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室穿衣洗头(着装洗澡)

着装·洗澡

□骈国华

喜迎党的二十大,全国人民讴歌新时代,争晒改革开放以来新变化,我也来晒晒我及家人着装和洗澡的变化。

打开衣橱门,审视衣橱里不同年代的旧服饰,如同审视逝去的岁月。一个年代,一个年代的不同服饰,从一个侧面真实而鲜活的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经济落后,物质匮乏,那时候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时我在农场机关工作,大人孩子都是旧衣服多,不少还打有补丁。衣橱里的新衣服,也就一两件,平时是舍不得穿的,只有走亲访友或参加重要活动才拿出来穿。那时我最好的上衣是蓝色卡其布中山装,最好的衬衣是的确良料子。那时候衣服的样式和颜色也都很单调,无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以黑、蓝、灰、白这四种颜色为主。

浴室穿衣洗头(着装洗澡)(1)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人们的着装逐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深埋在人们心底的爱美之心也逐渐得到释放。那时候,我在原淮阴地区农垦局办公室工作,经常跟领导下农场检查工作或调研。由于工资逐步增长,家里有了积蓄,我也穿上了价值不菲的黑呢子外套。

九十年代之后,随着经济收入越来越高,各种颜色鲜艳,款式新潮的服装也出现在了我家衣橱里。最为显眼的是爱人的连衣裙、筒裙、旗袍等,五光十色,新潮靓丽。随着羽绒服的热销,那些厚重的棉衣棉毯,被清出衣橱,被淘汰。轻薄的保暖内衣、羊绒衫也替代了厚厚的手织毛衣。

过去,一家四口人一年四季的衣服,一个杂木衣橱都装不满。而如今,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我们老俩口,一排壁橱,一个新衣橱,都挂得满满的。为给新买的新衣服腾空间,老伴常为丢弃一些还能穿的旧衣服而惋惜。

浴室穿衣洗头(着装洗澡)(2)

再来说说洗澡的变化。少年时期生活在乡村。夏天,村前的大池塘就是我的洗澡堂。但春、秋、冬天洗澡就是奢望了。池塘水凉下不去了,镇上大澡堂澡票尽管只要五分钱一张,但那时农村很贫穷,家里大人是舍不得花那五分钱的。只有到了过年,才会带我到镇上的大澡堂里泡个澡,洗去浑身的污垢,叫做“有钱没钱,洗把澡过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我被分配到农场工作。夏季一般在家冲冷水澡。春、秋、冬三季,尤其是冬天,到场部大澡堂去洗。

场部的大澡堂是由一个大仓库改建的,很简陋。墙周边放着一式的长条木椅,中间两排长条木椅背靠背,除了一地的木拖鞋,其它什么也没有。掀开门帘,一股热气夹杂着肥皂味、汗腥味扑面而来。

浴室穿衣洗头(着装洗澡)(3)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进了城,,住在原淮阴市淮海西101号农垦东大院。那时洗澡,我们一家都是就近到省农垦建筑安装公司的浴室去洗,那里的条件比农场要好许多,室内比较整洁,座位上铺着厚实干净的大浴巾,座位上方有个带锁的长方形木箱,衣服放进箱子里,既不会弄脏,也比较安全。洗澡时,有擦背的恭候,出澡堂,有人及时送上热毛巾。

浴室穿衣洗头(着装洗澡)(4)

上世纪末,家里装上了太阳能,春秋天一般都在家里洗。后来又装了浴霸和浴帐,冬天也在家里洗了。随着工资的不断增长,新世纪初期,我家又淘汰了老式太阳能热水器,换上了比较高档的太阳能热水器,还装了燃气热水器,这样,一年四季,即使阴天雨天,也可以在家里洗,很少再到浴室去,越洗越舒服。

浴室穿衣洗头(着装洗澡)(5)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我们一家人着装和洗澡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不断变化的一个缩影。忆往昔,看变化,不由从内心讴歌改革开放新时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