无论是在哪一座深山里面,都会吸引像我这样的人前来朝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