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路径)

鲁网10月11日讯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方针的出台,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城乡均衡发展愈发重视,而作为这一任务的最终落实者——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国内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国内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路径)

国内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鲁网10月11日讯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方针的出台,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城乡均衡发展愈发重视,而作为这一任务的最终落实者——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走访周边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翻阅中外教育学者的论述,不难发现,农村幼儿教师在专业化发展方面普遍面临着许多困境:农村幼儿教师缺乏多元化、专业的培训学习机会;农村幼儿教师自身对专业成长的内驱力不足,工作几年后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社会层面对农村幼儿教师职业的偏见与不认同,笼统的认为幼儿教师就是看孩子的“保姆”,降低了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价值感。

针对以上问题,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中心幼儿园教研室负责人王玉萍老师牵头开展了专题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系列推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施路径,涵盖理论层面及实践层面,帮助农村幼儿教师逐步突破自我,实现专业成长。

专家培训

在园所的支持下邀请自主游戏试点园园长、家庭教育、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的专家分别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为教师们开展讲座培训,同时注意收集各类专家的线上直播资源,积极组织教师们参加线上直播学习,在专家的引领下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其他幼儿园的优秀经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好书共读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确保教师的阅读习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激励教师的读写热情,制订了每月好书共读计划和积分管理制度,每月为教师留出自主阅读时间,并在月底组织教师交流读书心得,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和升华教育思想。

分级教研

由于辖区内农村幼儿园较多,在开展辖区大教研时,王玉萍发现研讨问题不够深入、细致,教研或培训后推广工作容易停留在表面,不利于培训学习目标的落地生根。于是调整思路,根据幼儿园之间的距离远近,将相近的幼儿园划分为一组,便于相互之间开展观摩学习,且这样小组化的教研方式更利于园长、老师们深入问题展开讨论,各园发表观点的机会更多,思想的碰撞更激烈,从而达到更好地效果。

以本园实际观察、巡班时发现的共性问题和教师广泛提出的困惑为出发点,教研室精准提炼教研主题,每月开展一次园本教研活动,全体教师就共性问题展开头脑风暴,在“追问-反思-实践”的思路下,不断冲击自己之前的固化思维,从而逐步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转变教育理念。

同一个年龄段的幼儿在学习方式、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都存在很大的共性,同一个年级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共性思考,所以教研室定期组织开展级部教研,老师们更容易引发共鸣,在相互交流中更容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每周组织教师开展班本教研,同一个班级的老师就班级内部幼儿的整体发展、个案分析、活动安排、家园共育、读书分享等问题展开研讨,在小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助力教师的反思性成长。

青蓝工程

教研室实施“青蓝结对工程”,坚持搞好新老教师的帮带活动,发扬老师们各自的优点,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高,以缩短新老教师们专业成长的路程,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不仅骨干教师起到了较好的模范作用,使新教师在思想、业务等各方面迅速成长,更增进了幼儿园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协作与交往。

跟岗实践

教研室组织同一园所内的教师轮班进行观摩学习,研读《指南》上所讲的各领域的教学目标、要求与指导要点,同时注重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的具体内容、要求,在实践带班的过程中明确教师每天的工作职责,使大家做到分工明确而又相互配合,开展现场研讨,思考怎样做才是优良的一日保教常规。

组织辖区民办幼儿教师分批次到中心幼儿园、试点幼儿园跟岗观摩,理论结合实践,找寻自己幼儿园与其他幼儿园、自己与其他教师之间在办园理念、教学行为、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差距,积极学习先进园所的优秀经验,从而通过教师的转变实现保教质量的提升。

以干代培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教体局开展的以干代培项目,深入各试点园观摩学习先进的教育模式,参加其他园所的教研论证活动,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将在以干代培过程中吸纳的优秀经验案例进行分享,进行二次培训,输送先进教育理念与模式,带动提升本园教师的教学经验与园所的教育质量。

家园互助

为了改善社会层面对幼儿教师的偏颇认识,教研室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自信,指导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内容与方法,鼓励教师利用专业化的知识与技巧指导家庭教育,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且可操作性强的教育小妙招,拉近家园距离,提升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专业化形象。

自主成长

为进一步契合自主游戏的发展理念,教研室在日常工作中也充分放手教师。一方面,园所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如经常组织开展一些趣味运动会、师德演讲比赛、红歌大赛、情暖教师节等活动,鼓励教师从各个方面展示自己的风采,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完成自我挑战,不断提升职业幸福感、坚定职业自信。另一方面,教研室鼓励教师以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式进行自我提升,经常性的与教师展开谈心谈话,了解教师现阶段的成长经历,并鼓励教师把自己认为行之有效的经验分享给更多教师,从而实现共同成长。

自以上实施策略开展以来,义堂镇辖区内的农村幼儿教师在专业化发展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辐射到辖区学前教育的现状上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区域内保教质量大幅提升,教师逐渐建立起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园所内凝聚力增强,在一次次交流研讨中教师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多,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彼此间的保留和隔阂越来越少,共同进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助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教研室将继续积极探索适宜的实施策略,让更多的农村幼儿享受高质量、公平化的学前教育。(通讯员 王玉萍)

责任编辑:王军

来源::29 鲁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