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色诗句大全(溪浅云阔1美丽山河)

杜甫春色诗句大全(溪浅云阔1美丽山河)(1)

杜甫春色诗句大全(溪浅云阔1美丽山河)(2)

三台杜甫草堂杜甫雕像

杜甫春色诗句大全(溪浅云阔1美丽山河)(3)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卒于公元770年),(陈子昂逝世10年后出生,又比李白小10岁),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其诗歌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誉为“诗圣”。

杜甫在安史之乱之际,避祸而到四川。关于杜甫在四川涪江边梓州(今三台)的生活游历这段历史是他一生重要的时间段。

先来说说梓州和三台的来历。

梓州即现在四川涪江边的三台县,归绵阳市管辖,县城境内有浩瀚涪江流过。三台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郪县开始,至今已2200多年历史。古老的三台曾在唐代与成都齐名,享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之美誉。

在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新州置,治所在昌城县 (今四川三台县)。《元和志》 卷33梓州: “因梓潼水为名。” 大业三年 (607) 改为新城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梓州。唐天宝元年 (742) 改为梓潼郡。乾元元年 (758) 又复为梓州。辖境相当今四川三台、中江、盐亭、射洪等县地。乾元(公元758年)后分蜀为东、西川,梓州常为东川节度使治,与西川节度使制成都齐名。(辖下涪江全流域、嘉陵江全流域以及长江上游部分地方)。

杜甫春色诗句大全(溪浅云阔1美丽山河)(4)

三台古城墙

什么时候梓州改为三台的呢?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潼川州为潼川府,以潼川州本州设三台县,县名以城西三台山得名。

三台县的来历:三台山紧邻三台和射洪(初唐陈子昂故里,唐诗之江的故事里重要的诗人)公路和绵阳与三台公路交汇处。据《四川通志》记载:三台山“蔚然奇秀,远近瞻望如台星,县因此名。”清嘉庆年间,因三台山古木参天,浓荫苍翠,三台县将“三台叠翠”评为“三台六景”之一,并绘图存志。在古人眼中,在道教文化里,三台山蕴含着博大精深的道教星相学文化。山上原来供奉着道家的真武庙。三台之名象征着正直、向上、吉祥,蕴含“天人合一”的道教哲学理念,因此梓州本州取名三台,即现在的三台县。

无独有偶,王维(约 693年-761年)一首朋友启程梓州赴任的离别诗,《送梓州李使君》里说到:“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Miao 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描绘三台境内处处是参天的大树,溪流潺潺,更有浩渺烟波的涪江绕城流过;到处是杜鹃的啼声;遍地是肥田沃土,花田似海。美丽山水,鸟鸣清脆,花香扑鼻,它仿佛是一场视觉、听觉和嗅觉的盛宴。

杜甫春色诗句大全(溪浅云阔1美丽山河)(5)

在这里我们来谈谈杜甫与梓州(三台)。

杜甫所处中唐时期,由于朝廷黑暗,错失科举。杜甫怀才不遇,生逢乱世。关心众生疾苦。诗才横贯唐代。出道时,致力于国家社稷,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的缩写。

杜甫一生壮游漂泊,行踪所至保留了许多遗迹与传说。他曾结庐居住过的地方,后人几乎都修建有祠庙纪念他。最负盛名的当数成都杜甫草堂,陕西延安、重庆奉节、四川三台(梓州)等地都建有杜甫草堂。

杜甫春色诗句大全(溪浅云阔1美丽山河)(6)

三台杜甫草堂

诗人从762年(宝应元年八月)至764年(广德二年三月)避乱梓州(三台)一年零八个月。

他是如何到的梓州呢?

公元762年(即唐肃宗宝应元年)七月,因安史之乱战争流落成都的杜甫,送好友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剑南东西两川节度使严武入朝任职,刚到达绵州(治今绵阳市涪城区)时,就如他的诗句“大将赴朝廷,群小其意图”(《草堂》)一样,原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便在成都发动兵变,自称成都尹、御史中丞、剑南节度使,并派兵北断剑阁,阻止朝廷派兵入蜀平叛;同时,西取邛南、内附羌夷,虚张声势,共同叛乱。这伙叛军在成都作威作福,滥杀无辜,本来安居乐业的成都一时风云突变,血溅长街、万人为鱼。这让亲历了“安史叛乱”(安史之乱时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的杜甫大为惊惧。他在绵州逗留了一段时间后,便决定赴剑南东川节度使的驻节之地梓州(治今四川省三台县),以避成都徐知道之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