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之道的十大核心观点(智慧的维度45)

从史料上看,老子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但是,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职业经历看,老子应不乏目睹战争甚至直接参与战争的条件和机会,这使得他的战争思想和军事理论具有极强的现实感和实践性,因而也受到后来许多政治家、军事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道德经》虽然是一部哲学著作,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将此作为兵书来读,恰如王夫之所言可为“言兵者师之”。即使从今天的角度看,《道德经》中许多关于用兵的战略和战术思想,也仍具有较高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九章证讲:“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意思是说,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低估敌人、轻视敌人;低估敌人、轻视敌人就丧失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两军对垒,实力相当,悲衷的一方会获得胜利。我们今天所用成语“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即源于此。

所谓“骄兵必败”,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低估了敌人的力量,二是高估了自己的力量。其实,轻敌与自大,是密不可分的,轻敌因自大,自大故轻敌。轻敌自大,一方面,会造成力量误判和形势误判,进而导致战略误断和战术误断,自己为自己埋下失败的祸根;另一方面,自大者必骄横,或因此放松警惕、贪图享乐、不求进取,进而丧失应有的战斗意志和作战能力,或因此求胜心切、好大喜功、激进盲动,进而违背客观实际和战争规律,所以,其兵必输,其战必败。这是古今中外无数残酷战争证明的真理,也是历来兵家之大忌。

与此相对应的是“哀兵必胜”。所谓“哀兵”,从字面上讲,就是有悲情感的军队或有危机感的军队,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因遭受压迫、凌辱、入侵而激情悲愤并奋起反抗的人民或军队,或者说是为自己正当生存权益或社会正义而战斗的人民或军队,因此,“危机”和“悲情”是其战斗的内在动力。从心理学和生理学上讲,危机感和悲情感能有效地激发人的潜能,从而使人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得到最有效甚至是超常规的发挥。特别是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人们通常会竭尽全力,奋死拼搏,本能地将自身的各种能量激发到极致,以求得最大限度的生存希望。所谓“背水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其原理皆在于此。中外战争史上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都可以作为“哀兵必胜”理论的实践佐证。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哀兵必胜”属于负激励。在整体面临生存危机的条件下,它可以有效地激发人们的目标共识和团队精神,为了共同的目标或利益而精诚团结、密切合作,形成强大的合力,由此便可能形成力量对比的逆转,由被动变主动,化劣势为优势,进而转败为胜,转危为安。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许多企业常常以此作为企业管理和员工教育的一种手段,有意无意地设置一些“危机”或“悲情”以激发员工的奋斗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升企业的内在活力和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个企业敢说没有对手和危机,因此,警钟常鸣,适当保持员工的危机感和悲情意识,会产生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但是,“哀兵必胜”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老子讲“抗兵相加,哀者胜”,“相加”,就是实力相当,即,要有与对方抗衡乃至取胜的基本实力,这是“哀者胜”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如果实力相差巨大,面对强敌,既无抵抗之功,又无还手之力,“哀者”就只能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一个毫无实力的对手被“置于死地”,便绝不会有“后生”的机会。“哀兵”只能激发潜能,而无法拯救无能。因此,无论是军队还是企业,无论是战场还是商场,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最终要靠实力。“哀兵必胜”,本质上是潜能者的成功智慧,而不是无能者的侥幸幻想。

【摘编自《智慧的维度》,张国春著,人民出版社出版。见本书第434 页】

用兵之道的十大核心观点(智慧的维度45)(1)

用兵之道的十大核心观点(智慧的维度45)(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