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孙悟空有几个师傅(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究竟是谁)

《西游记》菩提祖师是一个非常神秘的角色他是真正的启蒙悟空,并使其脱胎换骨的授业恩师能够“说一回道,讲一会禅”(第二回),属三教九流无所不通的绝顶高手,广大的神通在《西游记》三界众仙里是少有的但他在教会了悟空一身本领后便杳无音信,不知所终,一直到取经结束,再无出现这样一个高深莫测的人物,很耐人寻味,值得后世读者品鉴咂摸,也就在学术界形成了诸多观点,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西游记里孙悟空有几个师傅?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西游记里孙悟空有几个师傅(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究竟是谁)

西游记里孙悟空有几个师傅

《西游记》菩提祖师是一个非常神秘的角色。他是真正的启蒙悟空,并使其脱胎换骨的授业恩师。能够“说一回道,讲一会禅”(第二回),属三教九流无所不通的绝顶高手,广大的神通在《西游记》三界众仙里是少有的。但他在教会了悟空一身本领后便杳无音信,不知所终,一直到取经结束,再无出现。这样一个高深莫测的人物,很耐人寻味,值得后世读者品鉴咂摸,也就在学术界形成了诸多观点。

笔者认为如来佛祖、太上老君、如来师弟、如来十大弟子之一等几种说法均不正确,菩提祖师是作者着意塑造的一位自画像式隐士形象。他身怀绝技却与世无争,他开坛授道却避世而居,代表着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懑,反映着作者对社会、对时事的认识与理解,是作者无奈落寞、抑郁不平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需明确三个误区

误区一:准提道人说。

这种说法认为菩提祖师是《封神演义》里的准提道人,这是一个对道教相当了解,同时又是西方教的教主。精通二教,与菩提祖师极为相似。但菩提祖师是《西游记》中的人物,而准提道人却是《封神演义》里的角色,《封神演义》成书一般认为在明穆宗隆庆至明神宗万历年间,而《西游记》成书要早于《封神演义》,二书作者各一,成书年代不同,将两部小说生拉硬套,是很不恰当的。“准提道人”“如来师弟”自然也就无法和菩提祖师挂上钩。

误区二:太上老君说。

根据《西游记》第五十回“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悟空明显拿青牛怪的金刚圈没办法,而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老君却迟迟不用法宝制服;并且悟空偷吃金丹得到金刚不坏身、炼成铜头铁臂和火眼金睛,皆因太上老君。得出菩提祖师乃老君所变,教授高徒扰乱天庭,从中谋权获利的结论。

此无疑把《西游记》读成了一部官场权谋小说,或者说是悬疑谍战剧、神仙版宫心计。而这些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根本不是作品的主流。作品中的人物除了悟空外,天地众神基本是循规蹈矩、各司其职、按部就班的,玉帝在悟空大闹天宫时虽然一筹莫展,无一制敌之法和降妖之策,暴露出法力平平的致命弱点,失尽了脸面,但对其统治、地位却并无影响。

玉帝是三界的主宰,掌管着正统的秩序和威严。天地神人鬼依然对其顶礼膜拜、尊崇有加。太上老君烧火炼丹,四海龙王服服帖帖,十代阎罗诚惶诚恐,二十八宿随听调遣;让天蓬元帅变成丑猪,把卷帘大将发配流沙河,还可以让西海龙王三太子在那蛇盘山鹰愁涧里伏水潜踪数十年。可见玉帝是牢牢地安居统治阶层的最顶端,各路神仙无不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小说的本意是描绘一个取经故事,并无意突出统治阶级的权利归属与分配。若说太上老君有意培植悟空,颠覆玉帝统治,这在《西游记》全书,自始至终是看不到一点影子的,取经结束,师徒三人皆成正果,而老君依然是老君,并无改变。所以菩提祖师显然不是太上老君。

误区三:如来说。

像菩提祖师这等神通者,纵观小说全篇,唯有如来,这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就是基于佛道两家争势。认为是如来为扩大影响,才化身为菩提,传授悟空技艺。如来若想推翻玉帝统治,在悟空大闹天宫,群仙束手无策时就能实现,而没有这样做,菩提显然不是如来。

把握理解菩提形象的钥匙

环境住处对菩提祖师形象的分析具有很强的干扰性和迷惑性。《西游记》对菩提祖师有简短的介绍:“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1]文中的“须”为:应当、要的意思,表现出山民对祖师的尊敬与仰崇。因书中重要人物如来佛祖即住在西天灵山,很多人就把灵台方寸山截取首尾断章取义地附会为灵山,以为菩提祖师就是如来变化在此,隐名传艺,培植悟空对抗天庭。“灵山”若能连在一起,那么中间的“台方寸”和下半句的“斜洞”怎么讲呢?显然不通。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为菩提祖师道府前石壁上一联字,相当于楹联的性质。所以应考虑其中的对仗因素。斜月与三星构成并列的关系,皓月当空,三星在户,为夜晚宁静平和之象,加上斜月乃不饱满,星辰亦无几多,正是菩提祖师淡泊宁静、无欲而刚气质的真实写照,不去俯视大地,却来仰望星辰,胸怀之高远俊洁与现实的落寞冷寂跃然纸上,读来难免有“斯人独憔悴”的孤芳自赏之感。可以断定,菩提祖师是不去迎合当世的。否则他不会舍弃白昼的丽日长虹,而专注于此星月夜景。这带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思,很耐人寻味。

“方寸”即一寸见方,形容很小。这里借指内心。《三国志》徐庶母亲被曹操抓去,徐指着胸口对刘备说“方寸乱矣!”。唐代刘知几《史通·自叙》:“始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凡有异同,蓄诸方寸。”皆为内心之意。“方寸”指内心,“灵台”就是此外的另外一种含义。此处灵台意为性灵之台,是作者,也是菩提祖师理想抱负、精神寄托之所。《晋书·天文志上》:“明堂西三星曰灵台;观台也,主观云物、察福瑞、候灾变也。”这表示菩提祖师要深居此山,以形体微小的内心世界为自己挥洒驰骋的广阔舞台,表现出了性格当中孤傲冷介、与世无争、藏锋守拙的内敛一面。

论道术,修为,菩提祖师是和如来一样的顶尖人物,却隐身在野,甘与鸟兽樵夫为伍,显然隐含了作者对社会与时事的态度。吴承恩曾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菩提祖师是作者孤愤意识地流露

菩提祖师最突出的特征是凡人色彩。他所居之地樵子渔夫皆可到达,并且相从学艺者甚众。他远居孤悬海外的西牛贺洲,不与天地山海众仙往来,不与上层官场交通,所以天上神仙难知其底细,在《西游记》中并无一仙提及祖师,提及祖师技艺。纪伯伦说过:“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与其说菩提祖法力无边,寻常者难觅其踪迹,不如说祖师深居简出,为仙处世之低调。

《西游记》第一回这样描绘祖师出场: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从大觉金仙、祖菩提、不生不灭、全气全神、空、真任为之、与天同寿、历劫明心等词可以看出,作者对这样一个人物评价是非常高的。能够“说一回道,讲一会禅”(第二回),举出道字门、术字门、流字门、静字门、动字门等技艺任悟空挑选,门类之繁多,花样之变化,令人瞠目结舌。如来佛法无边,书中也只说他修成六丈金身,被凤凰吞入肚中后似乎也无计可施,只能“剖开它脊背”。对菩提而言,收徒传艺只是副业,隐居潜修、独守性灵才是正事。他是隐遁山林、清静无为的真隐形象。

所以菩提祖师无疑是作者高度认同的一个人物。作品中作者鲜有肯定的人物,除了天兵天将、太乙真人、太上老君等木偶般个性色彩不鲜明的人物,八戒、玉帝、唐僧甚至是悟空都有作者批判的缺点,就连观音菩萨、如来佛祖也被冠上了“一世无夫”“妖精外甥”的骂名。唯有菩提的形象在作品中是相当高大和光明的,他是悟空的授业恩师,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菩提祖师就没有悟空的成才成仙之路,就没有唐僧的取经之路,就没有一部流传千古的神魔小说。他的孤高卓然、本领超群,迥异于作品里其他人物的无能、贪婪、市侩。

《中国小说史略》:“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他虽然出场不多,但“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本领道行丝毫不逊于那些威风八面的天兵天将、神仙圣人,但在天、地、人、神、鬼五仙中却无座次,不为人知,连玉皇大帝和能“遍识周天之物”的如来也不知晓,这显然反映出一种畸形的社会面貌,是贤人志士不为世用,才华本领无处施展的黑暗不公社会现实的生动写照。吴承恩一生抑郁,未能在政治上奋进,《淮安府志》:“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却科考不利,穷困潦倒,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做长兴县丞,看不惯官场黑暗,辞官贫老以终。这种失落与感喟在其作品中屡有反映。如《二郎搜山图歌》:

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息。

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

他曾自嘲说:“春秋已壮,尚泣牛衣。徒夸罗鸟之符,误忝屠龙之伎。囊底新编,疏芜自叹;怀中短刺,漫灭谁投。”(《答西玄公启》)

面对仕途无望的现实人生,他表现出了看破红尘的超脱:

“宦海堪惊,日月风波,浮沉未量。叹汗马元功,已尘青简;蹇驴孤馆,未熟黄梁。主管篱花,平章溪月,更有谁人话短长?从前事,算来无愧,归去何妨?东皋云暖茅堂,看鱼出寒罾稻上常有栗里渊明,一床琴酒,成都诸葛,二顷农桑。五凤高楼,谁为柱石?大泽深山锁栋梁。明朝有,鹤书来到,莫闭山庄。”(《大中丞白溪张公归田障词》)

这种愤激情绪不仅在其诗文中时时流露,也被融入《西游记》的创作之中。作品中关于山水幽深、田园静谧的观察与描写俯拾皆是。紫芝翳翳,白石苍苍。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苍苍半绿苔。数点小萤光灼灼,一林野树密排排。香兰馥郁,嫩竹新栽。清泉流曲涧,古柏倚深崖。地僻更无游客到,门前惟有野花开。(第二十一回)

第六十回写摩云洞:树林森密,崖削崚嶒。薜萝阴冉冉,兰蕙味馨馨。流泉漱玉穿修竹,巧石知机带落英。烟霞笼远岫,日月照云屏。龙吟虎啸,鹤唳莺鸣。

第八十六回:石径重漫苔藓,柴门蓬路藤花。四面山光连接,一林鸟雀喧哗。密密松篁交翠,纷纷异卉奇葩。地僻云深之处,竹篱茅舍人家。

如果没有看透红尘的彻悟和远离官场喧嚣、矢志归隐田园的淡泊,是很难写出这样引人入胜的清幽之句的。这在《西游记》里是不胜枚举的,菩提祖师恰恰就是置身于这样一个环境中,周围环境成了人物个性的一种外化。联系吴承恩的生平经历,现实中郁郁不得志,只能在理想的乌托邦里纵横驰骋。在作品中塑造这样一个形象来遥以寄托,在教会了悟空变化腾举之术后就不知所终,把一连串的疑问留给后世千古,让人们在追寻中唏嘘不已扼腕而叹,或许这就是作者完成这样一个形象的意义所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