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教育小科普(国家安全知识知多少)

国家安全教育小科普(国家安全知识知多少)(1)

国家安全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2014年4月15日,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系统提出“11种安全”:核安全、生态安全、科技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国土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资源安全……。

2、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五大要素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五对关系就是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3、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哪些鲜明特点?

总体国家安全观突出“大安全”理念,强调了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系统思维,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既强调综合性又注重立体性,既有布局也有方法,其鲜明特征就在于“总体”二字上。“总体”揭示了国家安全含义的全面性、国家安全布局的系统性、国家安全效果的可持续性。

4、如何理解国家安全布局的系统性?

国家安全不是多个领域安全的简单叠加,而是一张布满有机链条的网络,环环相扣,哪一个环节、领域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波及整个国家安全。事实表明,不同领域的安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具有传导效应和联动效应。维护国家安全,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但要维护各个领域的安全,也要维护整体和系统的安全。

5、公民和组织应该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下列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

(二)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

(三)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

(四)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五)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六)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

6、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由来是什么?

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14年4月15日,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我国国家安全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4月15日是一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为此将其确立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