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吕洞宾的真实来历(历史典故狗咬吕洞宾)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其实我们都被这句话误解,之前我们都一直认为,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没有良心,不识好歹的意思。其实不然,恰恰相反,这句话表示的是“情比金坚”的意思,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解释解释。

“狗咬”并不是真的狗,也不是真的咬。相传吕洞宾是个读书人,有一个同乡好友名曰“苟杳”,苟杳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但是为人正直憨厚善良,也是一名读书人,吕洞宾非常赏识他,跟苟杳结拜为兄弟好友,经常帮助苟杳,一起读书学习,考上状元。

狗咬吕洞宾的真实来历(历史典故狗咬吕洞宾)(1)

一天,吕洞宾家里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恰巧碰见苟杳,觉得苟杳一表人才,相貌堂堂,读书也很用功,就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苟杳。吕洞宾怕好友贪恋美色,慌忙推脱,没想到苟杳听说林家小姐貌美如花,执意答应这门亲事。吕洞宾思量很久对苟杳说:“贤弟既然主意己定,我不阻拦,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一听,自然不行,但是想来想去,自己寄人篱下,吕洞宾又对自己如兄弟帮衬自己,彩礼也是吕洞宾帮自己出,咬咬牙还是答应了下来。

成亲这天,苟杳无脸见人,就躲起来,当晚洞房,吕洞宾只管坐在灯下埋头读书,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还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了。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一连三夜都是这样,可苦坏了林小姐。

苟杳好不容易熬过三天,第三天的时候,刚进洞房,见娘子正伤心落泪,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一连三夜都不上床同眠,只顾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苟杳目瞪口呆恍然大悟,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来激励我。此事苟杳一直铭记在心

狗咬吕洞宾的真实来历(历史典故狗咬吕洞宾)(2)

数年后,苟杳金榜题名,与哥哥吕洞宾道别,赴任而去

八年过去了,这年夏天,吕洞宾家不慎着火,家财全部烧成灰烬,吕洞宾一家老小只能艰难的住在烧毁的家中,日子过的非常艰难,这时候吕洞宾想到了苟杳,想要去寻求苟杳的帮助。家财散尽,一路走路远赴苟杳家中,说明缘由,苟杳对吕洞宾家中的大火表示同情,也非常热情的款待吕洞宾,但是就是张口不提借钱的事,吕洞宾接连在苟杳家住了数月,一点银子也没拿到。吕洞宾一气之下,不辞而别。

待吕洞宾回到家乡,自己家被烧毁的破房,已经变成了新盖的瓦房,非常诧异,自己远走他乡,妻儿哪里来的银两重修新房的?走近一看,更是把自己雷的不行,大门两旁竟贴了白纸,家里死了人,进去看到妻子披麻戴孝,死去的人正是自己,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吕洞宾离家不久,就有一帮人来帮他盖房子,盖完了房子就走了。前天的中午,又有一帮人抬来一口棺材,说是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妻子一听,哭得死去活来,今天正哭着,不想吕洞宾竟回来了。

狗咬吕洞宾的真实来历(历史典故狗咬吕洞宾)(3)

吕洞宾心里都知道,这都是苟杳的小把戏,心中的气还没消,又给我闹这件事,吕洞宾手操一把利斧,直接把棺材砍断,棺材被劈开,里面散落的全是金银珠宝,还有一封书信,吕洞宾展开信读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恍然大悟,苦笑一声,贤弟帮的我好苦啊!

这就是俗话常说的“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两个人都没有识出对方的好心。因为“苟杳”与“狗咬”同音,传来传去竟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