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师恩感怀青春(一代中师生的芳华)

感念师恩感怀青春(一代中师生的芳华)(1)

芳华已逝,青春不再,

但我们问心无愧!

我最感到自豪的是:我是一名中师生!中师3年是我人生中最值得怀想的岁月!写下这段话,泪正在往下流,血更是往上涌……

1985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某某师范学校。在师范,要学很多科目,语文、数学、英语、心理学、教育学、哲学、PASCAL语言、C语言等许多科目都学,而且样样都要过关。学习氛围是绝对的好,同学们白天上课从不松懈,晚自习也一个个端坐教室,或温习功课,或练习三字(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一话(普通话);学习的姿态就是做人的姿态,几年下来,几乎每个中师生身上都透出那种朴实、勤奋、本分的品性。还记得那间教室,那个琴房,那座图书馆,我和你同窗共读的时光吗?人生的花季,清新而鲜活,那是我们懵懂认识这个世界的开始,那是我们脱离父母怀抱第一个坚实而又踉跄的脚步。

中师3年是人生中最快活的,也是学习生活中最辛苦的,学的东西多,老师的规矩也多,但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素质也是最全面、最好的。中师的学习生活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间”,是“成长的黄金时代”。

在校期间,为了能更好地提高学历,我选择参加了河北师范大学自考之路。只有经历过自考的人才能体味这一路艰辛,一路欢乐。利用一切业余时间进行自学,用了两年多时间考完专科13门。这一路笑过、哭过、放弃过、迷惘过、坚定过……,没有毅力是根本做到,这一段芳华,留给自己最宝贵的财富或许就是:认准目标,有计划地执行,不受外界任何干扰,成败得失是常事,需要自己立即调整规划面对,只有一步一步,一分一秒去“熬”,才能收获“熬”过后地“乐!

在未来的生活工作路上,在这所人生大学还有好多“自考”的内容,希望自己曾经这一段“自考”的芳华里的精神能传承!无惧风雨、勇敢向前,努力去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感念师恩感怀青春(一代中师生的芳华)(2)

站在时光里,蓦然回首,十几年是那样的漫长,又是如此的短暂,长到恍若隔世,短到如梦初醒,不经意间,我们已悄然完成从少年到中年的蜕变。羞怯的眼神变得自信而深邃,穿梭在柴米油盐和觥筹交错中的心灵变得成熟而坚强。失败,挫折,疾病,一切的苦难都已不再害怕,不再害怕,我们真的学会了含泪笑对人生。纵有万千感慨,纵有百结愁肠,一笑而过,云淡风轻。

感念师恩感怀青春(一代中师生的芳华)(3)

中师生绝对是受命运捉弄的一个群体。我们加盟教育,或许是中国教育的一件幸事,但于个体而言,更多的恐怕是失落与不平。若干年后,当我面对昔日的同窗,看到他们大多就读高校,散布于祖国的大江南北、繁华都市时,当年的这份骄傲竟成了我们今天最苦的咀嚼。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这是一段永远的回忆。

我是一个中师生,我曾为之自豪过,也为自己不完全的发展而痛心疾首。无可奈何花落去。无论如何,它都作为一个历史永远地留存在记忆中,尘封在时断时续的思绪中。我们曾经带着一颗或骄傲或卑微的心走过那段时光,笑过哭过爱过恨过,奋斗过,跌倒过,受过伤,流过泪,一切的一切,都变成或深或浅的记忆,虽已随着时光飘远,却依然念念不忘。曾经的激情燃烧,曾经的意气风发,是否还在血液里流淌.....

我们是历史上短暂存在的一个群体,从此世间再无和我们有相同经历的后继者。也许你扎根乡村,无私奉献;也许你定居城市,默默进取;也许你飞黄腾达,官高位尊;也许你投身商海,富甲一方······不管命运把我们安排到哪里,那根植于血液的勤奋与执着,朴实与聪慧,总会让我们的人生熠熠生辉!我们托起多少乡村孩子的梦想,我们培养多少社会各界的英才,我们成就了多少幸福的家庭,我们在所居之地造福一方。最后的中师生,让我们学会为自己骄傲和自豪一次吧,没有以金钱和权势的形式呈现它的价值,但在中国教育的历史上她已书写过浓重的一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