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

王朝的落幕:终究还是要说再见

有人总是问我,你为什么那么喜欢明朝呢?我也说不上来,也许明朝在历史众多王朝的长流中能给我那种归属感吧。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1)

明朝

明朝的建立意味着自北宋以来汉人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正式宣告结束,意味着丢失了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正式回到中原的怀抱,意味着汉人不用再受元人的压迫跟羞辱,意味着汉唐以来中国又重新走向世界。

明朝不像宋朝一样重文轻武,面对侵略者只是知道一味的求和,最后自己的国土不断的被蚕食。

明朝也不像清朝那样盲目自信,不思进取,对汉文化不包容,对汉臣子不自信,面对甲午战败,八国联军仍旧唯唯诺诺,不敢大力进行改革。

王朝终有落幕,明朝也一样,它也没能逃过三百年的魔咒,终究那一天还是来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国祚,日暮西山下,回首往事,仿佛看到了太祖皇帝北上收复中原,看到了成祖皇帝五征漠北,驱除鞑虏,也仿佛看到了仁宣之治,土木堡之变,弘治中兴……

‬帝国的建立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2)

朱元璋

1368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率领义军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接连打败陈友谅,张士诚,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

紧接着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军北上,将元朝的残余势力赶出山海关外,将丢失了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重新夺回了中原的版图。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3)

明朝的建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南人不再是元朝统治阶级下的最低等人民,意味着被压迫被任人宰割将近一个世纪的痛苦日子再也不会出现了。

百姓们可以安居乐业,从此不用再看元人的脸色讨生活,百姓重新获得了自由,精神上,肉体上的自由。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小时候遭遇过的不公历历在目,他痛恨贪官污吏,就是因为贪官污吏使得自己家破人亡。建国第二年,朱元璋就颁布了极其严酷的法律,其中有一条凡是贪污六十两信息以上的官员,斩。

在朱元璋在位的三十一年里,除了国家正常的运行以外,仿佛就是在做两件事,杀贪官,杀功臣。

而这两件事仿佛又是一件事,即杀贪官就是杀功臣,朱元璋对于曾经跟随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丝毫不会手软,只要是触犯了法律,威胁到朱家人的统治,不管你是结义兄弟徐达,汤和,还是料事如神的军事刘伯温,亦或是开国第一功臣的李善长,说杀即杀。

而这些人多多少少都能跟贪污沾一点边,洪武三大案中,全国上下杀掉的官员达到几万人,空印案一事,全国各省,州,县的主管官员全部被杀,副官流放;胡惟庸案件中牵扯进来的官员一万多人,全部被杀或流放;郭桓案一事中,涉嫌贪污连带的官员全国上下将近三万人,包括主审官在内,全部被杀。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4)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这么多人,除了自己痛恨贪官外,更主要的是害怕以后朱家人不能守好自己打下来的天下,最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们全部分封到全国各地做藩王,他宁肯相信自己愚蠢的儿子也不相信曾经帮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

太子朱标曾经劝诫朱元璋少杀生,可朱元璋却告诉他不把他们杀光以后你能压制住他们吗?朱元璋还告诉太孙朱允炆,以后有你的叔叔们帮你守着国门,你可以安心地做皇帝了。

殊不知,自家人守天下,却引来了叔侄之间长达四年的争斗。

‬帝国的崛起

1399年,朱元璋死后将天下交给了孙子朱允炆,可是四年后,皇位易主,四叔燕王朱棣带兵攻进了南京。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5)

朱棣

朱棣想做皇帝吗?要说不想那是骗人的,可是朱棣一开始就想要篡夺侄子的皇位吗?显然也不可能。

怪就怪朱允炆一上位就进行削藩,按理说削藩是很正常的,维护自己的统治,可是削藩也要综合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不能把人逼得太死。

建文元年五月,被逼得忍无可忍的朱棣终究还是走出了那一步,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带领数十万燕军南下。

燕王的实力固然是有的,从小跟随徐达,常遇春在马背上长大,带兵打仗的本领是首屈一指的。

可是也耐不住运气实在是好,天时地利人和,上天帮助朱棣,多少次将要兵败的燕军从悬崖边上拉回来,再加上南京城里自己安插的内应,起兵时仅仅占据北京的燕王竟然神奇的在四年后就兵临南京城下,且门户大开。

终究是叔叔篡了侄子的位。不过这位未来的永乐大帝用行动告诉大家了什么叫做繁荣盛世,大家什么叫做万国来朝。

不得不说朱棣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好皇帝,在位二十一年里,将大明朝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6)

永乐大典

修著《永乐大典》,古往今来,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直言,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成一书。涵盖古今,包容万象,蕴含一切知识财富的百科全书就此诞生。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7)

郑和下西洋

派遣郑和下西洋,大明的宝船在郑和的带领下自福建出来,数十年以来,历经东南亚,西亚,甚至非洲,让世界了解了在东方有如此一个庞然帝国,让明朝自汉唐以来,重新走向世界。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8)

征漠北

五征漠北,朱棣应该是第一个亲自带兵北上,打到捕鱼儿海的帝王吧。鞑靼做出头鸟,我亲率兵欲灭之,瓦剌做出头鸟,我亲率兵欲灭之。五次远征,将北方游牧民族打得从此不敢来犯。自北宋以来,几百年了,中原对待南下入侵者,终于又能打出如此让人扬眉吐气的仗了。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9)

紫禁城

迁都北京,明朝是两京制度,南京北京都是首都,这要得益于朱棣,当初就是他力排众议,坚持将首都由南京迁到北京。都城在北京,既能震慑到北方入侵者,又能居高临下,更好地管理南方。放到如今,朱棣的眼光着实超前。

在朱棣二十年的励精图治下,大明朝一派欣欣向荣,这也为日后的“”仁宣之治”打好了基础。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10)

朱瞻基

朱棣死后,其子朱高炽,其孙朱瞻基更是一代明君,虽然两人在位时间一共才十一年,可就是这十一年,国家稳定,兵强马壮,后世将其比作不输于“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

‬帝国的挫折

在大明王朝的前七十年里,明朝的实力达到了顶峰,然而,一场战役却改变了明朝的命运,也正是这场战争让明朝从前期走向中期,从巅峰的神坛跌落下来。

这场战争就是土木堡之变。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11)

1449年,年仅21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听从大太监王振的建议,决定亲自率领京城三大营额二十多万军队出征瓦剌。

在自己祖父跟父亲的治理下,自己接手的大明一片繁荣,因此英宗也想像自己的曾祖父朱棣一样踏平漠北,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一意孤行的朱祁镇出发了,出发前还带上了满朝文武大臣一起去见证属于他的荣光。

最终在王振的一系列蜜汁操作下,土木堡一战,明军全军覆没,五十多位大臣战死,无数的马匹辎重尽归瓦剌,就连英宗自己也成为了瓦剌的俘虏。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12)

朱祁镇

消息传回北京,人心惶惶,瓦剌大军即将兵临北京城下,朝中剩下的大臣手足无措,有人主张迎战,有人主张投降,有人主张放弃北方南迁。

这个时候于谦站出来了并且义愤填膺地喊出了那句“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13)

于谦

在于谦的力排众议下,轰轰烈烈的北京保卫战开始了,在于谦的主导下,历时近两个月的北京保卫战最终以明军的胜利拉下了帷幕,最终,明朝半壁江山得已保存,也正是于谦,改变了明朝的命运,延续了大明的国祚。

一年后,被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被放归回国,七年后,经过“”夺门之变”重新夺回皇位,并重用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杀掉于谦,铲除异己。

七年后,朱祁镇病逝,自“仁宣之治”以来积攒的家底已经败光,可是明朝现在还不是那架拉不住缰绳的马车,中兴之路就要到来。

‬帝国的中兴

1464年,年仅18岁的朱见深继承了父亲朱祁镇的皇位。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14)

朱见深

朱见深的童年是很悲惨的,做太子做得好好的,父亲却战败做了俘虏。可是国不可一日无主,不得已叔叔朱祁钰暂代了皇位,且一做就是八年,而自己也很不幸地被废除,被迫搬出宫外,从小便跟身边的一个宫女相依为命。

好在上天是眷顾他的,最终父亲重新夺回皇位,而自己又重新住进了东宫,18岁那年,朱见深不仅做了皇帝,还娶了大他18岁,从小将他照料大的那个宫女万贞儿。

不得不说朱见深是个深情的人,虽然后宫众多妃子,可是心却始终在万贞儿一人身上。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15)

万贵妃

朱见深这个皇帝在史书上被黑得很惨,明朝灭亡后,清朝给明朝修史时几乎将朱见深的功绩全都抹除,只留下一些重用奸臣,沉迷丹药的事情,将成化皇帝贬低的一文不值。

至于为什么要黑成化皇帝,或许是当初成化皇帝差点将女真灭族吧。

其实成化皇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上位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于谦给平反,可别忘了他的老爹将他定为谋反罪,可是朱见深却清楚的很,如若不是于谦,自己可能也不会有如今的位子吧。

除此之外,朱见深体谅民情,励精图治,正是因为朱见深的拼搏,当初的番属国又纷纷重新上贡。

对于老爹在位末年的叛乱进行平判,平复两广,平复荆襄的流民,并对河套进行清理,虽然也犯过一些错误,不过好在善于纳谏,重用贤臣,驱逐奸臣,为后面的“”弘治中兴”打了基础。

朱见深有一个好儿子,成化二十三年,病逝的朱见深将皇位传给了朱佑樘。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16)

朱佑樘

对于朱佑樘来说,帝国交到自己手里,自己就要负最大的责任。你难以想象一个三十岁出头的皇帝已经成了秃头,面色苍白似一个五十岁的老头。

朱佑樘就是这么实打实的干,为国家,为百姓奉献自己,在他期间,不仅有早朝,还有午朝,甚至还有讲座,每天除了国事就是国事,做了十八年皇帝却只娶了一个老婆。

在父亲将内忧外患都给排除后,朱佑樘就是甩开膀子猛烈的干,大力的进行改革,重用有能力的臣子,在位的时间里将国家治理井井有条,再次将大明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史称“弘治中兴”。

‬帝国的转折

明孝宗朱佑樘去世后,他那仅有的儿子朱厚照即位了,是为明武宗。

明武宗一半是天才,一半是蠢材。15岁登基,30岁去世,在位的15年来可以说将孝宗皇帝好容易发展起来的国家又一次打破了前进的道路。

天生爱玩的朱厚照手下有一群踏实能干的贤臣,但也有一群一心将他往歪路上引的奸臣。喜欢美女,爱好下江南,喜欢打仗,目中无人,反叛就是明武宗的代名词,甚至贪玩到死后都没能留下一个子嗣。

明武宗朱厚照死后,由于没有儿子,于是便根据太祖皇帝留下来的《皇明祖训》,挑选了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来继位。

自此,大明朝历史上最聪明的皇帝来了。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17)

嘉靖皇帝

朱厚熜很聪明,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天才,可是为什么在他的治理下,国家没能恢复以往,甚至有人说明始亡于嘉靖呢?

朱厚熜15岁即位,做了45年皇帝,按理来说大明是可以蒸蒸日上的,只可惜嘉靖皇帝的聪明用在了别的地方。

他的聪明没有用在如何将一个国家变得强大,而是在于权术的操纵。

不得不说嘉靖皇帝是一个非常好的提线木偶,即使后面二十年沉迷修道不上朝,可是朝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都了如指掌。

嘉靖一朝,涌现出了无数的人才,夏言,徐阶,严嵩,高拱都是不世之人才。只可惜有着这么多人才的帮助下,国库却日益轻盈,以至于后来的海瑞在上书中写道;“嘉靖嘉靖,家家户户干干净净!”

不过嘉靖一朝也并不是如此的不堪,自正德年以来,东南沿海的倭患之乱是越来越严重,在国家财政一年不如一年的情况下,在戚继光的带领下,依旧是平定了东南海上的骚乱,让日寇不敢踏足我国半步。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18)

嘉靖死后,其子只做了七年皇帝,接下来皇帝就是整个大明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皇帝朱翊钧。

万历皇帝做了48年皇帝,48年里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二十年跟后二十八年。

在前20年里万历皇帝再次开启了一个上升的小高潮,在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的帮助下,国家蒸蒸日上,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在张居正的改革下,国家的一切又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了起来,国库也越来越来充盈,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依旧是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万历二十年,三大征打完后,转折点出现了,又一个二十多年不上朝的皇帝出现了,好不容易走上正轨的马车再次地失去了方向。

‬帝国的落幕

大明国祚二百七十六年,距离亡国还剩五十多年,自从万历皇帝不上朝以来,犹如机器一样国家频繁地出现故障,面对国家出现的种种情况,万历干脆两手一摊,爱咋滴咋滴吧,谁也别阻挡我躺平。

殊不知,这时辽东出现了一个最大的隐患,大到最后被亡国。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一战,十二万明军败给六万的努尔哈赤,自此,整个辽东几乎全部沦陷。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19)

萨尔浒之战

女真一族终究还是起来了,明军似乎再也抵挡不住努尔哈赤的铁骑,纵使有着诸如孙承宗,袁崇焕,祖大寿等名将的奋力抵抗,甚至反攻。可惜这也是为这苟延残喘的帝国一次一次的拖延时间而已。

自万历后期以来的下坡路,除了辽东的努尔哈赤,朝中的党政也尤为激烈,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最终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胜出,纵使在这种情形下,明朝尚有一丝喘息。

可是上天似乎铁了心要亡我大明,崇祯皇帝登基后,果断的除掉魏忠贤,启用一大批新人,想要将这个即将落幕的帝国拯救起来。

只可惜上天不公,崇祯做了17年皇帝,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灾情发生了17年。

全国几乎一半的地区都有大灾,崇祯三年,河南旱灾;崇祯四年,河南旱灾;崇祯五年,河南旱灾…… 野无青草,十室九空,光河南持续到明亡旱灾都没缓解。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20)

崇祯十二年,河北旱灾;崇祯十三年,河北旱灾;崇祯十四年,河北旱灾……

崇祯元年,陕西旱灾;崇祯三年,陕西旱灾;崇祯六年,陕西旱蝗霜三灾同现……

海河流域连续长达七年旱灾,导致当地的百姓家家一颗粮食都没有,野菜树皮吃完后,为了活命,百姓之间易子而食。除大面积旱灾外,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南京,浙江,湖北,广西,宁夏等地区还接连发生蝗灾,就连江南等地都受到了影响。

在如此之下,自己的老百姓都吃不起饭,可是关外还要打仗,最终不断的有百姓起义闹事,全国各地爆发了大量的民变,明朝被迫于两面作战,疲于奔波。

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煤山上吊自杀。明朝没有输给努尔哈赤,没有输给皇太极,却败给了自己人。

‬结语

大明王朝有可能翻身吗(终究还是要说再见)(21)

明朝十六帝

喜欢明朝的人始终不愿相信明朝就这么灭亡了,回首往日,太祖成祖的意气风发,仿佛一切都在昨天。

明朝终究没有逃过三百年的魔咒,帝国终究还是拉下帷幕,可是王朝的历史却永不会消失。

大明风华,山河月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