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话记录后台保存多少年(用过的手机号忽然就成了别人的)

不会使用电子支付,自己没注册过支付宝,但是,丽水李大爷的银行卡,就轻易地被盗刷5600余元,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通话记录后台保存多少年?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通话记录后台保存多少年(用过的手机号忽然就成了别人的)

通话记录后台保存多少年

不会使用电子支付,自己没注册过支付宝,但是,丽水李大爷的银行卡,就轻易地被盗刷5600余元。

造成这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直接原因只有一个:

他曾经使用过一个电话号码……

近日,莲都区检察院查办了

这样一起案件。

李大爷的损失虽然得以挽回,但这起案件却让人不由深思:

●漏洞怎么就这么简单地产生了?

●数字时代,老人的金融安全保障,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

●我们自家老人,能避开这些漏洞么?

农村老人“被”申请支付宝

银行卡无端被刷5600余元

李大爷是丽水某村村民,和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没啥文化,前几年,子女给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但除了接听电话,李大爷并不懂得手机上形形色色的功能。

去年12月初,他收到银行卡的消费短信,一开始,还以为是诈骗短信,但多次收到类似信息后,李大爷不由得慌了,立即到镇上的银行查询流水情况。

“你的银行卡绑定了支付宝,一共消费了5600多元。”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李大爷。

李大爷一头雾水,甚至听不懂工作人员说的话,“我压根就没有注册过支付宝,更不知道怎么用,这到底是咋回事?”

在银行工作人员帮助下,李大爷向支付宝客服进行核实,发现自己名下已注册账号,绑定的居然是只用了几次的手机号。李大爷马上注销支付宝账号,并及时报案。

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李大爷,为何在自己和家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注册了支付宝?

据李大爷回忆,在2020年1月份左右,他办理了一个临时打电话的备用手机号,“可能是在银行办理医保卡时工作人员帮忙注册了支付宝账号,同时绑定了银行卡并授权医保卡业务。”

但李大爷对这些服务完全不了解,并没有为支付宝设置密码,弃用手机号后,也没有及时解绑。

新号码竟绑定淘宝账号

小年轻盗刷老人银行卡

几个月后,李大爷的手机号码因长期未使用被运营商收回,重新分配给了孙某某。2020年11月,孙某某用这个手机号注册手机淘宝购物,并通过简单验证后,设置了支付密码,支付成功后发现没有收到扣款信息。孙某某登陆支付宝查询,发现自己的新手机号已注册了支付宝并绑定了银行卡,用户信息正是李大爷,而自己设置的支付密码竟直接成了支付宝账户的支付密码。

手握支付密码,孙某某顿时起了贪念,他多次尝试从银行卡往支付宝充值并在淘宝购买手机变卖套现,共计盗刷人民币5600余元。

过了几天,孙某某发现这个支付宝账号绑定了医保业务,他突然意识到,这个手机号的前主人很有可能是一个老人,他盗刷的钱很有可能是老人的救命钱。

愧疚不已的孙某某几经周折找到了李大爷,将盗刷的钱当面还给了李大爷,并得到了李大爷的谅解。

但因为孙某某此前已有盗窃罪前科,丽水市莲都区检察院对孙某某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近日,孙某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600元。

如何尊重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权益,构建守护“银发网民”的健康安全空间?承办检察官给出以下几点建议:子女要加强与老人的沟通和交流,对于老人不会用的“数字业务”,子女可以辅导操作或代为操作,减少老年人遭受损失的几率。不管是公共服务还是社会服务,在推进“数字化”的同时,也为老年群体预留足够的“数字空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为老人留下一份服务的温度。老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盲目地进行签字、人脸识别等行动。办理数字业务可以请求家人同行,对非必要办理的数字业务,可以直接进行拒绝。

温馨提示

及时自查清算银行卡、支付宝等支付账号;注销不常用的银行卡;关闭不必要快捷支付授权;换手机号前,一定要将绑定的网络账号及时解绑。

来源:处州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